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宁海县

移除 60 位元組, 4 年前
教育事业
{| class="wikitable"
|-
| 开元间(713年~741年),建圣庙于东冠山,祀 [[ 孔子 ]]
|-
| [[ 南宋 ]] 绍兴七年(1137年),县令钱浚徙学宫于县治西南200步,辟射圃,置讲堂。
|-
| 明 [[ 万历 ]] 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王演畴筹资于城东建缑城书院。
|-
| 清 [[ 嘉庆 ]] 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邓廷彩筹资于北门建蒲湖试院。
|-
|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于城西建文昌书院。
|-
| 清 [[ 咸丰 ]] 初,禀生魏谦等十七人创立魏氏义塾积资陆续置田41石8斗、涂田1石,山1所。塾址在县北四十里下蒲。
|-
| 清 [[ 同治 ]] 间(1862年),县令周祖升以万缘、尤泉两庵改建龙翔义塾,址在县东七十里长街。
|-
| 清同治七年(1868年),知县孙熹改法安寺为文正书院。
|-
| 清光绪十四年里人捐田26亩、地2亩,知府成邦干每年准从牛捐项下拨一成。嗣后知府陈璚又将厘局租项下拨充,创建浮溪义塾。塾址在县北三十五里。
|- |
|-
| 清光绪十七年,县令王瑞成捐廉创建大横渡义塾,址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
|
|-
| 清光绪二十一年,县令柳商贤创设梅林义塾,以及废梅林铺司田25石8斗,店屋4间拨充经费。塾址在县北三十里。
|-
|
|-
|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县令柳商贤捐廉创设花屿义塾,位于县南一百里。
|-
|
|-
| 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黄方法、黄和銮于城东创办私立柏屏小学堂,为宁海最早之近代小学。
|-
| |- | 清 [[ 光绪 ]] 三十年(1904年) [[ 文昌书院 ]] 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开官办新学先端.钱趋园于城内翰香钱宅设立务本女学堂,首创女学   |- ! 1921年6月,《浙江公报》公布全省学校成绩审查会报告书,宁海县立正学高等小学名列甲等
|-
| 1921年6月,《浙江公报》公布全省学校成绩审查会报告书,宁海县立正学高等小学名列甲等。
|-
| 1922年,全县开始实行新学制,定小学初级4年,高级2年。
|-
|
|-
| 1926年9月,[[宁海]]创办中学,称正学高等小学中学部(民国17年,单独立校,省教育厅发给“宁海县立初级中学”钤)。
|-
|
|-
| 1938年7月,[[上海]]侨光中学宁海分校成立,分设海游广润寺和大蔡文昌阁。
|-
|
|-
| 1939年9月,宁海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宁海始有师范教育。
|-
|
|-
| 1942年9月,宁海中学增设高中部,县内始有完全中学。
|-
|
|-
| 1944年秋,于古渡创办县立文正初级农业学校。
|-
|
|-
| 1948年9月,由郭履洲、郭学序创办私立正学初级中学(今长洋中学)开学,招初一新生2班。
|-
|
|-
| 2018年,成功创建省示范学习型城市,启动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引进海亮公学,开工建设蔚特国际、湖西幼儿园等项目,基本完成长街中学、城东小学等学校的扩建提升工程。
720,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