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火山

增加 1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火山成因==
火山的形成是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地球内部存在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无法散发到地面,温度不断升高,直至把岩石融化,形成地球内部的高温融化状态。这些[[岩浆]]一旦冲破 [[ 地壳 ]] 喷出地面,就形成了火山。
有人认为火山是岩石因压力而融化,那岩浆喷出地面后,因压力迅速降低,其温度就不可能还那么高,而应该是常温或者比常温低。如果是因压力的原因导致的升温,那当压力不在增加后,其温度也不会再上升,也就是说,在地球形成之初,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了。
===二、洋脊火山带===
大洋中脊也称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从北极盆穿过冰岛,到南[[大西洋]],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壳,并和两岸海岸线平行。向南绕[[非洲]]的南端转向NE与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 [[ 非洲大陆 ]] 北端与东非裂谷相接。向南绕 [[ 澳大利亚 ]] 东去,与 [[ 太平洋 ]] 中脊南端相边,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东部,向北延促又进入 [[ 北极 ]] 区海域,整个大洋中脊构成了“W”形图案,成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总长8万余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为隆起的海岭,比两侧海原高出2-3公里,故称其为大洋中脊,在海岭中央又多有宽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堑,所以又称其为大洋裂谷。大洋内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带上,人们称其为大洋中脊火山带。根据洋底岩石年龄测定,说明大洋裂谷形成较早,但张裂扩大和激烈活动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尤其第四纪以来更为活跃,突出表现在火山活动上。
大洋中脊火山带火山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多集中于大西洋裂谷,北起 [[ 格陵兰岛 ]] ,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佛得角群岛,该段长达万余公里,海岭由玄武岩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喷发的产物。由于火山多为海底喷发,不易被人们发现,据有关资料记载,大西洋中脊仅有60余座活火山。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冰岛上的火山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余座,人们称其为火山岛。据地质学家S、Thorarinsson(1960)统计,在近1000年内,大约发生了200多次火山喷发,平均5a喷发一次。著名的活火山有 [[ 海克拉火山 ]] ,从1104年以来有过20多次大的喷发。 [[ 拉基火山 ]] 于1783年的一次喷发为人们所目睹,从25公里长的裂缝里溢出的熔岩达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盖面积约565km²,熔岩流长达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灾害。1963年在 [[ 冰岛 ]] 南部海域火山喷发,这次喷发一直延续到1967年,产生了一个新的岛屿- [[ 苏特塞火山岛 ]] ,高出海面约150m,面积2.8km²。6a之后,在该岛东北32公里处的维斯特曼群岛的 [[ 海迈岛火山 ]] 又有一次较大的喷发。这些火山的喷发,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喷发的特点。
在太平洋中脊,于南纬6°-14°的太平洋东隆的轴部,新生代以来的裂隙喷发,形成了宽40-60公里,长800公里的玄武岩台地,发现的活火山仅有14座,其活动强度与频度都不如大西洋裂谷火山带。
印度洋,据查有三列走向近SN的海底山脉,即海岭,仅有部分火山出露海面而成火山岛屿,如 [[ 塞舌尔群岛 ]] 和马 [[ 尔克林群岛 ]] ,它们都是现代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
在大洋中脊以外,仅有一些零散火山分布,它们是以火山岛屿的形式出现,如太平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有 [[ 夏威夷 ]] 群岛,即通常所说的夏威夷一中途岛的火山链,有 [[ 关岛 ]] [[ 塞班岛 ]] [[ 提尼安岛 ]] [[ 帕劳群岛 ]] [[ 俾斯麦群岛 ]] [[ 所罗门 ]] 群岛、 [[ 新赫布里底群岛 ]] [[ 萨摩亚群岛 ]] 等。在大西洋,如 [[ 圣赫勒拿 ]] 岛、 [[ 阿森松岛 ]] [[ 特里斯坦 ]] [[ 达库尼亚群岛 ]] 也都是一些火山岛,南极洲的 [[ 罗斯海 ]] 中的 [[ 埃里伯斯火山 ]] 也属该种类型。这些火山岛屿都由玄武岩构成,与大洋裂谷带内的火山岩基本相同。
===三、红海沿岸与东非火山带===
东非裂谷是大陆最大裂谷带,分为两支:裂谷带东支南起 [[ 希雷河 ]] 河口,经 [[ 马拉维肖 ]] ,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 [[ 埃塞俄比亚 ]] 中部,至红海北端,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 [[ 约旦 ]] 河谷相接;西支南起 [[ 马拉维湖 ]] 西北端,经 [[ 坦喀噶尼喀湖 ]] [[ 基伍湖 ]] [[ 爱德华 ]] 湖、 [[ 阿尔伯特湖 ]] ,至阿伯特 [[ 尼罗河 ]] 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00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 [[ 阿萨尔湖 ]] ,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最低点。
自中生代裂谷形成以来,火山活动频繁,尤其晚新生代以来更为盛行,据统计,非洲有活火山30余座,多分布在裂谷的断裂附近,有的也分布在裂谷边缘百公里以外,如 [[ 肯尼亚山 ]] [[ 乞力马扎罗山 ]] [[ 埃尔贡山 ]] ,它们的喷发同裂谷活动也密切相关。东非裂谷火山带火山喷发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主要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裂谷系两侧,形成了玄武岩熔岩高原(台地),占埃塞俄比亚全国面积的2\3,熔岩厚达4000m,它是30-50万a以来上百次玄武岩浆沿裂隙溢流形成的。在 [[ 肯尼亚 ]] 西北部,也形成了厚达1000m 的熔岩台地,其形成时间晚于埃塞俄比亚的熔岩台地,大约形成于14-23万年间,在更晚些时候形成的是响岩,在11-13万年间形成了长达300公里的响岩熔岩台地。第二种是中心式喷发,多分布在裂谷带的边缘,主要的活火山有扎伊尔的 [[ 尼拉贡戈山 ]] [[ 尼亚马拉基拉山 ]] 、肯尼亚的 [[ 特列基火山 ]] 、莫桑比克的兰埃山和埃塞俄比亚的埃特尔火山等。有的火山喷发只生成了爆裂火口,或成火口洼地,或是火口湖,如恩戈罗恩戈罗(坦桑)火口洼地直径达19公里,面积304km²。
现代火山活动中心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乌干达-卢旺达-扎伊尔边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过13次火山喷发,尼拉贡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动;二是埃塞俄比亚阿费尔(阿曼)坳陷的埃尔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发生过多次喷发;三是坦桑尼亚纳特龙(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伦盖(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过多次喷发,喷出岩为碳酸盐岩类,有较高含量的碳酸钠,为世界所罕见。位于肯尼图尔卡纳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间也曾多次喷发。现代火山活动区,温泉广泛发育,火山喷气活动明显,多为水蒸气和含硫气体,这是火山现今的活动迹象。
77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