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双龙洞

增加 15,75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双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年平均气温比城区低 6 ℃,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康体休闲、避暑纳凉、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 AAAA 级旅游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双龙洞
 
外文名称
The Shuang Long Cave
 
建议游玩时长
建议3-4小时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华市
 
门票价格
90元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
 
著名景点
双龙洞,冰壶洞,二仙洞
 
所属城市
浙江省金华市
 
占地面积
约2000-2200平方米
 
景点级别
国家级AAAA旅游区
 
目录
1基本概述
2风景名胜
3历史文化
4地方特产
5旅游指南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双龙洞洞口
双龙洞洞口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金华城,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元帝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刘仲卿大将遭诬贬后,隐居于中,唐代的柳宗元为之撰写了《刘仲卿隐金华洞》(双龙洞古代亦称金华洞),从那时算起,双龙洞的历史已长达2000多年[1]。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得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内洞,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
 
外洞宽敞高广,面积约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会。常年洞温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金华人和游客到洞中纳凉已成千古风俗,比起天然空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 外洞洞壁有众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双龙洞”三字,传为唐人手迹,后由民国交通次长临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书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笔;最里边石壁上还有“水石奇观”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记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双龙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将“龙”字反刻,寓意双龙洞的两龙头,要站在洞厅内往外反过来看,才能看到他们的真面貌。
 
折叠名字由来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双龙”的得名,历来有三说:
 
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新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内洞,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
 
折叠地理位置
双龙洞胜景
双龙洞胜景
金华双龙洞位于金华双龙风景区内。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金华山南坡。
 
折叠自然气候
双龙洞内景
双龙洞内景
双龙风景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量丰富。雨热同步。由于地形的复杂变化,山体海拔高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景区内盛夏的平均气温比山下低4-8℃,空气中水汽常年呈过饱和状态,山间云雾缥缈,常现云山雾海奇观,是名副其实的清凉世界,避暑胜地。每年吸引着大批本地及外地游客来此避暑、休闲、度假。
 
折叠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折叠​主要景点
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赤松山、大盘山和家园里六大景区,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
 
折叠双龙洞景区
 
双龙洞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象征,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海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酷似龙头,故名“双龙洞”。外洞宽敞,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驻足。常年洞温为15℃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令人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洞口西壁“双龙洞”三字,传为唐人手迹;东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杰出书法家于右任之手笔。如果说双龙的内洞是“龙宫”的话,那么外洞仿佛似“龙厅”。其中西厅一挂“石瀑”,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往前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景观。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黄大仙景区
 
双龙洞景区也是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有黄大仙祖宫、仙瀑洞、朝真洞等景点。
 
折叠黄大仙风景区
黄大仙祖宫
黄大仙祖宫
黄大仙景区也是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景区内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湖泊水碧如镜、溪泉潺潺流畅、气候凉爽宜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野生动植物9000余种,交通便利,设施配套,是著名的旅游观光、避暑度假和修学朝圣的胜地。主要景点有黄大仙祖宫、仙瀑洞、朝真洞等景点。黄大仙景区是以鹿湖为中心、黄大仙祖宫为特色的景区,同时其与双龙洞、大盘天、赤松山、尖峰山等多个景区相毗邻,是整个风景区重要的枢纽。
 
折叠尖峰山景区
霞客古道
霞客古道
主要由霞客古道、智者寺、尖峰山(芙蓉山)等景点构成。该景区以尖峰山为中心,北至黄大仙景区,东至赤松山景区,西至双龙洞景区,南至金华市区,总面积9.29平方公里。景区的目标定位是以水清林幽、乡土文化为特色,以民俗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景区)。 尖峰山景区的总体布局分为;一中心三区,即今后作为双龙风景名胜区主入口的接待中心,北片的森林游览区、中片的尖峰揽胜区和南片的游乐休闲区。
 
折叠赤松山景区
 
赤松山景区地处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以北,整个景区共有24个景源,景观景物有55个,景区是以黄大仙传奇文化与清幽的山水风光交融为主要特色,以观光、朝觐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双龙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
 
折叠大盘山景区
 
大盘山景区位于金华市磐安县,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气质量和99%的河道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古代是名士隐居的世外桃源。磐安的山大都边缘陡峭,而山顶开阔平缓似高台,山间溪流纵横,峡谷连绵,瀑潭成群,鱼虾众多,景区大都以溪为名。
 
折叠家园里景区
 
家园里景区是整个风景区中开发强度最小的景区,也是山水景观比较好的一个景区。景区内的几个村庄如横腊、大源等人口比较少。所以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比较少,整个景区都是原生态景观。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
双龙洞
双龙洞
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
 
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质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在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类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质也逐渐聚集起来,越积越高,形成直立的笋状柱体,叫石笋。石笋常与石钟乳上下相对,日久天长,有些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起来,就成为石柱。石钟乳和石笋都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折叠编辑本段地方特产
折叠金华火腿
普遍认同的说法是火腿相传起源于北宋,北宋名将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因路途
 
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色红似火,称为火腿。宗泽的故事确有其事,火腿的原先名字就被宗泽叫做家乡腿。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火腿起源于温州地区。温州经常闹水灾,又因为沿海,发大水的时候海水倒灌。
 
等到发大水过后,农民又从避难的地方回来。由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又由于洪水来的又快又猛,像家畜之类的大件物品就无法及时带走,农民就把一些日常用品和农具之类的从淤泥里挖出来。有些被淹死的猪从泥沙里被挖出来,经过海水里天然的亚硝酸盐和氯化钠的处理,就成为了自然的咸肉或者火腿。尽管是被海水淹过的猪肉,但是由于当时没有食物可吃,人们就尝试食用这些尽管被淹过,但是并没有腐败的肉,实际上味道是很不错的,又容易保鲜,人们后来就发明了做火腿和咸肉的方法。
 
折叠金华酥饼
金华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浙
 
江省金华地区汉族名点,也是闻名遐迩的馈赠亲朋好友传统特产。其馅馅心用干菜为主料,故又名干菜酥饼。金华酥饼产于浙江省金华市。其馅心用干菜为主料,故又名干菜酥饼。
 
折叠金华府酒
金华府酒是一种以精白糯米作原料,兼用红曲、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喂饭法”分缸酿造而成的半干型黄酒,
 
其色金黄鲜亮,味香醇厚,过口爽适,既有红曲酒之色、味,又有麦曲酒之鲜醇。
 
折叠举岩茶
婺州举岩茶,又称金华举岩,属半烘炒绿茶,产于浙江金华北山村一带。产地峰石奇异,巨岩耸立,此石犹如仙人所举,因而此处所产之茶名曰“举岩茶”。
 
 
婺州举岩远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中一枝名秀。宋代吴淑在《茶赋》中,不仅描述了当时举岩茶的品质,并描述了它的保健功效。赋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
 
到了明代,婺州举岩被列为贡品。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囊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芡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说明同用富春江七里泷的水泡茶,婺州举岩品质超过久已闻名的武夷茶。
 
婺州举岩的茶树大都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也有栽植在四周山岗斜坡上的。这里气候条件特殊,曾有“云暗雨来疑是夜,山深寒在不知春”的诗句,说明这里经常出现高空阳光灿烂,山中云雾翻腾,低空细雨蒙蒙,室内暗淡无光的特殊景象。这里山高林茂,云多、雾重、雨多、泉清,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条件,再加上土壤肥沃,土层厚达1米左右,腐殖质丰富,极利茶树生长。
 
举岩茶采于清明至谷雨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炒制1千克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的芽叶。主要工艺分鲜叶摊放、杀青、理条、挺直、烘干5道工序。
 
举岩茶品质特征为:外形茶条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香气清香持久,具有花粉芬芳香味,滋味鲜醇甘美;汤色嫩绿清亮,叶底嫩绿匀整。
 
折叠金华佛手
金华佛手属芸香科,又名佛手香橼、密罗柑、王指针等。枸橼的变种。主产于金华市赤松镇山口等地。 植株极具观赏价值。果可制蜜饯。根、叶、花、果均可入药,有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胀满、胃痛等症。产品远销德国和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
 
 
金华佛手( 王指针)主产于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原赤松乡)、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等一带。种植金佛手的多为散户,生产管理粗放,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浙江锦林佛手有限公司 成立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公司现有1000亩花园式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产品均采用无土介质栽培。公司通过对佛手种植研究,掌握了成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生产经验,成为金华佛手产业最具权威的一家集佛手种植、科技开发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其培育的新品种“千指百态”“招财”不仅增加了佛手的新品种,使金佛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折叠编辑本段旅游指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