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潮州市

增加 1,1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潮州市 ''' (官方音译:Chaozhou,拉丁化:Chauchowfu/Teochew,广东拼音:Chiuchow)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广东省 ]] 下辖的地级市,位于 [[ 广东 ]] 省东部,与福建省比邻,是国家 [[ 历史 ]] 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同时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等称号。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2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凤泉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凤泉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铁铺镇组成,辖1个社区、23个村。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沿革==
===上古时代===
潮州城西被发现有陈桥贝丘遗址其出土 [[ 文物 ]] 表明,是约6000-5000年前,潮州先民便已开始渔、耕、猎的生活。商周时期,以饶平的浮滨文化为代表,显示这里已踏进青铜、农耕文明。
===先秦至南北朝===
潮州自先秦时,属闽越之地,自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后改隶属南海郡。
潮州自先秦时,属闽越之地,自[[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后改隶属南海郡。 [[ 西汉 ]] 元鼎六年(前111年),潮州属南海郡揭阳县。属于交州与扬州的交界地域。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这是潮州最早的建制。
[[ 东晋 ]] 义熙九年(413年),又分东官郡,置义安郡。南朝宋、南朝齐循之。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以义安郡置东扬州,后改为瀛洲;陈永定年间废瀛洲,仍置义安郡。
===隋唐===
[[ 隋文帝 ]] 开皇十年(590年),全国废郡设州,属循州义安县,潮州社团学校不少以义安为名称,原因不外乎是以历史立场为依据,次年升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故命名“潮州”,义安县为州治。“潮州”之名开始见之史册。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罢州复郡,改回义安郡。大业六年(610年),朝廷派虎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周等自义安郡渡海击琉求无功而返。
[[ 唐高祖 ]] 武德四年(621年),复称潮州。在这个时候,潮州的疆域是很大的,东到泉州(今 [[ 福建省 ]] 内),北到江西,南到大海,西到惠州。
唐垂拱二年(686年),从潮州与泉州各割出一些区域,设置了漳州。即使在今天潮州话还是可以在漳州通行,其管辖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平和等县市,也都有潮剧团,演潮州戏。所谓地有闽粤之分,俗无漳潮之异。
唐天宝元年(742年)潮州改称潮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再复潮州。元朝时期,潮州称为潮州路。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幸亏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 [[ 韩愈 ]] 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千古名诗。据《新唐书·韩愈传》说,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指韩江)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当地人民感谢韩愈驱走凶恶的鳄鱼。韩愈在潮的时间仅为八个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却给潮汕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从此以后,潮州便从过去的南蛮中迈向了文明,韩愈亦受到潮州人民的爱戴。也因此,潮州大部分的地名均来自韩愈,如韩江、韩文公祠、昌黎路等。
两宋时期: 北宋和南宋,潮州地区经济文化比唐代有飞跃的发展,以潮阳县为例,唐代衹有一名进士,到了两宋时期,潮阳县共产生三十五名进士,现存最早的潮州地区的地方志一《 [[ 潮州三阳志 ]] 》,是 [[ 北宋 ]] 宣和三年( 西元一一二一年)编撰的.
===明清===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称潮州府。
===清末民初===
 
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就基本定型了,海内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这时潮州的辖县一共有9个:就是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大埔县,还有汕头埠和南澳岛大部分。
1914年(中华民国),设潮循道,因与位于山东省的海阳县(现 [[ 烟台市 ]][[ 海阳市 ]] )同名,海阳县改称潮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 年,析潮安县城区,置潮州市为省辖市,吴健民成为第一任中共潮州市委书记,仅担任四个月。1955年,粤东行署从潮州迁至汕头。1958年,潮州市改为县级市。1958年11月,撤销潮州市并入潮安县。1968年,潮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9年,恢复潮州市建制。1980年,撤销革命委员会,设立人民政府。1983年,撤销潮安县并入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恢复为省辖市。1990年,由广东省定为副地级市。
1991年12月,原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同时扩大区域,管辖新恢复的潮安县、新设立的湘桥区、枫溪区和原汕头市管辖的饶平县。1992年9月28日,中共潮州市委、 [[ 潮州市人民政府 ]] 办公新址奠基仪式在枫春路举行。
2013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州市潮安区。
中共在1949年建政后进行的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
1.广义的潮州,也就是 [[ 历史 ]] 上的潮州,主要包括现在潮州市、 [[ 汕头市 ]] 和揭阳市以及粤东其他部分地区等。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 2.狭义的潮州,就是目前的潮州市,它是在1991年12月将原来的副地级市的潮州升格和扩大区域的。作为地级市,潮州现在管辖潮安县、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湘桥区也就是通常民间称呼的府城、潮州城。 但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关于潮州的概念,还是倾向于广义的潮州,甚至就是广义的潮州。
==地理地形==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东地区 [[ 韩江三角洲 ]] 北部。西北与梅州市大埔县、丰顺县接壤,东北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平和县接壤,西南与揭阳市相邻,南与汕头市接壤,东面与 [[ 台湾 ]] 宝岛隔海相望。境内主要河流是韩江及黄岗河。东西最大横距76.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9.92公里,陆地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7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
潮州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区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65.2%。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北部凤凰山主峰鸟髻是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
[[ 韩江 ]] 是潮州的母亲河。流经潮州城区约3公里,北段江面较为宽阔。中国四大古桥广济桥横卧于韩江中段,连接古城与东岸的交通。其西岸为北堤,于2000年6月进入土建施工,至2001年底完成了北堤主体工程。北堤的完工,解决了拆迁和修建堤内外防汛通道、城墙外行洪区的居民搬迁及环境整治,堤基渗漏、堤内管涌危及大堤安全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防洪能力。同时,为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开辟子一处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气候特点==
 
潮州紧靠北回归线,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日照为1986.1小时,雨量为1685.8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0.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
==时区与区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其他地区,潮州采用 [[ 北京 ]] 时间。潮州人的标准办公时间是北京时间8:30至5:30。
==行政区划==
 
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及2个县级管理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
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
 
县:饶平县
 
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凤泉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凤泉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铁铺镇组成,辖1个社区、23个村。
 
==人口==
民族方面,第五次潮州市人口普查显示:汉族人口为239.52万人,占99.71%;少数民族人口为0.7万人,占0.29%。
 
==经济发展==
唐代潮州已发展成岭南大郡,宋朝潮州对外经济来往就更加频繁,《 [[ 宋史 ]] 》已有关于潮州“岸海介闽,舶通瓯吴及诸蕃国”的记载。而当时潮州笔架山窑是著名的陶瓷窑,其生产的瓷器曾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当时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明清时期,潮州盐业生产规模大,为广东两大盐运中心之一。同时潮糖(既潮州蔗糖)亦是大宗生意,几乎垄断国内市场。清末民国时期潮州抽纱异常兴旺,以外销为主。
潮州有“婚纱礼服名城”、“中国瓷都”、“中国食品第一镇”(潮安县庵埠镇)、“中国软包装第一镇”(潮安区庵埠镇)、“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潮安区彩塘镇)、“中国卫生陶瓷重镇”(潮安区古巷镇)之称。潮州的陶瓷生产有13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和工艺化日用瓷出口基地,还是全球 [[ 陶瓷 ]] 种类最齐全、产量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4] 在枫溪区坐落着枫溪陶瓷展览中心和潮州国际陶瓷交易中心这两个潮州陶瓷的展示窗口。
李清主政潮州期间(1998年至2003年间),因当时的潮州经济与城市建设十分落后。自1998年李清上台后,大力整改经济规划,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加快城市建设。使得李清治下的潮州5年发展速度快得惊人,潮州人民把李清称为“第二个韩愈”。
潮州的知名企业有: [[ 长城 ]] 集团、雅士利集团、创佳集团、华丰集团、三环集团、四通集团、翔鹭钨业、正龙股份等。
===工业===
 
潮州的工业以陶瓷、不锈钢、婚纱礼服、食品和电子等为支柱产业。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5.5亿。设有潮州经济开发区、深圳南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拟建东盟潮商工业园。2008年成为两岸首批互通开放 港口。
===农业===
 
潮州人多地少,郊区的鄕民都十分珍惜耕地,有精耕细作的习惯,素有“绣花农业”之称,农业生产早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且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已经形成了农业商品化、集约化经营,促规模化的经济发展。
===商业===
 
2008年,潮州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0.6亿元,较2007年增长20.6%。但目前缺少大卖场与商业区,新桥路、太平路、三利街、东门街算是一条传统特色商业街区,其中三利街是潮州著名的服装购物街。新桥路内巷也有了新兴小商品市场。
===旅游业===
 
2008年实现旅游收入35.1亿元,较2007年增长13%。截至2009年8月中旬止,全市拥有4A旅游景点1个,旅游星级酒店15家,拟建一所五星级酒店,其中四星级3家,各类旅行社18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家。潮州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文化===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潮州文化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也是潮州文化的发源地。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另外有专门研究潮州文化的学问“潮学”。
===方言===
 
全市主要通行潮州话,少部分地区通行客家话(仅限潮安凤凰北部靠近丰顺的部分山区,饶平新丰溁溪村以北地区和中部的东山、新圩部分地区。)
潮州话为闽南语的次方言,亦由于地势孤立,中古以至上古时期从 [[ 华夏 ]] 中原抵达潮汕地区的移民一直保留着中古以至上古时期的华夏文化传统,而较少跟中国其他地区般有着巨大的文化转变,亦因此潮州话保留较多的古汉语。例如“吃茶”(食茶),其含义为“喝茶”。
===戏剧音乐===
[[ 潮剧 ]] ,又称潮州戏,流行于闽粤, [[ 东南亚 ]] 各地及 [[ 台湾 ]] ,是全国的十大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潮州音乐,在国内外素有“华夏正音”之称(因其最大幅度保留古代汉族音乐元素和神韵)。包括潮州弦诗、潮阳笛套、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和潮州大锣鼓等。
 唐代潮州已发展成岭南大郡,宋朝潮州对外经济来往就更加频繁,《宋史》已有关于潮州“岸海介闽,舶通瓯吴及诸蕃国”的记载。而当时潮州笔架山窑是著名的陶瓷窑,其生产的 [[ 瓷器 ]] 曾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当时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明清时期,潮州盐业生产规模大,为广东两大盐运中心之一。同时潮糖(既潮州蔗糖)亦是大宗生意,几乎垄断国内市场。清末民国时期潮州抽纱异常兴旺,以外销为主。
==工艺品==
==民俗==
[[ 出花园 ]] ,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在潮州人的眼里,未成年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花园里一样,等到其成年时(虚岁15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表示其已成年能独立生活。 [[ 营老爷 ]] ,潮汕地区的游神。 
烧塔,潮汕地区在中秋节日的一项民俗活动。
[[ 盂兰节 ]] ,中元节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并施药品大米给与穷苦人家。 [[ 拜老爷, ]], 潮汕地区对神明一种统称, 在潮汕各个村各地方拜的神各不一样, 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 拜老爷. 当然也有拜同个神的时候,如每月的初一, 十五, 中秋, 端节等
===歌册===
 
潮州歌册,潮州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它是从弹词演变而来。
===英歌===
[[ 英歌 ]] ,北有秧歌,南有英歌。
===善堂===
[[ 潮汕善堂 ]] ,带有民间信仰性质的慈善机构,是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
==报刊==
《潮州日报》是潮州市唯一的报纸,是 [[ 中国共产党 ]] 潮州市委员会的机关报。创刊于1992年10月1日,时称《潮州报》。1994年1月1日起改为日报,1996年10月第一次改版,1998年底改为彩报,1999年10月起扩为对开8版,2006年1月扩为12版彩报(周六、周日出8大版),2012年9月再次改版,采用国际流行的680黄金报型。潮州日报社在枫春路的市政府隔壁建成办公大楼、印刷厂大楼,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官方网站为潮州新闻网。此外,潮州日报还发行针对当地中小学生的《小学生周刊》和《中学生周刊》。 
==媒体==
==教育方面==
[[ 唐太宗 ]] 时期,潮州就有了进士出现。韩愈贬潮,兴办教育,开设书舍,使潮州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宋代的潮州文风开始鼎盛, “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南宋时潮州主客户人口14余万人,到端平以后参加科举的出现“终场至万以上人”,终宋一代潮州中进士者多达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年)一科连捷9人。明代的进士为160人,乡试中举也多达1088人。在历代的殿试中潮州还涌现出状元林大钦、榜眼王大宝、探花姚宏中这样的人才。
2008年潮州市全市初中毕业生共44944人,中考报考达到32184人,报考率为71.61%,比2007年69.05%提升2.6个百分点,升学率为69.53%,比2007年65.05%提升4.5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保持在92.28%以上,居于广东省第六名。高中阶段招生 25266人(含中职,不含技工),比2007年24136人增加1130人,增长4.7%,其中普高招生20304人,比2007年的19454人增加850人,增长4.4%;中职招生4962人,比2007年的4553人增加409人,增长9.0%。输送到珠三角中职学校达到1050人。全市高中普及率进一步提高,高中毛入学率达到60.9%,比2007年的56.43%提升4.5个百分点。
==体育方面==
潮州市现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770处,晨练站点200多处。主要场馆有潮州体育馆,西湖山全民健身广场等,并筹划建设潮州市体育中心。其中潮州体育馆位于新桥西路与枫春路交界处,于1990年5月26日动工,1992年2月16日正式竣工,占地面积为19335㎡,总建筑面积为11226㎡。民间体育活动活跃,特别是篮球运动,每年为广东省贡献许多篮球特招生;而龙舟赛的规模及场面都颇为壮观激烈,每年均有近100条龙舟下水竞渡表演,运动员最高达到2000多人。1953年成立潮州市体委,是全省最早成立体育领导机构的单位之一,至今已举行了13届市运会。目前潮州市已有北园、宝山、城南、田家炳等4所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潮州市现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770处,晨练站点200多处。主要场馆有潮州体育馆,西湖山全民健身广场等,并筹划建设潮州市体育中心。其中潮州体育馆位于新桥西路与枫春路交界处,于1990年5月26日动工,1992年2月16日正式竣工,占地面积为19335㎡,总建筑面积为11226㎡。民间体育活动活跃,特别是篮球运动,每年为广东省贡献许多篮球特招生;而龙舟赛的规模及场面都颇为壮观激烈,每年均有近100条龙舟下水竞渡表演,运动员最高达到2000多人。1953年成立潮州市体委,是全省最早成立体育领导机构的单位之一,至今已举行了13届市运会。目前潮州市已有北园、宝山、城南、田家炳等4所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多年来共派出5600多名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家、省级赛事,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夺得国际比赛金牌47枚、银牌7枚、铜牌9枚,国内比赛金牌80枚、银牌64枚、铜牌40枚,涌现出 [[ 黄淡伟 ]] (田径)、 [[ 黄琳生 ]] (蹦床)、 [[ 张惜香 ]] [[ 洪永红 ]] (举重)、 [[ 施丹莹 ]] (技巧)、 [[ 周新乐 ]] (体操)、 [[ 林娜 ]] [[ 林跃 ]] (跳水)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景观==
===潮州八景===
 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今天人们所说的潮州八景,即: 湘桥春涨、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凤凰时雨、龙湫宝塔、鳄渡秋风、北阁佛灯、西湖渔筏。
===潮州新八景===
==文物古迹==
 潮州市境内有 [[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8 位]]8 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 [[ 文物 ]] 古迹众多。另外还有宋明城墙以及牌坊街、象埔寨、潮安县龙湖古寨、饶平县土楼、黄尚书府、李厝祠、外江梨园公所、黄埔军校潮州分校陈列馆等等文物单位值得游览。 
===自然景观度假村===
 潮州除了拥有上述丰富的文物遗迹以外,也有为数众多的山水风景供游客欣赏。如 [[ 西湖 ]] [[ 东山湖温泉 ]] 度假村、潮安县 [[ 梅林湖 ]] [[ 凤凰山 ]] [[ 桑浦山 ]] 、饶平 [[ 柘林湾 ]] [[ 金狮湾 ]] 海滨浴场、 [[ 饶平绿岛山庄 ]] 等。 
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三巷和旧西门街,太平路(牌坊街)、西马路(喜庆街)和义安路。
===对外公路===
 
539国道(安揭公路、潮州大道等,原为335省道)
324国道(途径饶平县)
232省道(韩江大桥、护堤路)
233省道(潮汕公路、枫留公路)
 
===高速公路===
{| class="wikitable" |- | [[ 沈海高速 ]] 汕汾高速公路:途径潮州市境内并设置潮州、钱东、沈海闽粤三个收费站。 |- | [[ 汕昆高速 ]] 汕梅高速公路:途径潮州市境内并设置沙溪收费站。 |- | [[ 甬莞高速 ]] 潮莞高速公路:起于饶平县东山镇,终于东莞市常平镇大有园。|- |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目前在建中。|- | 大潮高速公路:目前在建中。|- | 潮梅高速公路:尚未开工。|} 
===铁路===
[[ 潮汕铁路 ]] 曾经是连接潮州与汕头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商办铁路,1904年8月19日由嘉应籍华侨 [[ 张煜南 ]] [[ 张鸿南 ]] 兄弟等人集资兴办,于1906年11月16日建成通车,包括意溪支线全长实际42.1公里。1939年潮汕战役爆发后,为防止潮汕铁路落入侵华日军手中,于6月16日被迫下令拆除。抗战胜利后在原潮汕铁路路基的基础上开辟公路,成为现在的潮汕公路(即省道S233)。“潮汕”一词则得名于昔日的潮汕铁路。
随着 [[ 广梅汕铁 路1995 路]]1995 年7月20日全线贯通,同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广梅汕铁路途径潮州,结束了五十六年之久不通火车的历史。2013年12月28日厦深高速铁路的开通,标志着潮州进入高铁时代。
现时广梅汕铁路在枫溪区设置有潮州站,厦深铁路在潮安区沙溪镇设置有潮汕站,为区域枢纽站;将来还连接梅汕高铁,终点站设为潮汕站;通往潮州港的疏港铁路目前仍处于筹备之中。
===港口===
 
潮州港地处饶平县三百门,濒临台湾海峡,拥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缘优势,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对台直航港口,也是潮州具备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条件的天然良港。潮州港分为3个港区——三百门港区、西澳港区、金狮湾港区。规划海港面积约79.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43.8平方公里,陆域35.4平方公里;潮州港建港岸线总长约28.5km。
====韩江大桥===
 
潮州自广济桥之后建成的第二座大桥,属 Shoudou 232(China).svg 省道S232,由东桥、西桥和中段仙洲岛立交组成,桥全长1150m。起于南堤路高架立交桥,终于凤东路。1989年4月建成通车,2014年恢复重建仙洲岛北侧匝道立交桥,并在西端建立高架立交桥通南堤路。
 
====金山大桥====
 
国内跨度最大的无风撑背靠式五连拱钢管桥,桥全长3574m,其中桥梁1930.6m,两侧延伸的市政路1643.4m,主桥558m,桥面宽度28m,设双向六车道。起于春荣路,跨越韩江终于意溪镇北桥路并与意东三路、县道X074意桂公路连接。该桥外形采用五连拱钢管,中央主跨拱桥跨径长达160米,末端两侧采用三柱墩高架撑起。2007年2月14日建成通车,初名韩江北桥。
 
====潮州大桥====
 
潮州第一座斜拉索桥,属国道G539,由东桥、西桥和中段仙洲岛立交组成。桥全长约3000m,其中桥梁全长2420m,设双向六车道。主塔高108m,顶部有前广东省省长卢瑞华题写的“潮州大桥”四个大字,两旁设置斜拉索88根。起于潮州大道南堤路口,终于磷溪镇田心村并与潮州东大道连接。2018年1月15日建成通车,同时在晚间开启动态景观灯光,故此被当地民众称为“网红桥”或“小蛮腰”。
 
====如意大桥====
 
由东桥、西桥组成,横跨韩江东溪、西溪和江东镇。起于 Shoudou 233(China).svg 枫溪区潮汕公路如意路,终于湘桥区磷溪镇凤美村并与该村道连接。桥全长3140m,设双向四车道。2018年1月15日建成通车,初名韩江东西溪大桥。
 
====江东大桥====
 潮州自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建政之后第一座横跨韩江的桥梁。起于潮安区龙湖镇阁二村,终于潮安区江东镇北街社区,1988年2月建成通车。该桥为江东镇主要交通要道,也是潮州通往汕头市澄海区的主要途径。
外环大桥:起于外环北路,跨越韩江终于意溪镇县道X073头塘段,目前尚未开工。
 
===公共汽车===
1959年,潮安县开始运营公共汽车,由潮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营2路公共汽车。后因为道路狭窄以及公交公司经济亏损而停运,直到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后的1977年才恢复运营。
2010年2月6日,潮州市内9条公交线路的公共汽车进行大换血,原有破旧的公车全部退出营运,改用申龙SLK6851UF5G3天然气公交车,以解决旧公交车因使用质量差的汽油而导致尾气污染的问题。
===茶叶===
 潮州茶的种植和制作历史长、品种多。潮州茶的品种,主要有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福建 [[ 水仙 ]] [[ 乌龙 ]] 、石古乌龙、梅占、名花、奇兰、黄旦、 [[ 铁观音 ]] 、本山、大红、黄金香、 [[ 肉桂 ]] 等10多个。其中凤凰水仙最多,为潮州的当家茶。据林业部门统计,潮州市现有茶园85000多亩,拥有中小型初、精制茶叶加工厂120家。
===陶瓷===
 潮州陶瓷制品远销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瓷塑通花和瓷花,是最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1978年10月,党和国家领导人 [[ 邓小平 ]] 访问 [[ 朝鲜 ]] 时,便以枫溪产的1.2米高的层镂空“友谊”通花瓶作为珍贵礼品送给金日成主席。建于枫溪镇的“南国瓷乡陈列馆”,陈列的产品集中了大部分枫溪 [[ 陶瓷 ]] 的精品,是枫溪陶瓷传统艺术的缩影。
===抽纱===
[[ 抽纱 ]] 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名花”。潮州抽纱的主要品种有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枕套、靠垫、餐套等。
===金漆木雕===
 潮州金漆 [[ 木雕 ]] 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 [[ 艺术 ]] 效果。
===玉雕===
 潮州 [[ 玉雕 ]] 以南方碧玉为主要原料,兼用辽宁岫玉、 [[ 河南 ]] 独玉和 [[ 加拿大 ]] 碧玉。
===金银首饰===
 
潮州金银首饰工艺始于晚清,品种繁多,有手镯、手链、戒指、胸花、项链、耳环、头结、发夹、钗牌、坠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
===香包===
[[ 香包 ]] 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麦杆画===
 潮州 [[ 麦杆画 ]] 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乡士气息的民间艺术,麦杆画利用麦杆的反光作用,产生特殊的艺术意境。
===竹制品===
 潮州生产的 [[ 竹制品 ]] 除桌、椅、几、谷答、畚箕、竹篓、扁担、箩、筐等家具和家具外,还有窗帘、门帘、灯罩、扇子、吊篮、花篮、凉席等日用品和工艺品。
===水果凉果===
 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化皮橄和糖金桔等获部优产品奖。潮州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 [[ 橄榄 ]] 、青李、加应子、 [[ 话梅 ]] 、五香梅、糖杨桃、话 [[ 芒果 ]] 、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九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潮州水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潮州柑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 [[ 荔枝 ]] [[ 菠萝 ]] 、芒果、沙梨;秋有 [[ 龙眼 ]] 、杨桃、 [[ ]] 、柿、 [[ 番石榴 ]] ;冬有橄榄、柑、桔、 [[ 香蕉 ]] 等。潮州市常栽果树有22科128个品种,其中名优稀果有鹳巢柑、孚中选蕉柑、钱东新坡蜜柑、古楼山乌叶荔枝、溪口香蕉、草埔种龙眼、风来朵龙眼、大红柿、红种甜杨桃、青皮香橄榄、独核黄皮、渔村杨梅、白饭桃、红肉枇杷、红毛梨、菠萝等。
==著名人物==
{| class="wikitable" |- ! 林大钦(1512-1545):明代状元。|- | 黄锦(1589-1671):明崇祯礼部尚书。|- | 张竞生(1888-1970):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 陈德(1914-1983):潮安区古巷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是开国将军唯一的潮汕人。|- | 陈复礼(1916-2018):著名摄影家。|- | 饶宗颐(1917-2018):著名国学大师,是著名的史学家、考古学家、经学家、文学家和书画艺术家。|- | 陈伟南(1919-):现为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市穗屏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安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汕头市政协名誉主席,潮汕三市政协香港委员联谊会会长,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商会创会会长。|- | 孙大文: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是欧洲历史上首位拥有两院院士的华人。|- | 林若(1924-2012):前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 李嘉诚(1928-):现居香港。是全球华人首富。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 | 刘桂楠(1933-):湘桥区意溪镇人,原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 | 卢瑞华(1938-):湘桥区凤新街道陈桥村人,前任广东省省长。|- | 李丹(1989-):潮安区龙湖镇人,出生于广州,蹦床运动员。|- | 林跃(1991-):跳水运动员。|- | 张雁全(1994-):跳水运动员。|- | 许岚岚:国家二级演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 袁东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 | 林兆波: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丈夫|- | 郑经翰: 华裔加拿大大人,商人和时事评论员|- | 卢庆辉: 原名卢新伟,香港男演员,近年主要在中国大陆拍摄网剧|- | 罗佩芝: 已息影的香港女演员|- | 吴夏萍: 一九八二年度的“凖香港小姐”,有很高的书法造诣,目前已经淡出演艺圈|} 
==国际交流==
 
===友好城市===
{| class="wikitable" |- ! 国家 !! 城市 !! 缔结时间|- | 泰国 || 曼谷市 || 38679|- | 法国 || 巴黎十三区 || 39948|- | 美国 || 蒙特利公园市 || 411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厦门市 || 41479|- | 美国 || 旧金山市 || 416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柳州市 || 43342 {| class="wikitable" |- ! 国家 !! 城市 !! 缔结时间|- | 泰国 || 曼谷市 || 2005 年11月23日/11/23|- | 法国 || 巴黎十三区 || 2009 年5月15日/5/15|- | 美国 || 蒙特利公园市 || 2012 年7月31日/7/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厦门市 || 2013 年7月24日/7/24|- | 美国 || 旧金山市 || 2013 年11月22日/11/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柳州市 || 2018 年8月30日/8/30|}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715,1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