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东陵

增加 5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清东陵 ''' 位于 [[ 河北省 ]][[ 遵化市 ]] 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是河北省首批 [[ 世界文化遗产]]<ref>[https://www.meipian.cn/1g14f4q6 河北唐山清东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皇家山水福地,是帝王传奇创造的神秘世界,华夏龙脉上的“风水宝地”。],美篇 2018-7-8</ref>,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据说是 [[ 顺治 ]] 到此打猎时选定的, [[ 熙2 熙]]二 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墩山,形戌宽仅50公尺 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 [[ 昌瑞山 ]] 南麓,均由宫墙、隆 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 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 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 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 [[ ]] 刻写墓主的谧号;明楼之後 为" 宝顶" (大坟头),其下方 是停放灵柩的" 地宫" 。由陵区 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 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 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 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 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 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东陵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以她重要的 [[ 历史 ]] [[ 艺术 ]] 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15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级AAAAA级旅游景区。 [[ 联合国世界遗产 ]] 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陵区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依山势呈扇形东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 前朝后寝" 。“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每一座陵寝建筑中,使各单体建筑在空间组合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间组合。远望时殿宇、城垣、门坊、道路、桥涵,金黄碧绿、丹红雪白,气势恢宏壮丽而深沉。由远及近,步移景易,化丰富秩序严谨,相得相济,引人入胜,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在这庞大的建筑群体中包容了中国明清两代宫廷建筑的基本形式,运用了最先进的工程技术,采用了最为珍贵的建筑材料,陵区的580多座单体建筑中,有经过两次大地震 330年岿然不动的全国现存最宽的石牌坊;有全长达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声若金钟的“五音桥”,有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宫,更有采用最为珍贵的黄花梨木建成并为黄金装饰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 [[ 宗教 ]] 、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2018年10月1日起,清东陵景区门票价格从120元/人次降为108元/人次。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坐标:40°08′~40°11′北 17°37′~117°42。
==自然气候==
清东陵位于 [[ 河北省 ]] 东北部 [[ 燕山 ]] 余脉昌瑞山南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土质优良,植被良好,以常青乔木松柏为主的人工森林长势繁茂,覆盖率高达71%,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山川形式==
 清代帝王在选勘陵址时,以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刻意追求“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ref>[https://travel.ifeng.com/news/china/detail_2011_09/16/9247254_0.shtml 世人惊叹东陵为天才杰作],凤凰网 2011-9-16</ref>。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 [[ 马兰河 ]] [[ 西大河 ]] 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寝陵格局==
 
清东陵的15座陵寝是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ref>[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6/22/content_5583786.htm 概况],中国网 2004-6-22</ref>、清东陵格局示意图“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设计排列的。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
==建筑序列==
 
清东陵各座陵寝的序列组织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又要“配合山川之胜势”<ref>[https://ts.leju.com/news/2016-06-13/07006147690295980257611.shtml 中国十大神秘古墓——清东陵多灾多难],乐居 2016-6-13 </ref>。在这方面,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足可称为成功的范例。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公里,为突出体现二山的关系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气势,营造者特意设置了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间长约1.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宽大的石牌坊和高耸的神功圣德碑亭(内竖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称大碑楼),与拔地而起的金星山及平圆的影壁山相呼应。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桥 清东陵景点(19张)间长约3.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石像生(设在神路两旁的石人、石兽雕塑群)、龙凤门(由三间石雕火焰牌楼和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门坊)、一孔桥、七孔桥和五孔桥等低平建筑,以同周围的平坦地势相协调。
==內葬人物==
[[ 孝陵 ]] :内葬世祖顺治皇帝 [[ 爱新觉罗·福临 ]] (1638 —1661 年~1661年 )。他是清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的第一帝,皇太极的儿子,在位18年。与 清东陵- 孝陵( [[ 顺治皇帝 ]] )(6张)福临合葬的还有 [[ 孝康章皇后 ]] [[ 孝献皇后 ]] 。孝康皇后是 [[ 康熙 ]] 帝的生母。孝献皇后是 [[ 顺治 ]] 帝的宠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 景陵 ]] :内葬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康熙皇帝 [[ 爱新觉罗·玄烨 ]] (1654 —1722 年~1722年 )为入关后第二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出兵击退盘踞在中国 [[ 黑龙江 ]] 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的侵略野心。他曾多次平定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部分上层分子分裂祖国的叛乱。玄烨注重农业,大力治理河患,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热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誉。他本人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书法算学都比较精通。孝诚皇后是玄烨的嫡皇后、被废黜的皇太子允礽的生母。孝恭仁皇后是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
[[ 裕陵 ]] :内葬高宗 [[ 乾隆 ]] 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乾隆皇帝 [[ 爱新觉罗·弘历 ]] (1711 清东陵- 裕陵 (乾隆皇帝)(15张)—1799 )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他25岁登基,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开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他在位60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岁,是中国封建社会寿命最长、掌实权时间也最长的皇帝。孝贤纯皇后是弘历的嫡皇后。孝仪纯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 定陵 ]] :内葬文宗咸丰帝和孝德显皇后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在位11年中,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逃到热河,死在避暑山庄。孝德显皇后为奕詝的嫡福晋,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咸丰皇 [[惠陵]]:内葬穆宗同治 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在位11年中,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逃到热河,死在避暑山庄。 德显皇后为奕詝的嫡福晋,死后被追尊为 哲毅 皇后。
惠陵:内葬穆宗 同治 和孝哲毅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1874年)是慈禧的独生子,6岁即位,卒年19岁。他是清朝最短命的
同治 [[昭西陵]]:清东陵—孝陵七孔桥内葬孝庄文 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年~1687年)。她是清太宗[[ 爱新觉罗· 载淳(1856—1874) 皇太极]]的庄妃, 慈禧 顺治帝 子,6岁即位 卒年19岁 康熙帝的祖母 他是 曾协助皇太极处理国政,又先后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幼主,为大清江山的开创作出了贡献,被史家誉为 朝最短命 初杰出 皇帝 女政治家
昭西 [[孝东 ]] 清东陵-孝陵七孔桥 内葬 [[ 庄文 惠章 皇后 ]] 博尔济吉特 ·布木布泰(1613—1687 氏(1641年~1717年 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庄妃, 是顺治 帝的 生母 皇后,21岁时被尊为皇太后,77岁死 康熙帝的祖母 当了57年皇太后 曾协助 她是清代当 皇太 极处理国政,又先 辅佐了 时间最长的一位。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 顺治 、康熙两代幼主,为大清江山 开创作出了贡献,被史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妃嫔
[[普祥峪定 东陵 ]] :内葬 [[ 惠章 贞显 皇后 博尔济吉特 ]]钮祜禄 (1641—1717 (1837年~1881年 ,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21岁时被尊为 即[[慈安 皇太后 ,77岁死 ]] 当了57年皇 俗称东 太后。她是 清代当 咸丰帝的 时间最长的一位 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 咸丰帝死后,曾与慈禧在同 帝的妃嫔 、光绪年间两次垂帘听政达20年之久
普祥 [[菩陀 峪定东陵 ]] :内葬孝 显皇后 钮祜禄 叶赫那拉 (1837—1881 (1835年~1908年 )即 [[ 皇太后 ]] ,俗称 西 太后。她 [[ 咸丰 ]] 帝的 皇后 一名贵人 。咸丰 清东陵—定东陵慈禧慈安陵(19张) 帝死后, [[恭亲王]]奕訢合谋,发动了“辛酉北京政变”,登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在她统治前期,一方面拉拢满汉勋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务派走靠西法强国之路。她利用汉族地方武装,同时又借助洋人力量,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使清朝统治得到了相对稳定,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在中后期,由于外国的侵略扩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 慈禧 在同 为了维护清朝统 、光绪年间两次 ,扼杀了“戊戌变法”,扑灭了义和团烈火。慈禧作为一个女人, 垂帘听政 达20 、统治中国达48 年之久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class="wikitable" |- | 菩陀峪定东 皇贵妃园寝 :内葬 孝钦显 康熙帝的悫惠 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 贵妃和惇怡 太后,俗称西太后 贵妃 她原是咸丰 |- | 景陵妃园寝:葬康熙 的一名贵人 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咸丰 |- | 清东陵- 定东陵慈禧慈安 地宫精美石雕(19 10 张) 裕陵妃园寝|- | 内葬乾隆 帝死后 ,她与恭亲王奕訢合谋,发动了“辛酉北京政变”,登上了垂帘听政 被贬 宝座。在她统治前期,一方面 乌喇那 拢满汉勋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务派走靠西法强国之路 皇后和35位妃嫔 她利用汉族地方武装,同时又借助洋人力量,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使清朝统治得到了相对稳 |- | ,出现了所谓的“ 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 惠陵妃园寝:内葬 同治 中兴” 帝的4位皇贵妃 在中后期,由于外国的侵略扩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慈禧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扼杀了“戊戌变法”,扑灭了义和团烈火。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清东陵-裕陵地宫精美石雕(10张)裕陵妃园寝 内葬乾隆帝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帝的4位皇贵妃。==修建历史==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修建历史==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随着清王朝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清东陵的营建活动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遗命,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37年以后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是年农历二月初三动工,年底建成。在孝庄文皇后的暂安奉殿建成不久,康熙皇帝就在孝陵东侧为孝惠章皇后兴建陵寝,约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准确年代待考)。这是清王朝营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开创了清代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先例。因位于孝陵东侧,又与孝陵为同一体系,故名为“孝东陵”。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乾隆皇帝即位不久,为报答祖母辈的康熙皇帝的[[悫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特在景陵东旁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其兴工、竣工日期待考),称景陵皇贵妃园寝,俗称双妃陵。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乾隆皇帝即位不久,为报答祖母辈的康熙皇帝的悫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特在景陵东旁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其兴工、竣工日期待考),称景陵皇贵妃园寝,俗称双妃陵。 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将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兴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庆四年)定名“裕陵”。该陵堂局开阔,建筑宏伟,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富丽堂皇,堪称上乘之作。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妃园寝破土动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 —1762 ~1762 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又进行了扩建,增建了方城、明楼、宝城和东西配殿。
为了平衡东陵和西陵的关系,1796年(嘉庆元年)太上皇弘历曾谕令以后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东、西两陵分建。道光皇帝即位以后,遵照此谕,1821年(于道光元年)在东陵境内的宝华峪营建陵寝,1827年(道光七年) 清东陵(7张)建成。其妃园寝和公主园寝也随之完工。宝华峪陵寝建成第二年因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震怒,不仅严惩了建陵臣工,而且不顾昭穆东西分建的谕旨,另在西陵境内相度陵址,随之将已建成的东陵宝华峪陵寝及妃园寝废掉,拆运到西陵重建,于是在东陵界内留下了一片废墟。
咸丰皇帝即位以后,即命大臣在东、西陵两地相度陵址,最后选定在东陵界内的平安峪。1859年(咸丰九年)破土兴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陵工受阻。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陵工才被迫加紧进行。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才最后完工,命名“定陵”。随后 清东陵-定陵(咸丰皇帝)(21张)妃园寝也相继告竣。修建定陵时由于战败赔款,国库十分空虚,不得已选用了宝华峪道光帝弃陵的大量旧料,建筑质量大不如前。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在定陵东侧二里许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时破土兴工,1879年(光绪五年)同时完工。但16年以后,慈禧皇太后倚仗独掌朝纲之机,以“年久失修”为借口,下令将自己的陵寝进行重修。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完工,历时13个年头。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为之逊色。因为这两座陵都位于定陵东侧,且从属定陵,故统称为“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陵单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单称为菩陀峪定东陵。
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在其驾崩后才仓促相度,陵址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双山峪,定陵名为“惠陵”。1875年(光绪元年)动工,1878年(光绪四年)建成。位于惠陵西侧的妃园寝也在1876年 —1878 ~1878 年(光绪二年至四年)间建成。由于国力维艰,建筑材料低劣,加之施工仓促,仅过了21年,到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竟发现隆恩殿大木构件多有伤折、糟朽现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于当年(1899年)开工。由于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事件,工程一度搁浅,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才结束,历时8年之久。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营建皇陵的活动,不仅极大地耗费了国帑,而且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光绪年间屡兴大工,更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陵寝规格==
 
清朝入关以前,已经在关外营建了3座皇帝陵,即永陵、福陵和昭陵。这三座陵寝规制各异,说明当时并无定制。入关以后营建的陵寝,基本因袭了明陵规制,但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营建的陵寝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皇帝陵===
 
自顺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后,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可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景陵隆恩殿入关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凤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风门)。五、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皇后陵===
 
慈禧陵隆恩殿蟠龙金柱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的皇后)的孝东陵,其布局为:神路区仅设一路三孔桥,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但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在该陵内又埋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因此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的局面。
===妃园寝===
 
在清东陵营建的第一座妃园寝是景陵妃园寝,其布局只有宫殿区。自南向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和平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宫门、燎炉、享殿、园寝门。后院建49个小宝顶。厢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顶。大门、享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并以绿琉璃瓦覆顶。景陵妃园寝成为后世妃园寝的蓝本。景陵皇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二座妃园寝。乾隆皇帝出于对康熙帝的两位皇贵妃的尊重和孝顺,拓展了规制。与景妃园寝相比,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增加绿瓦单檐歇山顶的东西配殿;二是享殿月台前设置了丹陛石;三是为两位皇贵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绿瓦单据歇山式的明楼,从而该园寝成为清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三座妃园寝是裕陵妃园寝。该园寝规制接近景陵皇贵妃园寝,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设丹陛石,园寝门开在享殿两侧的面阔墙上,有一座方城明楼,后院内建34座小宝顶。
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营建的第四、第五座妃园寝,它们的规制均与景陵妃园寝相同。从清东陵各类陵寝规制的传承演变情况可以看出,陵寝规制不仅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当时最高当权者个人意志的影响。
 
==文物遗存==
 
===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室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的建筑相贯串,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建筑中轴线。它虽然因势随形,多有曲折,但曲不离直,明确显现了南北山向的一贯,配合了山川形势,强化了主宾朝揖的天然秩序,产生了极富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最壮观、最富艺术性的神路。
===孝陵七孔拱桥===
 
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七孔拱桥在清东陵只孝陵有一座。桥长110米,两侧安设石栏板126块,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远观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ref>[http://www.qingdongling.com/st/t1-j10 七孔桥],清东陵,2019-12-11 </ref>。
===裕陵圣德神功碑[清东陵华表]===
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厚重的墩台四面各辟券门。亭内高6.64米的两统石碑分别竖立在两只巨大的石雕龙跃之上,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撰写,文字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 [[ 永瑆 ]] 亲书。此碑至今保存完整无损,字迹清晰。亭外广场四角各竖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华表。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身、云板、承露盘和蹲龙组成。柱身上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 [[ 蛟龙 ]] ,屈曲盘旋,奋力升腾,寓动于静,栩栩如生。八角须弥底座和栏杆上亦雕满了精美的行龙、升龙和正龙,一组华表上所雕的龙竟达98条之多。
===裕陵玉带桥===
 
裕陵玉带桥在隆恩殿后、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单孔拱券,三桥并排。桥面两侧安装白石栏杆,龙凤柱 [清东陵-裕陵玉带桥] 头。该桥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小巧玲珑。这种规制的石桥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陵寝修整==
==陵寝修整==由于盗墓等原因,乾隆和慈禧的棺椁破坏严重,慈禧的棺椁里现在已是 [[ 木乃伊 ]] 。2014年12月,清东陵启动建陵以来规模最大的 [[ 文物 ]] 修复和保护工程。此次清东陵修整一共是7大类49项,费用7.1亿元。
最关键的比如古建筑,包括乾隆的裕陵、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 [[ 康熙 ]] 景陵的大碑楼、顺治孝陵的石桥,都是大型修缮。
==东陵盗案==
[[ 孙殿英 ]] ,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麻子。 [[ 河南 ]][[ 永城县 ]] 孙家庄人。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他十几岁时开始跟着当地流氓地痞鬼混,经常出入赌馆,很快成为一个闻名的赌棍。他还当过鸦片贩子、“庙会道”的头目。
1922年,吴佩孚在洛阳时曾严令缉捕孙殿英这个毒贩,孙在洛阳不能立足,乃逃往陕州躲避。由于他在贩运毒品时结识了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因而在镇守使署混得了一个副官职位,不久升为机关枪连连长,居然成了一名军官。以后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之机,率部哗变,搜罗郏县、禹县、临汝县等县土匪和庙会道徒,一时声势颇大。
1925年春,孙殿英和其他匪首被憨玉春收编,孙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后又改投国民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下任旅长,旋复升师长。胡匪出身的山东军事督办张宗昌与孙殿英见面后,十分赏识孙,委任孙为第五师师长。在张宗昌的羽翼下,孙殿英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寇式的军事小集团。
1926年春, [[ 张宗昌 ]] [[ 李景林 ]] 合向国民军反攻,孙殿英率部袭击了国民军第三军所属 [[ 徐永昌 ]] 部,为张立下了显赫战功,张宗昌即将孙部改编为直鲁联军第三十五师,后又扩大编制,以孙为军长。在直鲁联军节节败退之际,善于见风使舵的孙殿英更换旗帜,投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孙任第十二军军长,打起青天白日的旗帜。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孙部粮饷。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上峰若再不拨粮款,恐怕开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哗变的危险。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着“解药”。蓦地,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发——“盗墓去!”
古时修筑皇陵最后一道工程——隧道的匠工,往往都被处死。但是有个姜石匠活下来了,这里面有一段奇事。原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他的命。当时慈禧入葬时,在工匠中挑出81人留下作最后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可以从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们心里明白得很,这只不过是历朝沿袭下来的骗局,既然被留下了,就别想活着出去。这个姜石匠当时已40多岁了,几天前听乡里人带信,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可把他喜坏了,现在要他留下来,连儿子也没看一眼就死去,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在搬动石头时走神,脚下一滑,一块大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当时正忙碌中的监工以为他死了,怕玷污了金券(即寝宫),便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姜石匠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惊又喜地拼命跑回家,这样才算捡了一条命。深更半夜,姜石匠突然被几个军人请到东陵来,他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孙殿英对姜说,请指点一下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姜石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吓得小腿肚子直抽筋,跌坐在椅子上。姜石匠想,我怎么能做出出卖祖宗的事呢?孙殿英用元宝、金条来引诱,姜石匠还是一言不发。孙殿英火了,吩咐手下搬来刑具准备用刑,转而一想,如果姜石匠经不住用刑,死了,我哪儿去找墓道入口?于是又没有上刑。孙殿英把桌子一拍:“他奶奶的,不说?把你儿子抓来,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这一招真灵,还没等孙手下的人出门,姜石匠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在石匠的带引下,墓道口找到了,但道口被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真可谓天衣无缝,比自然山石还难凿。工兵营长叫人搞来两大桶硝镪水,想用侵蚀的办法打开石障,但还是无济于事。时值夜半,掘墓的官兵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瘫倒在地上。孙殿英一看急了,干脆叫部下运来炸药,牵上导火索。只听“轰、轰”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慈禧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一个大窟窿,刹时“嗖嗖”——一股股阴霉气从墓里窜出,吓得官兵直往后退。“他奶奶的,还不赶快下去!”孙殿英吼道。于是掘墓官兵提着马灯战战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孙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谁也不许胡来,谁胡来我崩了他!”又命谭师长带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谁敢携宝潜逃就打死谁。这些官兵带着恐惧穿过墓道进入地宫,但见石条供桌上的珠宝闪闪发光,真像阿拉伯著名小说《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后的情景。已半年没发薪饷像饿牢里放出来的这些匪兵,已顾不得许多了,一拥而上,将供桌上的殉葬宝物抢得精光。然而他们贪心不足,又以刀劈斧砍,将慈禧的棺打开,那满棺的金银珠宝更是灿灿莹莹。匪兵们又群起向棺里扑去,将棺内珍宝劫掠一空。抢掠中,慈禧尸骸被扯出棺外;在争抢尸身宝物中,尸首被分拆,惨不忍睹。有三名军官为争夺宝物互相残杀,死于地宫内。匪兵们在撬动棺木时又发现一个地洞,复又将地洞宝物抢光。慈禧墓盗毕,孙殿英又命挖乾隆的裕陵。挖法与前一样,也是用炸药开墓道入口。乾隆的地宫更富丽堂皇,其尸身已腐化,仅剩头发和肋骨等。匪兵们进去后,同样将乾隆棺的宝物抢劫一空。之后孙殿英还想盗掘顺治的孝陵,因听人说顺治帝于生前在五台山为僧,该陵里的棺系空棺,便没有下手。遂拟掘康熙的景陵,正欲动手,不料石下沟中流出黄水,后畅流如瀑布,顷刻地上已积水二尺余,故又未动手。7月11日,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盗掘,孙殿英部满载开拔西去。乾隆和慈禧都是清史上的显赫人物,不言而喻,两墓中的随葬珠宝一定是车载斗量。既然两墓皆被盗掘一空,那么孙殿英及手下官兵的所得一定十分丰富。关于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的殉葬品究竟有多少,如今故宫保存的内务府档案及其他资料有记载,尤其是慈禧墓记载比较详细。慈禧地宫的随葬品分生前和死后两类,《 [[ 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 ]] 》册中,记载了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1879年4月16日)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908年11月8日)慈禧生前在地宫中安放的宝物,计有金花扁镯、红碧瑶豆、金镶执壶、金佛、珊瑚佛头塔等150余件(各件宝物上的正珠、东珠、米珠络缨达数千颗)。至于慈禧死后入殓时的宝物就更为奢侈,据内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众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珠网被掀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这里所说的 [[ 西瓜 ]] [[ 甜瓜 ]] [[ ]] [[ ]] [[ ]] [[ ]] 均不是瓜果实物,而是以 [[ 翡翠 ]] [[ 玉石 ]] 等制作,尤以西瓜制作称绝,瓜为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为黑色。
至于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爱月轩笔记]]》中也有说明,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爱月轩笔记》中也有说明,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 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 [[ 漆器 ]] [[ 陶器 ]] 等,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 [[ 天津 ]] ,预备出口,运往法国,所报价值2.2万元。与此同时,在遵化截获所谓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企图携带的铜质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在东陵案发两个多月后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交东陵文物中,有金镶镯、 [[ 红宝石 ]] [[ 蓝宝石 ]] [[ 碧玺 ]] [[ 汉玉环 ]] [[ 翡翠 ]] 、红珊瑚龙头、 [[ 花珊瑚豆 ]] [[ 玛瑙 ]] 双口鼻烟壶、 [[ 白玉 ]] 鼻烟壶等300余件。由此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孙殿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刀砍斧劈炸药炸,肆无忌惮地盗掘清东陵,理应受到制裁,但这一通天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东陵盗墓之时, [[ 蒋介石 ]] [[ 何应钦 ]] [[ 国民党 ]] 党政军要员正在离东陵仅100多公里的北平,举行告祭 [[ 孙中山 ]] 、庆祝北伐胜利的活动。由于 [[ 孙殿英 ]] 严密封锁消息,故北平的要员们竟一无所知。盗墓的第三天,孙殿英还派谭温江到北平晋谒徐源泉,实为打探风声,见风平浪静,谭次日即返东陵禀报孙殿英,孙更加放手掘墓。直至7月11日盗墓部队西去,北平方面仍一无所知。直到8月初由于谭温江急于到北平销赃,与所委托供销珍宝的古董商同时被擒,才东窗事发,全国哗然。最早披露这一丑闻的是路透社,该社于8月5日以醒目标题刊出,之后全国各大报均于8月6日予以转载。
东陵被盗一个多月,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国民政府方面虽派过大员勘查,却无善后办法。寓居天津张园的末代皇帝溥仪闻讯后痛哭,即在张园设灵祭奠,并电报召北京皇室宗亲以及清室遗臣速来津商讨善后事宜。一连两天两夜召开的“御前会议”,决定派宝瑞臣、耆寿民、陈诒重等人前往东陵勘查,办理一切善后事宜。8月18日,宝瑞臣等70余人乘车驰赴东陵。到东陵后,首先对乾隆、慈禧二陵及其他陵进行勘查,然后着手帝后的复葬。原打算按乾隆、慈禧长幼辈序,先重葬乾隆,再葬慈禧。但因当时乾隆的裕陵地宫积水很深,需排干水后才能复葬,故先到普陀峪定东陵复葬慈禧。当然,在这些清室遗臣们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况。8月31日,乾隆遗骨被复葬。
自东陵被盗后,清室遗臣多次到卫戍司令部要求严惩盗陵凶犯,但要犯谭温江却被保释出狱,其他盗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纷纷电请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北平总商会请求组织特别法庭审判此案。不得已,阎锡山电令卫戍司令部从速组织军事法庭,军事法庭由商震上将任审判长。迫于舆论,陆军监狱马上将保释在外的谭温江重新收押,听候审判。与此同时,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以前呈报所谓马兰峪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保存,移送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示对部下决不宽贷。
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在 [[ 抗日战争 ]] 时期,他和 [[ 庞炳勋 ]] 投敌组织新五军。 [[ 日本投降 ]] 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 [[ 人民解放军 ]] 解放 [[ 河南 ]] 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旅游路线==
 
一、自驾车:东直门出发,走机场高速——京平高速(过平谷)——津蓟高速(过蓟县)——S302喜邦路,到清东陵影背山南售票处,约130公里。其中东直门到高速出口约93公里,出高速后到售票处约37公里。
二、公交车:
1、3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周六、日及节假日,有从 [[ 天津 ]] ——黄崖关 ——清东陵的专车。
2、蓟县、 [[ 唐山 ]] [[ 遵化 ]] 都有直通景区的班车。
3、节假日在北京宣武门教堂前有前往清东陵的旅游专线车。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