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04
次編輯
變更
乐都区
,無編輯摘要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属鄯州(沿今乐都)。
[[唐高宗]][[ 仪凤]] 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领鄯、河、兰、廓四州军政事务。开元二年(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辖治陇右12州,使 [[ 乐都 ]] 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宋时称邈川、湟州、乐州。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雨润乡、寿乐乡、高店乡和洪水乡;分别设立雨润镇、寿乐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土官口村)、高店镇和洪水镇。2001年末,乐都县辖8个镇、12个乡、3个民族乡,8个居委会、369个行政村。2002年1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2]97号文批复同意将桃红营乡并入蒲台乡。
2005年,乐都县辖8个镇、14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碾伯镇、岗沟镇、高庙镇、瞿昙镇、洪水镇、雨润镇、高店镇、寿乐镇、下营藏族乡、城台乡、峰堆乡、达拉土族乡、共和乡、亲仁乡、引胜乡、中岭乡、李家乡、芦化乡、马营乡、马厂乡、中坝 [[ 藏族 ]] 乡、蒲台乡。
2006年8月,撤销岗沟镇,并入碾伯镇(镇政府迁至原岗沟镇驻地);撤销亲仁乡,并入瞿昙镇;撤销引胜乡,并入寿乐镇。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12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乐都县常住总人口260184人,其中:碾伯镇75934人,雨润镇14515人,寿乐镇22227人,高庙镇23398人,洪水镇16095人,高店镇8388人,瞿昌镇18601人,共和乡7473人,中岭乡5823人,李家乡8132人,下营藏族乡3635人,芦化乡7516人,马营乡10189人,马厂乡3699人,蒲台乡11803人,中坝藏族乡6689人,峰堆乡5102人,城台乡3656人, [[ 达拉土族 ]] 乡7309人。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国函[2013]23号)批复同意撤销海东地区和乐都县,设立地级海东市。海东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乐都区海东大道10号。海东市设立乐都区,以原乐都县的行政区域为乐都区的行政区域。乐都区人民政府驻碾伯镇古城大街50号。
==地理环境==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西连青海省 [[ 西宁市 ]] ,南与 [[ 化隆县 ]] 为邻,北与互助县相望。南北长33.6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750平方千米。以 [[ 汉族 ]] 为主,还有回、藏、土等 [[ 少数民族 ]] 。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2066~2300米之间。
乐都区地处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 境中。为内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均温6.9℃,年均降水量335.4毫米。境内野生动物有 [[ 鹿 ]] 、 [[ 麝 ]] 、 [[ 岩羊 ]] 、 [[ 白唇鹿 ]] 、 [[ 山鸡 ]] 、 [[ 雪鸡 ]] 等。 [[ 野生药 ]] 用植物有 [[ 党参 ]] 、 [[ 贝母 ]] 、 [[ 茯苓 ]] 、 [[ 黄芪 ]] 、 [[ 冬虫夏草 ]] 等。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 [[ 铅 ]] 、 [[ 锌 ]] 、 [[ 锡 ]] 、 [[ 硅石 ]] 等, [[ 黄金 ]] 、 [[ 铁 ]] 、 [[ 铬 ]] 、 [[ 铜 ]] 也有相当储量。非金属矿藏有 [[ 石膏 ]] 、 [[ 白云石 ]] 、 [[ 红柱石 ]] 、 [[ 石墨 ]] 、 [[ 石灰石 ]] 、 [[ 大理石 ]] 、 [[ 玉石 ]] 等,储量丰富,开采价值高。工业以冶金, [[ 机械 ]] 、 [[ 建材 ]] 、卷烟、化工饮食等行业为重点, 产品多达200多种,其中有10多个产品荣获省、部和国家名优产品称号。农业以 [[ 小麦 ]] 、 [[ 碗豆 ]] 、 [[ 油籽 ]] 种植为主。
==综合经济==
2018年底,全区共有学校41所(辖 109 个教学点),其中完全小学3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中3所,高级中学3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有幼儿园、早教点130所。有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34045人,其中小学生17010人,初中生9174 人,学前幼儿7861人,总计中寄宿生6230人,少数民族学生6848 人,教职工2068 名。
全区广播电视台转播台11个,“村村通” [[ 卫星 ]] 电视地面接收站10506个,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50415套,调频广播转播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8%;电视网络公司1个,有线电视达到31454户。
201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56个,其中县直卫生部门6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卫生室3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个(为非营利私立机构)、民营医院8个、个体诊所47个。全区住院病床实际开放1630张,其中县级医院实际开放515张,民营医院实际开放286张,乡级卫生院实际开放床位304张。
2018年末,全区有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个,区 [[ 书法家协 会2 会]]2 个,区文化馆1个,体校1所, [[ 管乐队 ]] 和民乐队12个、 [[ 秦腔 ]] 和 [[ 眉户 ]] 剧团4个、 [[ 社火 ]] 队238支。
===资源环境===
[[File:鲁班亭.jpg|280px|缩略图|右|鲁班亭[http://www.ledu.gov.cn/images/2011101010001037.jpg 原图链接][http://www.ledu.gov.cn/html/2009/138959.html 来自乐都区人民政府网图片]]]
是县级重点文物保单位,始建于 [[ 北魏 ]] 时期。位于乐都城区东25公里处的老鸦峡西口,亭建在湟水中心的巨石柱上,称“中流砥柱”,为乐都区景观之一。远远看去,好像在湟水河上漂着一只画舫,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传说该亭是 [[ 鲁班 ]] 修建的,有故事说:很早以前老鸦峡口窄小,水势凶猛,水流不及,经常聚集在那里,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水患。
有一日,鲁班来到那里,看到了峡口周围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就问那里的人们:“你们生活为啥这么困难?”百姓说:“我们这里三年两头闹水灾,使河水经常猛涨,淹了我们的田地造成的。”鲁班听后对大伙说:“你们不用着急,由我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鲁班拿出板斧,使出法力,在东边的山上劈出了一条又宽又大的口子,使聚集在那里的河水迅速流走了,又使出法力搬来一大石柱钉在了河中心,在上边修建了八卦亭,镇住了河水,从此,老鸦峡口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那里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至今在老鸦峡口北山上还留有鲁班生活用过的石缸和坐过的痕迹、南山上形似鲁班妻子站在那里看鲁班建亭的巨石。该亭在清 [[ 道光 ]] 年间进行了重修,并留有碑记(已遗失),巨石柱上镌刻“米颠拜否”四个大字,还隐约可辨,但何时何人作为,无据可考。八卦亭是1984年重建的。
清代陈晓晴咏亭云:石矾矗矗镇中流,上有空亭四面周。撼定洪涛归一线,不让河伯东西游。
[[File:瞿昙寺.jpg|280px|缩略图|右|瞿昙寺[http://s16.sinaimg.cn/mw690/003plTMPzy7fgoDmZiLbf&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2599370102xadg.html 来自新浪网图片]]]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瞿昙寺 ]] 始建于 [[ 明代 ]] 初年,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距城区约21公里。这座规模宏大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传佛教以统治藏区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罗 [[ 喇嘛 ]] 在 [[ 洪武 ]] 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的, [[ 明太祖 ]][[ 朱元璋 ]] 于次年以佛祖 [[ 释迦牟尼 ]] 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此后又经历永乐、洪熙、 [[ 宣德 ]] 各朝钦派太监及匠师扩建。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 [[ 凤凰山 ]] ,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
寺院原围有土城,形势险固,可惜仅存残垣断壁;全寺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组群划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进院落,中院和后院周匝廊庑;沿着中轴线序列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楼、小鼓楼、配殿、香趣塔和大钟楼、大鼓楼等。其中,前区基本呈汉地佛寺“ [[ 伽蓝 ]] 七堂”格局。
后区巍峨壮丽,冠于全寺的隆国殿,两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势连缀抄手斜廊,还有造型端庄的大钟楼和大鼓楼对峙左右,则明显仿自 [[ 明代 ]][[ 北京 ]][[ 紫禁城 ]] 的奉天殿( [[ 太和殿 ]] )和两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的布局意象,堪称明清 [[ 北京故宫 ]] 的“活化石”。
另外,主体建筑群东北,还有一组两进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谦,为青海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其基本完好的建筑遗存,包括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为古代艺术、文物和建筑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众多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了为引人入胜的观光旅游胜地。
===柳湾墓地===
柳湾彩陶展厅柳湾,在乐都区城东15公里高庙镇东面的湟水河北岸,墓地坐落在村庄后面的半山白土坡上,占地面积为112500平方米,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 [[ 新石器时代 ]] 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已挖掘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和 [[ 青铜器 ]] 时代墓葬170多座,1974-1980 年~1980 年,青海省考古部门对该墓群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共发掘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墓葬1370座,出土 [[ 陶器 ]] 、 [[ 石器 ]] 、 [[ 骨器 ]] 、 [[ 绿林石 ]] 、 [[ 海贝 ]] 等文物37529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出土的彩塑裸体人像 [[ 彩陶 ]] 壶被誉为“稀世艺术珍品”,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墓地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成立了青海省彩陶研究中心,修建了 [[ 彩陶博物馆 ]] 。每年前来参观、研究的考古工作者和游客络绎不绝。
===西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