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

增加 10,6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基本信息=
[[File: 奥斯卡奖杯8码头风云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https://image.baiduso.com/search/indexi?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q=%E5E3%A580%A58A%E6E7%96A0%AF81%E5%8DA4%A1B4%E9%87A3%8E%E4%BA%91%E5E3%8380%8F 8B&src=tab_www.jpeg 原图链接] [httphttps://image.baiduso.com/search/indexview?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q=%E5E3%A580%A58A%E6E7%96A0%AF81%E5%8DA4%A1B4%E9%87A3%8E%E4%BA%91%E5E3%8380%8F 8B&ancestor=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ancestorkey=t01723e7d936f01fcea.jpg&ancestorsrc=2&ancestorgrp=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clw=172#id=34294d5543da55a37d42666ea7b0bb0a&offspringsrc=3 图片 自原图]]]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中文名称
|}
=最佳影片=
[[ File:码头风云6.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image.so.com/i?q=%E3%80%8A%E7%A0%81%E5%A4%B4%E9%A3%8E%E4%BA%91%E3%80%8B&src=tab_www.jpe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3%80%8A%E7%A0%81%E5%A4%B4%E9%A3%8E%E4%BA%91%E3%80%8B&ancestor=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ancestorkey=t01723e7d936f01fcea.jpg&ancestorsrc=2&ancestorgrp=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clw=172#id=34294d5543da55a37d42666ea7b0bb0a&offspringsrc=3 图片来源]]]
2&ancestorgrp=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clw=172#id=34294d5543da55a37d42666ea7b0bb0a&offspringsrc=3 图片来源]]]
===剧情简介===
昔日曾经是职业拳击家 的特里·马洛伊,血气方刚,现在纽约港当码头装卸工,并为工会头目约翰尼·佛兰特跑腿。特里的哥哥查利奉约翰尼·佛兰特之命杀死了特里的朋友乔伊。
 
不久,特里结识了乔伊的妹妹伊蒂。伊蒂亲眼目睹码头工人的悲惨生活,尤其看到自己的亲兄弟为工人说了几句话就惨遭杀害,决心和教区牧师巴里神父一起,为码头工人伸张正义。特里十分同情伊蒂,在和伊蒂的接触中,他告诉伊蒂他的人生哲学是"在别人能动手之前,自己该先动手",伊蒂指责他缺乏理想和感情的火花,甚至没有丝毫人类的仁爱。特里深深地被触动了。他感到了伊蒂是那么纯净和富有感情。
 
相处过程中,两人渐渐产生了爱情。可是因为对黑帮的忠诚和黑帮的帮规,特里还在犹疑不定。"犯罪调查委员会"开始调查乔伊之死,码头工人诺兰因愿意作证而被害。同时,查利又奉约翰尼·佛兰特之命要杀死特里,查里出于手足之情向特里吐露了实情,使特里逃脱了追杀,自己却被黑帮杀害。这一幕幕迫使特里走上了法庭的证人座,去揭发查利和约翰尼的罪行,结果在码头上被约翰尼的打手打得死去活来,倒地不起。正在这时,神父和伊蒂赶来了,码头工人们围上来了,在血的事实前,工人们完全觉醒了。
 
特里最后终于获得了码头工人的支持。这部影片真实的反映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觉醒和斗争,是对美国工会组织内部的腐败堕落和暴虐现象的激情控诉,从中可以窥见美国社会风貌的一角。
 
===角色介绍===
 
特里·马洛伊
 
演员 马龙·白兰度
 
职业拳击手,由于性格的原因,应该年轻有为的他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到纽约港当了一名装卸工。凭借自己不凡的身手和宁折不弯的性格,他不但和工人领袖乔伊成了朋友,而且还成了工会头目约翰·佛兰特的心腹手下。
 
 
巴里
 
演员 卡尔·莫尔登
 
码头当地的一名教区牧师,她和伊蒂·多伊尔一样,同为码头工人们的生活而感到十分悲哀,也想为码头工人们伸张正义,因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她和伊蒂·多伊尔成为朋友,共同去揭穿野心家们的阴谋。
[[ File:码头风云4.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image.so.com/i?q=%E3%80%8A%E7%A0%81%E5%A4%B4%E9%A3%8E%E4%BA%91%E3%80%8B&src=tab_www.jpe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3%80%8A%E7%A0%81%E5%A4%B4%E9%A3%8E%E4%BA%91%E3%80%8B&ancestor=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ancestorkey=t01723e7d936f01fcea.jpg&ancestorsrc=2&ancestorgrp=25a4a76880b5944072ac9e8429c2d7e4&clw=172#id=34294d5543da55a37d42666ea7b0bb0a&offspringsrc=3 图片来源]]]
 
伊蒂·多伊尔
 
演员 爱娃·玛丽·森特
 
工人领袖乔伊的妹妹,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因为亲眼目睹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觉得十分悲哀。尤其看到哥哥乔伊只是为工人说了几句话就惨遭杀害,感到十分愤怒,所以她决定揭穿野心家们的阴谋,为码头工人伸张正义。
 
 
查利
 
演员 罗德·斯泰格尔
 
特里·马洛伊的哥哥,他奉工会头目约翰尼·佛兰特之命杀死了特里的朋友乔伊,弟弟特里也不幸成为帮凶,后翰尼·佛兰特又让他杀死特里,但出于手足之情的他向特里吐露了实情,使特里逃脱,自己却被约翰尼·佛兰特杀害。
 
 
约翰尼·佛兰特
 
演员 李·科布
 
码头老板,工会头目。他命查利将乔伊杀死,但之后真相渐渐浮出了水面,因为特里是知情者,他决定让查利出手干掉特里,可没想到的是查利出于兄弟之情放掉了特里。尽管他处死了查利,却依然控制不了事情的发展。
 
===精彩花絮===
[[马龙·白兰度]]在拍摄该片时母亲刚刚去世,所以他和剧组立了合约,每天只能工作到4点,因为他要去看心理医生,而片中的部分镜头也是在他离开片场之后补拍的。
导演伊利亚·卡赞在拍摄该片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要想尽办法把演员留在现场,因为当时的天气非常冷,大部分演员都极不愿意拍摄外景镜头。
编剧巴德·斯楚伯格为了更好地收集资料,花了几年的时间混迹在纽约几个较大的码头中,了解工人们的生活状态。
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性,剧组在新泽西的码头、贫民窟、酒吧拍摄了36天,片中工头的保镖们都是由真实的拳击手出演。
爱娃·玛丽·森特的手套掉在地上而马龙·白兰度帮她捡起来戴在手上的镜头是他们两人临时发挥的。
托马斯·汉德利因参演该片获得了500美元的酬劳,但他并没有因此进入演艺圈,而是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码头工人。
男主角特里这个角色原本是导演为约翰·加菲尔德量身订做的,但是约翰·加菲尔德在影片开拍前去世。
在编剧巴德·斯楚伯格早期的剧本中,特里并不是码头工人,而是一个内心愤世嫉俗离了婚的调查员 。
 
===获奖记录===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时间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届次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奖项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获奖方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备注
|- align=center
|rowspan=4|1954年2月28日
|- align=center
|rowspan=4|第2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bgcolor=#EFEFEF|最佳影片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男演员
|马龙·白兰度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导演
|伊利亚·卡赞
|获奖
|- align=center
|rowspan=5|1954年8月22日
|- align=center
|rowspan=5| 第1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银狮奖-最佳影片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帕西内蒂奖-最佳电影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码头风云》
|入围
|- align=center
|rowspan=4|1954年12月20日
|- align=center
|rowspan=4|第26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电影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十大电影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rowspan=5|1955年2月24日
|- align=center
|rowspan=5|第12届金球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马龙·白兰度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剧情类最佳影片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导演
|伊利亚·卡赞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
|最佳摄影(黑白)
|鲍里斯·考夫曼
|获奖
|- align=center
|rowspan=4|1955年3月10日
|- align=center
|rowspan=4|第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外国男演员
|马龙·白兰度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有前途电影新人
|爱娃·玛丽·森特
|提名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
|最佳影片
|《码头风云》
|提名
|- align=center
|rowspan=13|1955年3月30日
|- align=center
|rowspan=13|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影片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男主角
|马龙·白兰度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女配角
|爱娃·玛丽·森特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导演
|伊利亚·卡赞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改编剧本
|巴德·斯楚伯格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摄影(黑白)
|鲍里斯·考夫曼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艺术指导(黑白)
|理查德·戴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电影剪辑
|Gene Milford
|获奖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男配角
|李·科布
|提名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男配角
|卡尔·莫尔登
|提名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最佳男配角
|罗德·斯泰格尔
|提名
|- align=center
|bgcolor=#EFEFEF|
|最佳配乐(剧情、喜剧类)
|伦纳德·伯恩斯坦
|提名
|- align=center
|1955年8月25日
|第2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码头风云》
|获奖
|- align=center
|1955年
|第7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最佳电影导演
|伊利亚·卡赞
|获奖
|- align=center
|1955年
|第7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最佳美国剧情片编剧
|巴德·斯楚伯格
|获奖
|}
 
===影片评价===
[[《码头风云》]]的拍摄风格冷峻,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对码头、仓库和酒馆中底层人物群像的塑造,让观众见识到一个经典好莱坞贵族奢华生活之外的草样人生。在细节的把握上,导演伊利亚·卡赞明显地采用了纪录片的风格,把码头生活里的肮脏、粗糙乃至汗腥味儿都带到了镜头里。影片真实地反映了码头工人的生活、觉醒和斗争,是对美国工会组织内部的腐败堕落和犯罪现象的激情控诉,观众从中可以窥见美国底层民众血与泪的挣扎。此外,该片的故事核心还具有抽象的隐喻性质,它没有具体到“杀人偿命”或者“罪罚相等”的社会层面,而是拓展到对非暴力政治的探讨,导演显然在此寄予了一定的社会理想。然而,影片对非暴力赞颂也并非完美无缺,未触及剥削、压榨等工业社会的本质问题,对群众的群体失语也缺少反思性的批判。但无论如何,该片与好莱坞乌托邦式的娱乐片和各种类型的社会问题片保持了些许距离,这让其成为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 (时光网评)。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参考资料=
7,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