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1
次編輯
變更
芭茅
,新建条目
{{medical}}
'''芭茅'''(中药材)
[[File:芭茅1.jpg|缩略图|芭茅[http://imgb5.photophoto.cn/20110818/juchicaotupian-16474258_3.jpg 原图链接]]]
'''芭茅''',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芭茅(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Labill.)Warb.的茎。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茎入药''',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热淋,白浊,白带,风湿关节痛,鼻衄,乳糜尿,急性肾盂炎,泌尿道结石。<ref>[http://www.dayi.org.cn/cmedical/300087 芭茅]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药理介绍==
中文名:芭茅
拼音名:''Bā Máo''
别名:竿青、竿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出处===
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种。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茎。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File:芭茅2.jpg|缩略图|芭茅[https://p1.ssl.qhimg.com/t01c1ff1ae8579131f3.jpg 原图链接]]]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通淋;祛风和湿。主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b/bamao.html 芭茅]中医世家</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中药材]]
'''芭茅'''(中药材)
[[File:芭茅1.jpg|缩略图|芭茅[http://imgb5.photophoto.cn/20110818/juchicaotupian-16474258_3.jpg 原图链接]]]
'''芭茅''',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芭茅(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Labill.)Warb.的茎。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茎入药''',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热淋,白浊,白带,风湿关节痛,鼻衄,乳糜尿,急性肾盂炎,泌尿道结石。<ref>[http://www.dayi.org.cn/cmedical/300087 芭茅]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药理介绍==
中文名:芭茅
拼音名:''Bā Máo''
别名:竿青、竿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出处===
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种。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茎。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File:芭茅2.jpg|缩略图|芭茅[https://p1.ssl.qhimg.com/t01c1ff1ae8579131f3.jpg 原图链接]]]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通淋;祛风和湿。主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b/bamao.html 芭茅]中医世家</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