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次編輯
變更
王钦峰
,创建页面,内容为“新型劳动者的榜样 ——记全国劳动模范、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员王钦峰 在高密,在潍坊,有一位年轻…”
新型劳动者的榜样
——记全国劳动模范、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员王钦峰
在高密,在潍坊,有一位年轻人,出身农家,并且只有初中学历,却在高端技术领域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
参与设计研发成功国内首台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改写了国内轮胎模具手工加工的历史,获国家专利;试验成功电火花防弧电路,破解了国内轮胎模具电火花机床烧结难题,促成第一代电气柜的诞生,获国家专利;研制成功电火花取丝锥专用机床,为柴油机行业解决了一大难题,获得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国家专利;研制成功节能电源,使机床节电 48%,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材料费等300多万元,正申报山东省创新科技成果……
这个人叫王钦峰,今年34岁,现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员、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
凭借这些耀眼的成绩,王钦峰相继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与此同时,当年的这位学徒工,也连续5 年获得公司的认购股份奖励,最终成为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
“学历低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1992年,遭遇中考失利的王钦峰到一家镇办汽车配件厂当起了学徒工。
实践中,王钦峰逐步发现他的文化功底要理解客户对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很吃力。于是,1996年春节一过,他就从书店抱回《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学》等十几本书,硬着头皮“啃”了起来。
“那之后一年多时间,我是一有空闲就泡在书里,父母看我整天闷葫芦似的不说话,眼里满是焦虑,同事也在背后议论我是不是‘傻了’。”王钦峰说,就是凭着这股韧劲,他在机械制造方面渐渐摸出了一些门道。
1997年夏天,豪迈公司准备研发轮胎模具电火花机床,董事长张恭运把设计图纸的重担压到了王钦峰肩上。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作战”,王钦峰圆满完成了任务。之后,他又与同事投入到机床制作和测试之中。当年年底,电火花机床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从此,豪迈公司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随后,为提高产品质量,公司派王钦峰到泰安学习电气技术。在泰安7个月,王钦峰除上街买书外,没离开厂房一步,就连泰山也没去。7个月下来,他成了电气行家。多年来,王钦峰先后进行了4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十几种专用器具,获得1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
“哪怕只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也要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岗位”
在豪迈公司的 15 年,王钦峰换过 13个岗位。对岗位,他这样理解:“一个人,要热爱你所在的团体。哪怕只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也要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岗位。”
1998 年,电火花机床投放市场后,由于缺少调试、安装及维修人员,王钦峰从科研岗位调到售后服务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尝到了难以言表的酸甜苦辣。 1999 年底,广州客户一次性购买了30 台机床,要求派人去安装调试并负责培训。受命南下的王钦峰,由于水土不服,一到广州就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 机器安装迫在眉睫,他心急如焚,只打了一晚上吊瓶,就悄悄从医院溜走了,一边大把大把地吃药,一边咬牙坚持干活。 一个月之后,任务完成了,他却整整瘦了 15 斤,并且留下了久治不愈的肠胃炎。
2004年至2008年,王钦峰担任车间主任和品保科长,组织了一系列创新,保证了公司的质量控制与国际接轨。
“把他放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令人放心的,因为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张恭运这样评价王钦峰。
“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些年,我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但我的心里很清楚,其实每一项革新创新,都是集体协作的结晶。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年4月 28日,赴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归来的王钦峰,这样向记者吐露他的心声。
王钦峰总是乐意帮助新职工尽快融入企业。 品保科女职工栾晓梅对模具不了解,感觉工作无从下手。王钦峰发现她的苦恼后,特意带她到车间实践学习。很快,熟悉了业务知识的栾晓梅理出了头绪,顺利进入状态。
在带领大家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王钦峰更是不遗余力。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公司建立个人网页,开设科技讲堂,成立科技公关小组,在企业“ 传帮带” 中发挥作用,为广大青工“ 传经送宝”,使争创“ 学习型、知识型、 创新型” 的新型职工氛围在豪迈蔚然成风。在王钦峰的带动下,豪迈公司成长起 30 多名青年科技人才,给公司争得了 58 项国家专利,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 28 项空白。
十余年寒暑交替,王钦峰从“小王”、“王师傅”变成了“王工程师”,而豪迈公司也由弱到强,目前已是年纳税过亿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2010年“福布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中小企业榜”上位列第10。
来源:大众网
——记全国劳动模范、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员王钦峰
在高密,在潍坊,有一位年轻人,出身农家,并且只有初中学历,却在高端技术领域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
参与设计研发成功国内首台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改写了国内轮胎模具手工加工的历史,获国家专利;试验成功电火花防弧电路,破解了国内轮胎模具电火花机床烧结难题,促成第一代电气柜的诞生,获国家专利;研制成功电火花取丝锥专用机床,为柴油机行业解决了一大难题,获得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国家专利;研制成功节能电源,使机床节电 48%,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材料费等300多万元,正申报山东省创新科技成果……
这个人叫王钦峰,今年34岁,现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员、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
凭借这些耀眼的成绩,王钦峰相继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与此同时,当年的这位学徒工,也连续5 年获得公司的认购股份奖励,最终成为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
“学历低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1992年,遭遇中考失利的王钦峰到一家镇办汽车配件厂当起了学徒工。
实践中,王钦峰逐步发现他的文化功底要理解客户对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很吃力。于是,1996年春节一过,他就从书店抱回《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学》等十几本书,硬着头皮“啃”了起来。
“那之后一年多时间,我是一有空闲就泡在书里,父母看我整天闷葫芦似的不说话,眼里满是焦虑,同事也在背后议论我是不是‘傻了’。”王钦峰说,就是凭着这股韧劲,他在机械制造方面渐渐摸出了一些门道。
1997年夏天,豪迈公司准备研发轮胎模具电火花机床,董事长张恭运把设计图纸的重担压到了王钦峰肩上。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作战”,王钦峰圆满完成了任务。之后,他又与同事投入到机床制作和测试之中。当年年底,电火花机床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从此,豪迈公司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随后,为提高产品质量,公司派王钦峰到泰安学习电气技术。在泰安7个月,王钦峰除上街买书外,没离开厂房一步,就连泰山也没去。7个月下来,他成了电气行家。多年来,王钦峰先后进行了4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十几种专用器具,获得1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
“哪怕只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也要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岗位”
在豪迈公司的 15 年,王钦峰换过 13个岗位。对岗位,他这样理解:“一个人,要热爱你所在的团体。哪怕只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也要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岗位。”
1998 年,电火花机床投放市场后,由于缺少调试、安装及维修人员,王钦峰从科研岗位调到售后服务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尝到了难以言表的酸甜苦辣。 1999 年底,广州客户一次性购买了30 台机床,要求派人去安装调试并负责培训。受命南下的王钦峰,由于水土不服,一到广州就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 机器安装迫在眉睫,他心急如焚,只打了一晚上吊瓶,就悄悄从医院溜走了,一边大把大把地吃药,一边咬牙坚持干活。 一个月之后,任务完成了,他却整整瘦了 15 斤,并且留下了久治不愈的肠胃炎。
2004年至2008年,王钦峰担任车间主任和品保科长,组织了一系列创新,保证了公司的质量控制与国际接轨。
“把他放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令人放心的,因为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张恭运这样评价王钦峰。
“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些年,我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但我的心里很清楚,其实每一项革新创新,都是集体协作的结晶。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年4月 28日,赴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归来的王钦峰,这样向记者吐露他的心声。
王钦峰总是乐意帮助新职工尽快融入企业。 品保科女职工栾晓梅对模具不了解,感觉工作无从下手。王钦峰发现她的苦恼后,特意带她到车间实践学习。很快,熟悉了业务知识的栾晓梅理出了头绪,顺利进入状态。
在带领大家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王钦峰更是不遗余力。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公司建立个人网页,开设科技讲堂,成立科技公关小组,在企业“ 传帮带” 中发挥作用,为广大青工“ 传经送宝”,使争创“ 学习型、知识型、 创新型” 的新型职工氛围在豪迈蔚然成风。在王钦峰的带动下,豪迈公司成长起 30 多名青年科技人才,给公司争得了 58 项国家专利,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 28 项空白。
十余年寒暑交替,王钦峰从“小王”、“王师傅”变成了“王工程师”,而豪迈公司也由弱到强,目前已是年纳税过亿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2010年“福布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中小企业榜”上位列第10。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