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宁海县

增加 3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合计 || || 156614.89 || 100
|}
 
 
 
===水资源===
===植物资源===
宁海 古树名木资源数量众多,物种丰富,共有古树名木1202株。其中散生古树582株 ,古树群28处620株;属一级保护古树284株,二级保护古树336株,三级保护古树582株。树龄最高的为 岔路镇柴家村万婴柏,达1700多年,范围最大的是 前童镇的“浙江第一樟”,为1500cm。
==交通==
==教育事业==
{| class="wikitable" |- ! 开元间(713 ~741 ),建圣庙于东冠山,祀孔子。|- | 南宋绍兴七年(1137 ),县令钱浚徙学宫于县治西南200步,辟射圃,置讲堂。|- |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知县王演畴筹资于城东建缑城书院。|- |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知县邓廷彩筹资于北门建蒲湖试院。|- |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于城西建文昌书院。|- | 清咸丰初,禀生魏谦等十七人创立魏氏义塾积资陆续置田41石8斗、涂田1石,山1所。塾址在县北四十里下蒲。|- | 清同治间(1862 ),县令周祖升以万缘、尤泉两庵改建龙翔义塾,址在县东七十里长街。|- | 清同治七年(1868 ),知县孙熹改法安寺为文正书院。|- | 清同治十一年(1872 ),丞丁维庚会同令王耀斌以兴教寺建为兴教义塾,并以寺田50余亩充修脯费,址在县南八十里任家庄。|- | 清同治十一年(1872 ),知县王耀斌等以寺庙淫滥,遂改置丹邱寺为亭山书院(今属 三门县 ),梁皇寺为拱台书院(在今前童乡 ),广修寺为庄士讲舍(在今黄坛多 ),明智寺为逊志书院(在今凤潭乡 )。|- | 清光绪间(1875 ),知府陈璚建健跳义塾,拨款洋500元,每年计息洋60元以为塾师修金膏火费,址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 清光绪五年,邬肇基等募捐创设香岩义塾,后经费不敷而废。光绪二十三年令柳商贤饬查兴复,并劝谕明恩寺僧捐田25亩以助膏火。塾址在县北六十里。|- | 清光绪十四年里人捐田26亩、地2亩,知府成邦干每年准从牛捐项下拨一成。嗣后知府陈璚又将厘局租项下拨充,创建浮溪义塾。塾址在县北三十五里。|- | |- | 清光绪十七年,县令王瑞成捐廉创建大横渡义塾,址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 |- | 清光绪二十一年,县令柳商贤创设梅林义塾,以及废梅林铺司田25石8斗,店屋4间拨充经费。塾址在县北三十里。|- | |- |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县令柳商贤捐廉创设花屿义塾,位于县南一百里。|- | |- | 清光绪二十七(1901 ),黄方法、黄和銮于城东创办私立柏屏小学堂,为宁海最早之近代小学。|- | |- | 清光绪三十年(1904 )文昌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开官办新学先端.钱趋园于城内翰香钱宅设立务本女学堂,首创女学  1921年6月,《浙江公报》公布全省学校成绩审查会报告书,宁海县立正学高等小学名列甲等。 1922年,全县开始实行新学制,定小学初级4年,高级2年。 1926年9月,宁海创办中学,称正学高等小学中学部(民国17年,单独立校,省教育厅发给"宁海县立初级中学”钤)。 1938年7月,上海侨光中学宁海分校成立,分设海游广润寺和大蔡文昌阁。 1939年9月,宁海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宁海始有师范教育。 1942年9月,宁海中学增设高中部,县内始有完全中学。 1944年秋,于古渡创办县立文正初级农业学校。 1948年9月,由郭履洲、郭学序创办私立正学初级中学(今长洋中学)开学,招初一新生2班
2018年,成功创建省示范学习型城市,启动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引进海亮公学,开工建设蔚特国际、湖西幼儿园等项目,基本完成长街中学、城东小学等学校的扩建提升工程。
|-
! 1921年6月,《浙江公报》公布全省学校成绩审查会报告书,宁海县立正学高等小学名列甲等。
|-
|
|-
| 1922年,全县开始实行新学制,定小学初级4年,高级2年。
|-
|
|-
| 1926年9月,[[宁海]]创办中学,称正学高等小学中学部(民国17年,单独立校,省教育厅发给“宁海县立初级中学”钤)。
|-
|
|-
| 1938年7月,[[上海]]侨光中学宁海分校成立,分设海游广润寺和大蔡文昌阁。
|-
|
|-
| 1939年9月,宁海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宁海始有师范教育。
|-
|
|-
| 1942年9月,宁海中学增设高中部,县内始有完全中学。
|-
|
|-
| 1944年秋,于古渡创办县立文正初级农业学校。
|-
|
|-
| 1948年9月,由郭履洲、郭学序创办私立正学初级中学(今长洋中学)开学,招初一新生2班。
|-
|
|-
| 2018年,成功创建省示范学习型城市,启动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引进海亮公学,开工建设蔚特国际、湖西幼儿园等项目,基本完成长街中学、城东小学等学校的扩建提升工程。
|}
全县现有中小学80所,其中小学50所,初中18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中学4所,特殊教育1所。在校生总数85489人,其中:小学生48585人,初中生22139人,普高生8784人,职高生7586人,特殊教育学生79人。幼儿园105所,在园幼儿22330人。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2.8%,适龄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8.7%;高考普通类一段线上线682人。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300万,落实各项帮困助学政策,发放各类助学奖金共计8413万元。公办学校接纳外来民工子女15792人。
720,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