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鸿宾

移除 6,90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vfd|人物图片与人物不符|date=2019/12/26}}=='''李鸿宾'''==[[File:李鸿宾.jpg|缩略图|右|李鸿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6006657681&di=c950f21ef26fee1a5872c30383c265d3&imgtype=0&src=http%3A%2F%2Fa4.att.hudong.com%2F07%2F63%2F01300542059632137439638460762_s.jpg 原图链接][http://www.baike.com/wiki/%E6%9D%8E%E9%B8%BF%E5%AE%BE&prd=tupianckxx 来自互动百科的图片]]]'''[[李鸿宾]]'''({{bd|1767年||1846年|catIdx=L李}}),[[中国]][[清朝]]官员,字象山,号鹿苹。江西德化县人。
==人物生平==
1826年6月22日-1832年9月14日期间,李鸿宾接替[[阮元]]担任[[两广总督]]。任期镇压广东连州[[瑶变]]。
 
==个人成就==
 
(1)论文、文章和书评类:
 
1、《[[唐代西州市场商品初考]]》,《[[敦煌学辑刊]]》1988年1、2期。
 
2、《[[谋士敬翔]]》,《[[文史知识]]》1988年11期。
 
3、《[[唐代"作人"考释]]》,《[[河北学刊]]》1989年2期。
 
4、《[[五代枢密使(院)研究]]》,《[[文献]]》1989年2期。
 
5、《[[沙陀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3期。
 
6、《[[唐代枢密使考略]]》,《文献》1991年3期。
 
7、《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理论学刊》1992年2期。
 
8、《<水部式>与唐朝的水利管理》,《中国水利》1992年3期。
 
9、《唐代和雇对官私手工业的影响》》,《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2期。(又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1992年第6期)
 
10、《史道德族属及中国境内的昭武九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3期。(又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第7期)
 
11、《大谷文书所见镔铁鍮石诸物辨析》,《文史》34辑,中华书局1992年5月版。
 
12、《史道德族属问题再考察》,《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唐兰夫人、何少直墓志铭再考》,《考古与文物》1993年5期。
 
14、《郭崇韬其人其事》,《沧桑》1994年2期。
 
15、《论裴度》,《沧桑》1995年1期。
 
16、《西域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7、《唐玄宗择相与开元天宝年间中枢政局》,《文献》1995年3期。
 
18、《唐朝三受降城与北部防务问题》,《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9、《论唐代宫廷内外的胡人侍卫》,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20、《仆固怀恩充任朔方节度使及其反唐诸问题》,《民大史学》(1),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1、《唐代四种官类工匠考实》,《文史》42辑,中华书局1997年1月版。
 
22、《唐代墓志中的昭武九姓粟特人》,《文献》1997年1期。
 
23、《隋唐的家庭与社区聚焦》,《光明日报》1997年5月13日。
 
24、《粟特人的入华与消融》,载《中国文化杂说》第五卷《民族文化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25、《李怀光之叛与中唐政局--兼论朔方军的变化》,《民大史学》(2),民族出版社1998年2月版。
 
26、《羁縻府州与唐朝朔方军的设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3期。(又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8年第5期)
 
27、《论唐德宗时期朔方军的改制与政治走向》,中央民族大学1997年度《学术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8、《朔方军的建置发展与胡兵蕃将》,载《北大史学》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29、《东突厥的复兴与唐朝朔方军的设置--兼论唐朝控制北部边地的方式及其转化》,载《民族史研究》第1辑,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0、《唐朝后期的朔方军与西北防边格局的转变以德、顺、宪三朝为例》,载《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1、《唐朝中央王权的衰落:地方势力与民族势力的结合》,《民族史研究》第2辑,民族出版社20001年2月版。
 
32、《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3、《论唐朝的民族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4、《唐代前期胡族南下及其分布格局》,《民族史研究》第3辑,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5、《中西学术之间:荣新江教授〈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 第4期。
 
36、《论汉唐对北部边地的防御--从长城说起》,丁新豹等主编《中国(香港)长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版。
 
37、《唐朝对河北地区的经营及其变化》,《民族史研究》第4辑(总第6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8、《隋初王朝统辖之下的河北》,载李鸿宾编《史事探微--陈连开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9、《慕容三藏的家世与汉化--慕容三藏墓志铭考释》,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0、《尉迟迥事变及其结局--新旧时代转变的表征》,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1、《隋朝中央与河北地方之关系》,载《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个人学术专著:
 
1、《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2003年。
 
3、《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主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参加撰写的学术著作:
 
1、《[[中国全记录]]》(五代部分),台北: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2、《[[中国事典]]》(作者之一),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7月版。
 
3、《[[长城百科全书]]》(长城区域历史分卷主编、长城区域人物分卷副主编、长城关隘分卷副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版。
 
4、《[[资治通鉴大辞典]]》(编委),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5、《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个人完成编辑工作),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6、《国学通览》(编委),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7、《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副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8、《中华风云人物通览》(隋唐分卷副主编),武汉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9、《[[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副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0、《[[民族史研究]]》第4辑(总第6辑)(执行主编),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史事探微--纪念陈连开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学术文集]]》(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参考资料==
{{end box}}
[[Category:清朝 军政 侍郎]][[Category:九江 |L李]][[Category:李姓|H鸿]]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