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光速

增加 20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物体的质量将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将趋于无穷大,所以有质量的物体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静止质量为零的光[[介质]]子,才始终以光速运动着。光速与任何速度叠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 <ref>[http://www.sohu.com/a/225553597_380731 果壳里的宇宙,光锥之外的霍金] ,搜狐,平原公子,2018-03-14 18:13</ref>
[[光]]在[[真空]]中的[[速率]],是一个[[物理常数]],一般记作{{math|'''''c'''''}},精确值为{{val|299792458|s=m/s}}(有时会取为{{val|3.00|e=8}}''' '''m/s)。这一数值之所以是精确值,是因为[[米 (单位)|米]]的定义本身就是基于光速和[[秒#世界公认的秒|国际时间标准]]的,任何对光速更精确的测定,都不会改变光速的精确值,但会使得人们对一米和一秒的定义更为精确。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以小写''c''表示,即英文中「{{lang|en|constant}}」(恒等、常数)或拉丁文「{{lang|la|celeritās}}」(迅捷)的首字母。最初,人们曾以[[詹姆斯·克拉克·马克士威]]于1865年使用的符号''V''表示光速。1856年,[[威廉·爱德华·韦伯]]和[[鲁道夫·科尔劳施]]曾使用''c''代表另一个常数。该常数后来被证明为光速的<math>\sqrt{2}</math>倍。1894年,[[保罗·德汝德]]重新将''c''定义为光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有关狭义相对论的[[奇迹年论文|最早德文论文]]中使用了''V'',但在1907年便转用当时已通用的符号''c''。这种使用下标的记法受SI官方出版物认可,且与其它相关常数的记法相符,包括[[真空磁导率]]''μ''<sub>0</sub>、[[真空电容率]]''ε''<sub>0</sub>(又称电常数)以及[[自由空间阻抗]]''Z''<sub>0</sub>。本条目以''c''代表真空中的光速。
自1983年起,[[国际单位制]]({{lang|en|SI}})将米定义为{{frac|1|{{val|299792458}}}}秒内光在真空中所运行的距离。因此,光速的精确值等于{{val|299792458|u=m/s}}。光速是一个具有[[量纲]]的物理常数,因此''c''的数值取决于所用的单位制 <ref>[http://www.myliushu.com/1360.html 光速],刘叔物理</ref> 。在相对论等经常用到''c''的物理学范畴中,不少文献会使用[[自然单位制]]或[[几何化单位制]]。在这些单位制中,{{nowrap|''c'' {{=}} 1}}。这样,公式和计算当中就不会出现''c'',因为乘以或者除以1并不会对结果有任何的影响。
==在物理学中的基础地位==
249,2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