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安德羅諾夫

增加 2,50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ssues|
{{cleanup|time=2019-12-01T15:17:46+00:00}}
{{expand|time=2019-12-01T15:17:46+00:00}}
{{overlinked|time=2019-12-01T15:17:46+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12-01T15:17:46+00:00}}
}}
{{substub|time=2019-12-01T15:17:46+00:00}}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安德罗诺夫'''({{lang-ru|'''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ндронов'''}},{{bd|1901年|4月11日|1952年|10月31日}}),是一位[[苏联]][[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成员。[[月球]]上的[[月球环形山列表|安德罗诺夫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自激振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通过与[[列夫·庞特里亚金]]合作引入[[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深入发展了[[动态系统]]的稳定性理论。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安德罗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ндронов]],(1901年4月11日 - 1952年10月31日),出生於莫斯科。父親[[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加里寧]](Alexander Petrovich Kalinin,1835年 - 1905年)是雅蘭斯克市第二個行會的商人,母親[[Lipskaya Lidiya Aleksandrovna]]是一名家庭主婦。[[安德罗诺夫]]是一位[[苏联]][[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成员。
 
==生平==
小時候,他決定要當醫生。他看到了一種新醫學-不僅是“治癒的藝術”,而且是一門廣泛利用數學和物理學成就的科學。因此,他為醫學領域做準備,甚至在他上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高等數學。
 
1918年,他從莫斯科勞動小學二級標準(高中)畢業。
 
1918年至1920年間,他在機關槍工廠當缺陷工人,在電廠擔任裝配工,然後他自願參加了紅軍,在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的軍事食品支隊工作,並在特洛伊茨基要塞地區擔任講師。
 
1920年,秋天他以嚴重的形式轉移胸膜炎,被宣布不適合服兵役,並於同年進入電氣工程學院的莫斯科高等技術學校(MVTU),那裡有無線電工程專業。
 
1921年以來,在莫斯科技術大學上課的同時,他開始參加莫斯科大學物理與數學學院(MSU)的講座。
 
1923年,轉到莫斯科國立大學。
 
1925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學學位。他在論文中介紹的A. A. Andronov的基礎著作“龐加萊極限環和振動理論” 於1929年在巴黎科學院的報告中發表。亞歷山大·亞歷山大諾維奇(Alexander Alexandrovich)建立了振動產生理論和Lyapunov穩定性理論之間的聯繫,介紹了自激振蕩的概念和數學定義,發展了自激振蕩的理論,並將其與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論聯繫起來,具有拓撲結構和運動穩定性的一般理論。因此,奠定了非線性振盪理論的基礎,其主要方法是A. A. Andronov開發的點映射方法。關於非線性振盪理論的問題,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Alexander Alexandrovich)進一步發展了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論。他將新思想引入其中,並獲得了許多重要的數學結果。在畢業之前(從1924年開始),安德羅諾夫(A.A. Andronov)就開始在莫斯科國立教育學院任教,在那裡他教授力學和理論物理學。
 
1929年,(Aleksandr Aleksandrovich)成為了全聯盟電工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
 
1930年被莫斯科大學物理研究所錄取。
 
==家庭==
 
 
===兒子===
A. A. Andronov(最小)(生於1938年)- 俄羅斯科學院的對應成員。
 
===女兒===
Evgenia A. Andronova,
 
Irina A. Andronova。
 
==晚年==
A. A. Andronov的科學著作和社會活動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賞。
 
1947年,[[安德羅諾夫]]當選的副 俄聯邦政府最高蘇維埃。他還當選為RSFSR最高理事會主席團主席。
 
1950年,安德羅諾夫當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
 
1952年10月31日,[[安德羅諾夫]](A.A. Andronov)去世。他享年51歲,死於嚴重的高血壓。他被埋葬在下諾夫哥羅德的布洛夫斯基墓地 。
 
==參考資料==
[[Category:物理學家]]
72,6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