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88
次編輯
變更
韩城市
,创建页面,内容为“韩城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行政上是地级渭南市代管的县级市。 =…”
韩城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行政上是地级渭南市代管的县级市。
==历史演变==
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西周时为韩侯封邑。春秋时属晋国,称韩原。战国时属魏国,称少梁。战国末期秦国在此设夏阳县。至隋代改称韩城,并延续至今。1983年撤县设市,1986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2年5月,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的意见》,韩城市成为全省首个省内计划单列市。在经济管理上,将赋予韩城市与设区的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韩城市并不改变同渭南市的行政隶属,仍受渭南市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
==基本介绍==
韩城地处黄河西岸。韩城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史圣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乡。西周初,周武王封子于此,称韩国,春秋战国之交,周平王封秦仲之子康于此,称梁国,战国时,秦设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置韩城县。1984年元月改为韩城市,1985年列为陕西省对外开放城市,2006年成为陕西唯一一座以县级城市身份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入选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及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韩城还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有“大红袍花椒之乡”的美誉。
2019年1月25日,韩城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地理环境==
===地质===
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构造复杂,矿产丰富,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条件。
===地貌===
韩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深山多为梁状山岭,一般海拔900米以上,韩(城)黄(龙)分界处的大岭海拔1788米,为本市全境最高点。中部浅山区多为黄土丘陵,海拔600~900米。东部黄土台原,一般海拔400~600米,澽水下游川道和黄河滩地,多在海拔400米以下。市南的芝川口海拔357米为全市陆面最低处。境内山原川滩等地貌类型兼有,其中深山和浅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9%。
===气候===
韩城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年平均气温13.5℃,≥10℃积温为4626℃。平均年降水量559.7毫米,无霜期208天,日照2436小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雨量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春夏季易发生干旱,夏季阵雨多、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行政区划[编辑]
韩城市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
新城街道、金城街道、龙门镇、桑树坪镇、芝川镇、西庄镇、芝阳镇和板桥镇。
==交通==
韩城龙门位于市境东北的黄河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地。隋末李渊、明末李自成,都由这里渡过黄河,现建有侯西铁路。韩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108国道、304省道、沿黄公路和阎禹高速公路。西(安)太(原)铁路穿境而过,开通了全国唯一的县级市直通北京的列车。完善的交通及通信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3年,韩城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二,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西部百强行列。
108国道过境。
==经济==
韩城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到今天,已发展成以煤炭、机焦、钢铁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韩城地处渭北地区。地形西部为山区、丘陵,东部紧依黄河为平原、河谷,林木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559毫米。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花椒等。特产韩城大红袍花椒,是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韩城市常住人口391164人。
==名人==
韩城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著名俄文翻译家师哲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教育==
明清时期,县内有名的书院有十几座。民国早年,全县仅小学就有200多所。
==风景名胜==
韩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历史街道和住宅,有唐至清各代的古建筑140多处。司马迁墓和祠等15处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在中国所有县、县级市和地级市辖区中位居前几名。其中,位于城北的党家村更因密布着明清四合院式宅院,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昝村镇的梁带村两周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目前,韩城市已在老城区外兴建了新城区,以保护老城的历史风貌和布局。韩城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并融入了全省旅游东环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墓和祠、韩城大禹庙、韩城普照寺、韩城文庙、韩城城隍庙、党家村古建筑群、魏长城遗址、梁带村遗址、法王庙、北营庙、玉皇后土庙、韩城九郎庙、庆善寺大佛殿、紫云观三清殿、毓秀桥。
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正殿、三清殿扶荔宫遗址、东营庙、弥陀寺、三义墓、柳枝关帝庙、吉灿升故居、韩城苏家民居、韩城高家祠堂、韩城解家民居、韩城古街房10号、永丰昌(酱园)旧址、韩城郭家民居。
==韩城八景==
禹门春浪:禹门口禹门三叠浪。相传鲤鱼跳龙门之说发于此;
猴山秋韵:薛峰山因为其西北处有一风化石的外形跟顽猴非常相像而又名猴山,再配当地深秋的美景;
横山烟雨:板桥火炬村横山道观之烟雨与香火交互产生之幻化美景;
象岭春晓:位于象山中学西边的象山,因其形似俯卧之大象,象首南面饮狮山潭中之水,故称。旧时每年三月游客满山,现时有今人开辟象岭山庄供游人歇脚住宿;
嵬峰摩霄:位于韩城西25公里处,旧时建有庙宇,多植松柏,多为文人骚客造访,另,其西香山亦为韩城一名胜,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于此,后人有“九老图”传世,诗人故后葬于龙门山;
圆觉晨钟:即今烈士陵园,旧时为圆觉寺,寺东为钟,以西为鼓,古人所称晨钟暮鼓是也;
苏柏南柯:位于韩城西北处,汉苏武墓建于其上,古时合抱松柏常青,柯树皆南向;
龙泉秋稼:因泉处于圆觉寺内龙王神座下得名,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与韩城好友曾观龙泉之美景。
==参考文献==
==历史演变==
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西周时为韩侯封邑。春秋时属晋国,称韩原。战国时属魏国,称少梁。战国末期秦国在此设夏阳县。至隋代改称韩城,并延续至今。1983年撤县设市,1986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2年5月,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的意见》,韩城市成为全省首个省内计划单列市。在经济管理上,将赋予韩城市与设区的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韩城市并不改变同渭南市的行政隶属,仍受渭南市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
==基本介绍==
韩城地处黄河西岸。韩城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史圣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乡。西周初,周武王封子于此,称韩国,春秋战国之交,周平王封秦仲之子康于此,称梁国,战国时,秦设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置韩城县。1984年元月改为韩城市,1985年列为陕西省对外开放城市,2006年成为陕西唯一一座以县级城市身份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入选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及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韩城还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有“大红袍花椒之乡”的美誉。
2019年1月25日,韩城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地理环境==
===地质===
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构造复杂,矿产丰富,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条件。
===地貌===
韩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深山多为梁状山岭,一般海拔900米以上,韩(城)黄(龙)分界处的大岭海拔1788米,为本市全境最高点。中部浅山区多为黄土丘陵,海拔600~900米。东部黄土台原,一般海拔400~600米,澽水下游川道和黄河滩地,多在海拔400米以下。市南的芝川口海拔357米为全市陆面最低处。境内山原川滩等地貌类型兼有,其中深山和浅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9%。
===气候===
韩城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年平均气温13.5℃,≥10℃积温为4626℃。平均年降水量559.7毫米,无霜期208天,日照2436小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雨量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春夏季易发生干旱,夏季阵雨多、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行政区划[编辑]
韩城市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
新城街道、金城街道、龙门镇、桑树坪镇、芝川镇、西庄镇、芝阳镇和板桥镇。
==交通==
韩城龙门位于市境东北的黄河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重地。隋末李渊、明末李自成,都由这里渡过黄河,现建有侯西铁路。韩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108国道、304省道、沿黄公路和阎禹高速公路。西(安)太(原)铁路穿境而过,开通了全国唯一的县级市直通北京的列车。完善的交通及通信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3年,韩城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二,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西部百强行列。
108国道过境。
==经济==
韩城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到今天,已发展成以煤炭、机焦、钢铁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韩城地处渭北地区。地形西部为山区、丘陵,东部紧依黄河为平原、河谷,林木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559毫米。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花椒等。特产韩城大红袍花椒,是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韩城市常住人口391164人。
==名人==
韩城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著名俄文翻译家师哲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教育==
明清时期,县内有名的书院有十几座。民国早年,全县仅小学就有200多所。
==风景名胜==
韩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历史街道和住宅,有唐至清各代的古建筑140多处。司马迁墓和祠等15处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在中国所有县、县级市和地级市辖区中位居前几名。其中,位于城北的党家村更因密布着明清四合院式宅院,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昝村镇的梁带村两周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目前,韩城市已在老城区外兴建了新城区,以保护老城的历史风貌和布局。韩城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最具代表性质的有门楣题字、百面锣鼓、耍神楼、秧歌等。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迁祠墓、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并融入了全省旅游东环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墓和祠、韩城大禹庙、韩城普照寺、韩城文庙、韩城城隍庙、党家村古建筑群、魏长城遗址、梁带村遗址、法王庙、北营庙、玉皇后土庙、韩城九郎庙、庆善寺大佛殿、紫云观三清殿、毓秀桥。
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正殿、三清殿扶荔宫遗址、东营庙、弥陀寺、三义墓、柳枝关帝庙、吉灿升故居、韩城苏家民居、韩城高家祠堂、韩城解家民居、韩城古街房10号、永丰昌(酱园)旧址、韩城郭家民居。
==韩城八景==
禹门春浪:禹门口禹门三叠浪。相传鲤鱼跳龙门之说发于此;
猴山秋韵:薛峰山因为其西北处有一风化石的外形跟顽猴非常相像而又名猴山,再配当地深秋的美景;
横山烟雨:板桥火炬村横山道观之烟雨与香火交互产生之幻化美景;
象岭春晓:位于象山中学西边的象山,因其形似俯卧之大象,象首南面饮狮山潭中之水,故称。旧时每年三月游客满山,现时有今人开辟象岭山庄供游人歇脚住宿;
嵬峰摩霄:位于韩城西25公里处,旧时建有庙宇,多植松柏,多为文人骚客造访,另,其西香山亦为韩城一名胜,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于此,后人有“九老图”传世,诗人故后葬于龙门山;
圆觉晨钟:即今烈士陵园,旧时为圆觉寺,寺东为钟,以西为鼓,古人所称晨钟暮鼓是也;
苏柏南柯:位于韩城西北处,汉苏武墓建于其上,古时合抱松柏常青,柯树皆南向;
龙泉秋稼:因泉处于圆觉寺内龙王神座下得名,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与韩城好友曾观龙泉之美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