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印禪師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image.so.com/v?src=360pic_normal&z=1&i=0&cmg=5ffe54330cca524e8d4 图片来源网址]]]
'''佛印禪師'''(1032--1098) [[ 宋代 ]] 云门宗僧。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曾登临[[庐山]]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 [[ 庐山 ]] 开先、归宗,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和焦山两寺主持, [[ 江西 ]] 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坡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生平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佛印禅师,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自从认识了佛印禅师以后,自以为自己不但精通儒家思想,对佛教所追求的戒、定、慧三学也有相当的了解。于是挥毫题写了一首诗,命书童亲自交给镇江金山寺高僧大德佛印禅师欣赏,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首诗有着双重的意义: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 , 诗词是赞颂佛教教主 [[ 释迦牟尼佛 ]] 在年轻时,为了追求人生解脱的真理,而舍弃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和王子的身份,甘愿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不怕艰难,四处寻师访道;最后在一个月圆的晚上坐在印度的一棵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赌明星,明心见性,顿然悟到了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从此,怀着慈心悲愿,佛陀开始高树法幢,弘法利生,本着他“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济世利人的精神。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随缘普渡,广结善缘;纵然他曾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环境,但伟大的佛陀留给人间的慈悲和智慧,永远利益一切众生,受用无穷。<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 , 诗中的意思是苏东坡想向佛印□师表达,他虽然是一位入世的追求功名利禄的文人,但自从认识佛教以后,对人世间的各种顺逆境可以淡然处之。这首诗中的意境本是十分清高超脱,但从佛印禅师的慧眼来看,还是觉得苏东坡依然俗气未了,因此佛印禅师看完苏东坡派书童送来的诗句以后,写下了一个字装在信封里,并嘱咐书童将信亲手交给苏东坡。<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p style="text-indent:2em;">苏东坡这位自以为诗美境高的大文豪,自从命书童将诗送给佛印禅师以后,心里一直都在想,佛印禅师见到他的佳作,一定会有一番赞赏。但没有想到佛印禅师不单没有赞赏他,反而在回信中写一个“屁”字,这无不让这位著名诗人,大失所望,并且气嘟嘟的乘船渡江到金山寺去与佛印禅师理论,没有想到佛印禅师早已料到苏东坡会找上门辩论,所以预先早已离开寮房。因此当苏东坡走进金山寺,到佛印禅师的住处,但敲门无人应答,只有在门上找到一字条留给他,佛印禅师在字条上写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时苏东坡醒觉到自己的定力修持,确实还未够功夫。这次事实证明,自己真的谈不上如诗句上所说的八风吹不动:能对于外境的一切毁、誉、称、讥,苦、乐、利、衰等八风,皆能不动于心。现竟被佛印禅师一个“屁”字,便气得马上渡江来找禅师辩驳,这回自己知道中了佛印禅师的计,上了当而深感惭愧。<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708137_45911075.html]苏东坡与佛印禅师</ref>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