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于廑

增加 17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简介
}}
== 人物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 吴于廑(1913-1993)原名吴保安, [[ 安徽 ]] 休宁人,1913年出生于 [[ 江苏 ]] 宝应,早年家境贫寒,没有受过完整的中学教育,后来因获奖学金才得以升入东吴大学,1935年大学毕业。抗战爆发后,吴于廑辗转流离至 [[ 昆明 ]] ,经朋友介绍,见到了时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兼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的[[陈序经]]教授。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他免试入学,作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1940年8月,停顿了数年之久的清华庚款公费留美考试又重新举行,共招取16名(外加林森奖学金1名),每个学科1名,其中绝大多数为理工科,而文科只有2名,吴于廑以“特优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科研究院深造,1944和1946年在哈佛大学先后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此时,吴于廑先生已初步成长为一位学识渊博、融贯中西的学者,他的同窗好友、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联升]],曾以一首归国诗相赠:“思能通贯学能副,舌有风雷笔有神,同辈贤豪虽不少,如君才调恐无伦。”</p><p style="text-indent:2em;">1947年,吴于廑先生应武大[[周鲠生]]校长的邀请,毅然放弃了在 [[ 美国 ]] 的优厚待遇,回国来到[[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p>
<p style="text-indent:2em;">50年代,吴于廑致力于世界上古中古史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具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成果。</p>
<p style="text-indent:2em;">60年代,又与[[周一良]]共同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前所未有的大型世界通史教材,正式建立起我国的世界史学科。</p>
<p style="text-indent:2em;">70年代起,吴老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和探索我国世界史学科独立发展的道路,相继发表了《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亚欧大陆传统农耕世界不同国家在新兴工业世界冲击下的反应》等一系列论文,以及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所撰写的概观性条目“世界历史”,与齐世荣先生合著《世界史》等。</p>
 
== 人物成就 ==
<p style="text-indent:2em;">吴于廑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主持了两批中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历史研究(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共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990年版,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p>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