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什肖纳齐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人物经历
1937年7月6日生于[[莫斯科]]附近的高尔基(Gorki)。4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时,他进入正规学习,7岁就能由学生[[管弦]]乐团协奏演出[[海顿]]的协奏曲,可以说得上是具有惊人才能的儿童。8岁在[[莫斯科]]公开演出,9岁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师从[[塞巴蒂安]](Anaida Sumbatian)。
[[File:肯纳齐222.jpg|缩略图|左|[http://img1.gtimg.com/sh/pics/hv1/63/235/1143/74383563.jpg 原图链接]  [http://sh.qq.com/a/20120914/000323.htm 来自腾讯网]]]
1955年,获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二名。(第一名是[[哈拉谢维兹]],第三名是[[傅聪]])当时就有评委提出异议,认为对[[阿什凯纳齐]]不公平,[[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等人甚至因此而辞去评委以示抗议。同年升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本科,师从钢琴家[[奥博林]](Lev Oborin)。
1960年他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已经[[跻身]]国际著名[[钢琴家]]之列。不久,他与同班的[[冰岛]]留学生、曾参加过1958年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女钢琴家[[托伦]](Thorunn Johannsdottir)结为伉俪。
[[File:肯纳齐222.jpg|缩略图|左|[http://img1.gtimg.com/sh/pics/hv1/63/235/1143/74383563.jpg 原图链接]  [http://sh.qq.com/a/20120914/000323.htm 来自腾讯网]]]
1962年参加第二届[[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与[[奥格登]]并列[[冠军]]。次年定居[[伦敦]],不久移居[[冰岛]]。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