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沂源猿人遗址

增加 5,01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沂源猿人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东山根、下崖洞南60米处,为旧石器时代古遗址。1981年9月18日,猿人头盖骨…”
沂源猿人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东山根、下崖洞南60米处,为旧石器时代古遗址。1981年9月18日,猿人头盖骨化石首先被发现,被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
“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一大成就,填补了我国古人类生活遗迹地理分布的空白,并为研究古地理、气候、人类进化和史前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有力证明了在沂源这片层峦叠嶂、河流纵横的古老土地上,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山东地区远古的文明。

2006年沂源猿人遗址作为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沂源猿人遗址

所在地区
山东省沂源县

地理位置
土门镇九会村骑子鞍山

时代
旧石器时代


级别批次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文号
国发〔2006〕19号

编号
104Ⅰ-104
==简介==
1981年发现的沂源猿人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具体位置是在沂河的上游,在以土门镇为中心的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内,现已发现大小洞穴40多个,是江北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这里山清水秀,植被好,气候较湿润,适合微生物生长,专家分析认为,此范围内还至少有洞穴上百个,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国内罕见,被命名为“北方溶洞之乡”。而扁扁洞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位置在沂河的下游支流上,这两种文明说明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

==文物价值==

沂源猿人遗址首次出土了一块头盖骨,后又出土了六颗牙齿、一块肱骨、一块肋骨、一块股骨和两块眉骨。伴随出土的有肿骨鹿、李氏野猪、巨河狸、虎、鬣狗等更新世中期常见动物骨骼化石。经鉴定头骨包括有大部分顶骨、部分枕骨和额骨。专家鉴定,为两个猿人个体。后又经发掘,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与首次发现的猿人牙齿一致。经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山东省博物馆等权威机构鉴定,为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化石,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同时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并命名为“沂源猿人”。

“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在山东省是首次,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现珍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

沂源文化底蕴丰厚,商周故城、西汉东安古城遗址、隋唐摩崖石刻、唐代织女洞和牛郎庙、明清神清宫等众多古文化遗存,以及出土的大量纹饰优美、制造精良的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示了沂源的悠久历史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灿烂文明。

为使“沂源猿人”这一古老的文化资源闻名全国、享誉世界,沂源县以挖掘和保护古文化为己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科学编制规划,分步组织实施,把“沂源猿人”和“牛郎织女传说”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挖掘和保护的重中之重,以保护和利用这一古老的生命文化遗产,提升沂源的文化底蕴,增强沂源的吸引力。他们下大气力挖掘“沂源猿人”这一古老的生命文化资源,制定了近远期保护规划,建立了“四有”档案(有保护标志、有保护范围、有保护组织、有科学档案),对“沂源猿人”遗址进行了修整和维护,并广泛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沂源适宜保存文化遗迹==

沂源保存多处山东省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不是偶然的,与沂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里的自然气候环境与人文环境,适宜保存各种文化遗迹。沂源地处鲁中腹地,是泱泱八百里沂河的发源地,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完整地保存着自然与文化的原生态,如以“北方溶洞之乡”之称的鲁山溶洞群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代表的文化景观,以70万亩林果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景观。去年,沂源县城被文化部、建设部等评为“最适宜人居的名城”,彰显出沂源的独特魅力和后发优势。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告诉记者,是优异的自然环境保证了“沂源猿人”这一古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命传承,造就了“沂源猿人”生命文化的奇葩。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