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横断山脉

增加 4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部地槽区与介于上述地槽区和中国东部地台区之间的康滇地轴。印支运动使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中堆积有侏罗系、白垩系地层。
燕山运动又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面可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邛崃山岭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 [[ 四姑娘山 ]] 海拔6250米,其东南坡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 大雪山主峰 [[ 贡嘎山 ]] 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其东坡从大渡河谷底到山顶水平距离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竟达6400米。沙鲁里山海拔一般在50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雀儿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即所谓三江并流),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30′附近,直线距离仅76公里。三江江面狭窄,两岸陡峻,属典型的“V”字型深切峡谷,尤以金沙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峡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ref>[http://www.igsnrr.ac.cn/kxcb/dlyzykpyd/zgdl/zgdm/200704/t20070424_2154868.html 横断山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7-04-24|</ref>,著名的鲜水河、安宁河和小江等地震带都分布于本区。 
==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横断山脉南北差异大,北纬27°40′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ref>[http://chuanzang.xxcz.cn/raiders/show_1189.html 「大话西行」横断山脉都对川藏、滇藏、丙察察们做了些什么],西行川藏,更新时间:2019-05-06 小编:西行小西</ref>。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温和湿润;云岭一带湿度减低,背风谷地更为干旱。山地植被以云南松为主,农业区主要在2,800米以下。2300米以下有茶、油桐、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北纬27°40′以北垂直分带明显,2800~3800米分布有高山松林、云南松林,阴坡为[[云杉]]林;3900~4200米为[[冷杉]]、[[红杉]]林;42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4800~5200米植被稀疏。农作物上限约在3910米左右。北纬30°以北,3200~42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以云杉林为主。横断山脉为中国重要林区,由于山势坡度大,采伐不当,易致水土流失。横断山脉各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盛产[[贝母]]、[[金蝉花]]、[[冬虫夏草]]、[[大黄]]、[[党参]]、[[五味子]]、[[天麻]]等药材。野生动物资源、水力资源也很丰富!
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面年均温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温可达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左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分别为2595毫米左右和83%。
横断山脉南北差异大,北纬27°40′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ref>[http://chuanzang.xxcz.cn/raiders/show_1189.html 「大话西行」横断山脉都对川藏、滇藏、丙察察们做了些什么],西行川藏,更新时间:2019-05-06 小编:西行小西</ref>。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温和湿润;云岭一带湿度减低,背风谷地更为干旱。山地植被以云南松为主,农业区主要在2,800米以下。2300米以下有茶、油桐、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北纬27°40′以北垂直分带明显,2800~3800米分布有高山松林、云南松林,阴坡为云杉林;3900~4200米为冷杉、红杉林;42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4800~5200米植被稀疏。农作物上限约在3910米左右。北纬30°以北,3200~42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以云杉林为主。横断山脉为中国重要林区,由于山势坡度大,采伐不当,易致水土流失。横断山脉各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盛产贝母、金蝉花、冬虫夏草、大黄、党参、五味子、天麻等药材。野生动物资源、水力资源也很丰富!
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面年均温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温可达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左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分别为2595毫米左右和83%。
植被和土壤依气候、地势而变,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
{| class="wikitable" |- | ①边缘热带季雨林 —— 红壤带。|- |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 | ③暖温带、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棕壤带。|- | ④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 | 其中第2带带谱结构最完整,具有从亚热带到永久冰雪带的所有分带。如贡嘎山东坡:|- | ①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红壤、黄棕壤带(海拔1000~2400米)。|- | ②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棕壤带(2400~2800米)。|- | ③山地温带、寒温带暗针叶林——暗棕壤、漂灰土带(2800~3500米)。|- | ④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带(3500~4400米)。|- | ⑤高山寒带流石滩植被——寒漠土带(4400~4900)。|- | ⑥极高山永久冰雪带(4900米以上)。|}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河流水系==
③暖温带 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州 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 [[迪庆]]州 棕壤带 [[丽江市]]、大理州的部分地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湄公河]]上游的[[澜沧江]]、以及[[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也有学者提出,该区域实为“四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独龙江)。三江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18.6公里。三江并流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④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人文历史==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地区。是 第2带带谱结构最完整 国境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此地除[[汉族]]外 从亚热带到永久冰雪带 [[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藏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水族]]、[[瑶族]]、[[彝族]]、[[壮族]]、[[仡佬族]]、[[佤族]]、[[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多数地区人口密度低。横断山脉是中国发现古猿化石地区之一,禄丰古猿化石和元谋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横断山脉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交往、迁徙,为后人保留下了大量古老文化的信息,日积月累,形成一条特殊 所有分 民族走廊和历史文化沉积 带。 如贡嘎山东坡:    
横断 脉一方面通过高山峻岭把这个 亚热带常绿阔叶 区的“君长以什数”,部落 -黄红壤、黄棕壤带(海拔1000~2400米)。 立的[[土著文化]]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阻隔横断起来,同时又通过四通八达的河流和 谷使此 暖温带针阔叶混 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缓慢或迅速融合 林-棕壤带(2400~2800米) 流着 。 ③山 其精神生活多元共存,并总是有力量将强势文化创造性 温带 本土化,其文化传承的方式往往是非[[文字]]的、口口相传的,通过[[宗教]]活动、[[舞蹈]] 寒温带暗针叶林-暗棕壤 音乐、[[绘画]] 漂灰土带(2800~3500米) 服饰和日常器皿来表现 。 ④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带(3500~4400米) 从血缘上讲,这个地区是古代中国血缘最混杂也最纯粹的地区之一 。 ⑤高山寒带 这里是 石滩植被-寒漠土带(4400~4900) 放、逃亡、迁移、储存的终结之地,也是原住民最密集的地区 。 ⑥极高 在这个地区,与其从语焉不详的文献记载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倒不如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历史暗藏在当下生活细节与闪烁其辞的传说中而不是“史记”中,这是横断 永久冰雪带(4900米以上) 脉地区西南夷文化的重要特征 。    ==河流水系==
===西南夷位置:===
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 横断山脉 纵谷 地区 ,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市、大理州 在历史上是所谓 部分 西南夷所在之 。《[[后汉书]]》中说“西南夷者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湄公河上游的澜沧江、以及怒江三条大江 此平行 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今贵州西部和云 东北部),东接交址 今越南),西 学者提出 滇国(今云南昆明一带) 该区域实为“ 北有邛都国(今 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独龙江 川西昌一带 ,各立君长 三江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其人皆椎结左衽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 邑聚而居 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能耕田 。其 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外又有、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今思茅一带)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18.6公里。三江并流地处 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 北至叶榆(今 域的交汇处 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 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 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 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随畜迁徙无常 。 ==人文历史==    “横断山域文化旅 自东北有都国(今大渡河中下 经济圈”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 四川泸定 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地区。是中 汉源一带),东北有冉 境内少数民 (今四川西北部嘉绒藏 聚居 地区 此地除汉族外 或土著 或随畜迁徙。自冉东北 阿昌族、 马国(今四川西北 布朗族 甘肃南部的平武 依族、藏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水族、瑶族、彝族、壮族、仡佬族、佤族、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世居于 一带),氐种是也。 三国亦有君长。”夷 多数地区人口密度低。横断山脉 古代对 国发现古猿化石地区之 原以外的异族的 种称谓 禄丰古猿化石和元谋猿人化石 也有封闭 发现,证明横断山脉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意思 他们在这里世 繁衍、交往、迁徙,为后人保留下了 西南夷的地域很广 量古老文化的信息 日积月累,形成一条特殊 主要包括今贵州、云南 民族走廊 大部分地区 历史文化沉积带 四川的西部、西北部地区     横断山脉一方面通过高山峻岭把 个地区的“君长以什数”, 部落 林立的土著文化在 元共存 ,族属复杂,有 基础上阻隔横断起来 从事农耕 同时又通过四通八达 河流 以游牧为生,语言 山谷使此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缓慢或迅速融合交流着 风俗不同 。其 精神生活多元共存,并总是 中主要 力量将强势文化创造性地本土化,其文化传承的方式往往是非文字的 夜郎 口口相传的,通过宗教活动 舞蹈 邛都 音乐 昆明 绘画 服饰和日常器皿来表现。从血缘上讲,这个地区是古代中国血缘最混杂也最纯粹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流放 逃亡 迁移、储存 白马等大 终结之地,也是原住民最密集 部族(即所谓 地区 “国”) 个地区,与其从语焉不详 些部落各有自己 文献记载中寻找历史的蛛丝 首领(君长)。西南夷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司 迹,倒不如从人们 迁所撰 日常生活中发现历 《[[ 记]]》 源于 历史 暗藏在当下生活细节与闪烁其辞 上著名 传说 “汉武开西南夷”事件。《史记》 而不是 西南夷列传” 载了汉武帝为了打通“蜀身毒道 (从巴蜀经滇至印度之路 即今天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南越道(从巴蜀经夜郎至越南之路)而派兵招抚了 是横断山脉地区 些部国,建立了7个郡的史载,能知晓 西南夷 文化 重要特征 大致面貌    
===西南夷位置:===横断山脉地区在历史上是所谓的西南夷所在之地。《后汉书》中说“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今贵州西部和云南东北部),东接交址(今越南),西有滇国(今云南昆明一带),北有邛都国(今四川西昌一带),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今思茅一带),东北至叶榆(今大理地区),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东北有都国(今大渡河中下游四川泸定、汉源一带),东北有冉国(今四川西北部嘉绒藏族地区),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东北有白马国(今四川西北、甘肃南部的平武、迭布一带),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夷,是古代对中原以外的异族的一种称谓,也有封闭的意思。汉代西南夷的地域很广大,主要包括今贵州、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四川的西部、西北部地区。这里部落众多,族属复杂,有的从事农耕,有的以游牧为生,语言和风俗不同。其中主要有夜郎、滇、邛都、昆明、徙、都、冉、白马等大的部族(即所谓的“国”)。这些部落各有自己的首领(君长)。西南夷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司马迁所撰的《史记》,源于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西南夷”事件。《史记》中“西南夷列传”记载了汉武帝为了打通“蜀身毒道”(从巴蜀经滇至印度之路,即今天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南越道(从巴蜀经夜郎至越南之路)而派兵招抚了这些部国,建立了7个郡的史载,能知晓西南夷的大致面貌。     ===西南丝路 ===
西南丝绸之路是指从成都起程,经云南西部的大理、永昌,顺横断山脉南北向的民族走廊而下,向西跨越峻险的崇山、湍急的大河与莽莽的丛林,至缅甸后直达身毒(今印度)的古代商路,古称蜀身毒道。
==旅游资源==
== “横断山域文化 旅游 资源==经济圈”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奇特的自然风光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内的[[九寨沟]]、[[黄龙]]、[[若尔盖]]<ref>[https://www.xzbu.com/1/view-11184021.htm 从横断山走廊到若尔盖草原: 连接丝茶古道的重要通道],行知部落 2019-10-28 </ref>、[[米亚罗]]、[[卧龙]]、[[四姑娘山]]、[[卡龙沟]]、[[稻城]]、[[海螺沟]]、[[贡嘎山]]、[[新都桥]]、[[丹巴]]、[[九龙]]、[[色达]]、[[德格]]、[[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峨眉山]]、[[蜀南竹海]]、[[木里]]、[[泸沽湖]]、[[梅里雪山]]、[[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罗平]]、[[元阳]]、[[虎跳峡]]、[[香格里拉]]、怒江、独龙江、马岭河、大方、玉树、甘南、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波密、察隅、墨脱等等地方早已成为中国国内旅游的热点,和旅游爱好者无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横断山域 ==参考 化旅游经济圈”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奇特的自然风光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内的九寨沟、黄龙、若尔盖<ref>[https://www.xzbu.com/1/view-11184021.htm 从横断山走廊到若尔盖草原: 连接丝茶古道的重要通道],行知部落 2019-10-28 </ref>、米亚罗、卧龙、四姑娘山、卡龙沟、稻城、海螺沟、贡嘎山、新都桥、丹巴、九龙、色达、德格、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峨眉山、蜀南竹海、木里、泸沽湖、梅里雪山、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罗平、元阳、虎跳峡、香格里拉、怒江、独龙江、马岭河、大方、玉树、甘南、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波密、察隅、墨脱等等地方早已成为中国国内旅游的热点,和旅游爱好者无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献==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参考文献==
112,1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