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保罗·劳特伯

增加 9 位元組, 4 年前
科学评价
[[File:保罗·劳特伯 1.jpg|缩略图|[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1/06/01/20110601031236425_4252.jpg 保罗·劳特伯][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70250 来自中文百科在线]]]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校长理查德·赫曼说,保罗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磁共振成像技术每天都在拯救着无数人的生命。
[[ 北京大学 ]] 常务副校长,我国核磁共振领域泰斗,著名科学家王义遒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说:“他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奠基人,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系教授王为民则评价说:“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
Lauterbur曾在梅隆研究院工作,并同时在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学习研究生课程,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对核磁共振技术发生兴趣。他在1969年受聘 [[ 纽约 ]] 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后,继续研究核磁共振技术,并将这项技术用于对碳-13的研究。
在早期核磁共振研究领域,化学家们常常在磁场中研究原子和分子的图像。他们努力创造出均匀的磁场,以便获取分子的清晰信号。但是Lauterbur首先意识到在那些不均匀的磁场中得到的模糊图象实际上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然而Lauterbur的得奖引发了一场争议,媒体曝光很多——另一位科学家RaymondDamadian争辩说,他的一些实验比Lauterbur的更早,所以诺贝尔奖他也应该有份。Lauterbur对此的态度是“超然”,不公开发表看法。
<ref>[http://culture.caixin.com/2007-04-30/100118933.html 保罗·劳特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之父 ]财新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