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黔金丝猴

增加 6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黔金丝猴'''又叫灰金丝猴、白肩仰鼻猴。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一种较大的[[猴子]],体重可达15公斤。它的[[鼻子]]非常奇特,一般猴子鼻孔向下而它仰天朝上。它是[[贵州]]的特产动物 <ref>[http://www.tongren.gov.cn/2014/1121/75685.shtml 申遗要过“九关”梵净山还要闯七关],铜仁网 2014-11-21 </ref>
黔金丝猴是我国的3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范围最狭窄的一个类型。目前,它们只生活在[[贵州省]]东北部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数量不多,非常珍贵,已列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被称为“[[世界独生子]]”。
==外形特征==
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但尾较之更长。黔金丝猴体长为60—73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13—16千克。头部为圆形,颜面部裸露,面色为灰蓝色,双眼微微向上倾斜。冠毛黄色,但毛尖为黑色,两耳较小,也是黑色,全身披着暗灰色的、长度约为20—25厘米的毛发,其中头顶、背部、体侧、四肢外侧以及尾巴的毛色最深,为浓密的黑褐色,尾巴尖为白色,像一支毛笔,手掌、脚掌的皮肤以及指(趾)甲也都是黑褐色,胸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的毛色略浅,此外最独特的标记还有大块的椭圆形白斑长在背面的两肩之间,所以又叫[[灰金丝猴]]或[[白肩金丝猴]] <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hedJjaC291PbCLDT0eWynclEHG_ULVQOB7-x9vW_Gl98fHshHQAOEA.. 黔金丝猴],行知部落 2019-12-7</ref> 。在产地还因为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很像牛的尾巴,所以叫它“[[牛尾猴]]”。它的体毛的长度远不如川金丝猴长,背部长毛不明显,毛的密度较稀,裸露的浅蓝色面部皮肤也没有川金丝猴艳丽。
黔金丝猴没有亚种分化,但有的学者将它与[[川金丝猴]]合并为同一物种的2个亚种。它的生活习性与川金丝猴差不多,也是昼行性的树栖动物,通常以30—90只为一群,社群生活相对稳定,集体活动井然有序。日常活动多为嬉戏、攀爬、悠荡、跳跃、了望和觅食等。但因为生活区域的植被变化不大,迁徙性很小,不像其他金丝猴那样为觅食而发生季节性迁移,一年四季都在海拔为1400—1800米之间的低山阔叶林中觅食,以各种树叶、枝芽、树皮及果实等为食。幼仔头须色白,体背深灰,臂侧及尾黑褐,下身与四肢内侧色泽灰白。
分布于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现在的具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
梵净山拥有十分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像我国西南地区其他高山一样,是许多北方生物种类南退时期的“避难所”,常绿阔叶林的树冠覆盖度可达90%,既蕴藏着丰富的亚热带地区生物类群,又保存着大量的古老生物物种。据统计,这里生长着406种森林树种、500多种药用植物、100多种真菌,同时生活着57种兽类、173种鸟类、46种爬行类和34种两栖类。它们相互依存,自然演替,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比较完整、相对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梵净山[[冷杉]]、丽江[[铁杉]]、铁杉、长苞铁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等,是起源于第三纪或更早的白垩纪孑遗裸子植物;银杏、鹅掌揪、金钱槭、青钱柳、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是起源于第三纪的被子植物;栖息于梵净山中的[[大灵猫]]、[[鬣羚]]、[[华南虎]]等,与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中期西南地区的古老动物群——四川“盐井沟动物群”和“资阳猛冯象动物群”有着[[历史]]渊源。1978年,梵净山建立了以保护黔金丝猴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ref>[https://www.hujiang.com/cidian/276530/ 黔金丝猴是什么意思],沪江 2019-12-15</ref> 。1986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经过10多年的保护工作,黔金丝猴的数量已经从300—500只发展到 700多只。
==生活习性==
黔金丝猴喜欢结群活动,每一群几只到几十只不等。它们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一般每天更换一次活动地点,有规律的巡回迁徙。它们活动时,散布面积较宽,约有1.5—2公顷,两只猴子间最远距离200—300米。在一棵树上可以见到一只或几只,最多见到一棵树上聚集30多只猴子。它们在树上坐着、走动、攀爬、跳跃,不时还发出叫声,斗殴追逐,看起来到处的树都在摇动,似乎满山都是猴子。它们坐着时,尾巴自然下垂,不时轻轻的摆动;跳跃起来时,尾搭树枝,2、3米的距离一跃而过,从高往低还可以更远,最潇洒的动作则莫过于单臂抓住树枝,以悠荡的方式前进。
黔金丝猴正常活动下叫声圆润细长,好似人隔山相喊的“哦—嗬”声,显得悠闲自在;斗殴打闹时声音粗狂洪亮;发现异常情况时,其中一只公猴会发出特有的警报声。黔金丝猴生性机敏,对异常的响声特别敏感,梢有响动,立刻逃跑 <ref>[http://udongwu.com/zui/1458.html 比熊猫还珍贵的动物之三:黔金丝猴],有动物,2019-8-27 </ref>
栖息于海拔1700m以上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及树皮为食。产于贵州梵净山。黔金丝猴分布范围十分狭窄,总数仅几百只,现已建立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对其栖息环境进行保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种群发现==
在我国的历史上,黔金丝猴被称为“宗彝兽”、“果然兽”等,分布区大约在贵州东北部、四川东南部的二十多个县境内。早在清朝(1886年)编修的《铜仁府志》就记载有:“思南、石阡一带山中产兽曰宗彝,类猕猴,巢于树。……太平广记谓:思南、石阡,铜乍所属梵净山产。”。《[[贵州通志]]》称宗彝“形类猕猴而大,尾长四、五尺而歧端,色苍黄,鼻露向”。“老者剧上,子孙以次居下;老者简出,子孙搜岩得果,即传递而上,荐老者食……上者未食,下者不敢尝。”可见古人对黔金丝猴的观察非常仔细,有些竟与现在生态学的观察结果非常近似。现在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北部的梵净山,以及[[印江]]、[[松桃]]、[[江口]]、[[石阡]]、[[思南]]、[[铜仁]]等县一带,自然分布区域如此狭小,是世界上罕见的,种群数量也不多,因此,它也是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金丝猴 <ref>[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q8R9cEDtOL-GiWkkEemrzzS-Dgifv5QDjSpGmIB7v6M96KrC0RPcl0WCsr8J5Q8mk. 黔金丝猴 生态孤岛中的灰色精灵],中国国家地理 2019-12-19</ref>
在上世纪初的1903年,[[英国]]人布列里奇从贵州北部产地的一个猎人手中获得一个雌兽的皮张,并订出了它的拉丁学名,但是从那以后,虽然很多动物学家、博物学家、动物园工作者等都到产地去寻觅过,但却一直再无音信,直到80年代初才由我国动物学家在贵州东北部梵净山一带重新找到。
265,5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