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47
次編輯
變更
查慎行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04T12:16:04+00:00}}
==生平簡介== ===帝親書賜“敬業堂”額===5歲能詩,“始入小學”。 6歲“通聲韻,工屬對” 10歲作《武侯論》。研究經學,對《周易》尤有心得。 19歲“讀書於武林吳山,從慈溪[[葉伯寅]]先生學”。 20歲補諸生,出門遠遊,遍歷雲貴、華中、華北、東南各地,寫出大量詩作,名噪一時。曾在納蘭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23歲應童子試, 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舉人。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東巡,因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隨入都,入直南書房。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後充武英殿總裁纂述。曾3次隨駕巡遊塞外,歲時風土,悉記以詩。得帝器重,親書“敬業堂”額以賜。 ===貯書萬卷==五十二年(1713),73歲時退居里中,貯書萬卷,坐臥其中,家居10餘年, 好遊山水,喜蓄典籍。築初白庵以居,潛心著述,人稱初白先生。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卒之日,惟手勘萬卷書。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後,爲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dedb3e717d61.aspx 古詩文網>查慎行]</ref> ==文學成就== 査慎行受經史於著名學者[[黃宗羲]],受詩法於桐城詩人[[錢澄之]];又與[[朱彝]]尊為中表兄弟,得其獎譽,聲名早著。入朝後從軍西南,隨駕東北,又飽覽各地風光。其論詩以為“詩之厚,在意不在辭;詩之雄,在氣不在直;詩之靈,在空不在巧;詩之淡,在脫不在易”(查為仁《蓮坡詩話》。他以“空靈”創新為尚。得力於陸游很深;著《補注東坡編年詩》50卷,受[[蘇軾]]的影響亦大。其詩工於刻畫鍛煉,又多采用白描手法。[[袁枚]]《論詩絕句》稱其詩“一味白描神活現,畫中誰似李龍眠”。擬之以北宋畫家[[李公麟]]。清初詩人多學唐,查慎行崛起後,兼學唐宋,成為清初效法宋詩最有成就的作者。對詩壇影響極大。[[趙翼]]《甌北詩話》認為:“梅村([[吳偉業]])後,欲舉一家列唐宋諸公之後者,實難其人。惟查初白才氣開展,工力純熟,要其功力之深,則香山、放翁後一人而已。” ===著作=== 查慎行 诗 詩 多 纪游吊 紀遊弔 古之作,又多作 组诗 組詩 。古 体 體 如《中秋夜洞庭 对 對 月歌》、《石 钟 鐘 山》、《五老峰 观 觀 海 绵 綿 歌》;近 体组诗 體組詩 如《金陵 杂咏 雜詠 二十首》、《 荆 荊 州 杂诗 雜詩 六首》、《邯 郸怀 鄲懷 古三首》、《汴梁 杂诗 雜詩 八首》、《建溪□歌 词 詞 十二章》、《桂江舟行口 号 號 十首》等,都 颇 頗 著名。反映民 间 間 疾苦的篇章 则 則 不多,只有《秦 邮 郵 道中即目》、《 芜 蕪 湖 关 關 》,《白 杨 楊 堤晚泊》、《 芦 蘆 洲行》、《 悯农诗 憫農詩 》、《 赈饥谣 賑饑謠 》等 诗 詩 , 写 寫 及了 这 這 方面 内 內 容。 查慎行的詩“平生所作,不下萬首”(許汝霖《敬業堂詩集序》)。後經他刪定為4600餘篇,按時地編次為《敬業堂詩集》48卷,《續集》 6卷,另有《詞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絕少,《敬業堂文集》3卷,《別集》1卷,共100餘篇,子孫搜訪彙編而成。金庸小說《鹿鼎記》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詩中的對句。<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dedb3e717d61.aspx 古詩文網>查慎行]</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清朝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