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仪

增加 13,37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艺人 | 姓名 = 孙仪 | 原名 = 孙家麟 | 图片 = File:孙仪1.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05/15/5550294_684759283.shtml 原…”
{{艺人
| 姓名 = 孙仪
| 原名 = 孙家麟
| 图片 = [[File:孙仪1.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05/15/5550294_684759283.shtml 原图链接]]]
| 类型 = 填词人
| 英文名 =
| 绰号 =
| 国籍 = {{ROC}}
| 籍贯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8|05|11}}<ref name="台湾流行音乐资料库">{{cite web|url= https://www.pmdb.org.tw/fun/people_a.jsp?oid=44|title= 资深音乐人口述历史 - 孙仪 |work= | publisher= | date = | accessdate=2019-07-11}}</ref>
| 出生地点 = {{ROC|天津市}}
| 逝世日期 =
| 逝世地点 =
| 星座 =
| 职业 = [[中华电视公司]]节目部编审、[[填词人]]
| 语言 = [[国语]]
| 教育程度 =
| 配偶 =
| 儿女 = [[孙乐欣]](子),另有二女
| 音乐类型 = 流行音乐
| 出道作 =
| 出道日期 =
| 代表作 = 〈月亮代表我的心〉、〈爱的礼物〉、〈一串心〉
| 活跃年代 =

}}

'''孙仪'''{{BD|1928年|5月11日|catIdx=孙}},本名'''孙家麟''',男,[[中华电视公司]]节目部[[退休]]编审,是1970至198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重要[[作词家]],为上千首歌曲填词。<ref>[http://www.iqiyi.com/lib/s_203002705.html 孙仪明星资料大全-孙仪动态_孙仪电视剧电影-爱奇艺泡泡] 7天前 - 孙仪职业: 作词 生日: - 地区: 中国大陆 身高: - 体重: - 血型: - 简介: - 推荐作品音乐 陶喆《月亮代表谁的心》 电影 不了情 ...</ref>

最著名的作品是〈[[月亮代表我的心]]〉。<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05/15/5550294_684759283.shtml 作词人孙仪谈《月亮代表我的心》 的创作经过] 2017年9月5日 - 孙仪在接受采访 □孙佳音 有一首歌,面世以来的40年,都是华人社会和世界范围内流传度最高的中文歌曲之一,它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日前,年近90岁的作词人...</ref>

==生平==
孙仪生长在[[中华民国天津市]],直到十九岁<ref name="夜光杯">{{Cite news|url=http://www.sohu.com/a/164274307_488277|title=孙仪:《月亮代表我的心》不是我最好的作品 |author=|language=|publisher=《新民晚报》|date=2017-08-13 |accessdate=2019-07-11}}</ref>。从小喜欢听[[流行歌曲]],家裡有一台[[留声机]]反覆播放著[[龚秋霞]]及[[周璇]]的歌曲。年轻时曾加入[[青年军]],到台湾后先在[[正声广播公司]]当[[录音师]]。后来进入[[中华电视公司]],长期担任管理职,曾任编审组组长及综艺组组长,四十岁开始[[兼差]]填词。

孙仪把写歌词当作赚钱养家的工具,一首歌的歌词最多花两个小时就能写好。当时许多[[作曲家]]或电影、电视製片,习惯在[[北投]]通霄喝酒讨论;孙仪常半夜四、五点接到电话赶到北投拿刚写好的歌曲,当场填词,天亮就交出,再直接去上班。当时行情价,一首歌约[[新台币]]一千元。据孙仪自述,在他二十年的填词生涯中,累积了约有四千首作品,灌录成唱片的约有两千首。因为孙仪用笔名填词、甚至在华视上班也不轻易以本名示人,其子[[孙乐欣]]表示,高中以前都不晓得父亲兼职填词<ref name="林怡秀">{{Cite news|url=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21201000894-260102?chdtv|title=孙常半夜4点接到曲 天亮就交词 |author=林怡秀|language=|publisher=《中国时报》|date=2012-12-01|accessdate=2019-07-11}}</ref>。

因填词工作疲累,孙仪在六十岁时决定不再写歌词。七十多岁时,在[[上海]]负责[[正大综艺]]摄影棚的营运十馀年,见证了包括[[上海电视台]]《[[五星奖大擂台]]》等电视节目的诞生。

== 孙仪:《月亮代表我的心》不是我最好的作品 ==

有一首歌,面世以来的40年,都是华人社会和世界范围内流传度最高的中文歌曲之一,被数百位中外歌手翻唱或演唱,并被选用于几乎无法一一枚举、穷尽的影视作品中。

“轻轻的一个吻,叫我思念到如今”,[[邓丽君]]的这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明亮、温婉,叫人思念到如今。日前,作词人孙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这不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翁清溪]](《月亮代表我的心》曲作者)跟我是多年的老朋友,在华视时候,我们就是同事、朋友。后来他辞掉工作去[[伯克利]]读音乐。一年后,他回来,拿了五首曲子叫我填。”89岁的孙仪认真地回忆起1973年的往事,“那些曲子他说都是坐在学校湖边写的,寂寥又想家,便写了。我看了看,觉得有[[美国]]西部味道,又像古典音乐,好像填起来都有点困难,我看他桌子上团了一张纸,我说这是什么,他说那个不好,不要用了。打开一看,那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旋律,我觉得很有感觉,便拿回去填。”孙仪笑着说,是自己拯救了这支曲子。而填词,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被问到是什么让他写出了如此安详、宁静、温柔、细腻,娓娓道来又感人心怀的“月亮”,孙仪顿了顿,说:“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这些事情,我在[[天津]]长大,我离开时19岁,歌词多少有一点自己的回忆在里面。副歌里唱,‘轻轻的一个吻,叫我思念到如今’。”老人一边委婉地分析,“不是凭空捏造的”才会引人共鸣,一边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地挥挥手说,“不要谈这些了”。

据孙仪回忆,歌写完后给了他和翁清溪一直合作的丽歌唱片公司,[[陈芬兰]]和[[刘冠霖]]都唱了,没红。甚至第二年[[徐小凤]]和[[潘秀琼]]也分别在各自的个人专辑中收录了这首歌,不过同样反响平平。直到1977年邓丽君在他人的推荐下试听了这首作品,同意重新演绎。虽然没有作为专辑主打歌,但专辑发行后《月亮代表我的心》一举而红,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和海外传唱最广的中文歌曲。“这首歌,真的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孙仪说,或许是邓丽君温婉又清澈的声音,唱出了大家心中的月亮。

===二十载写足四千首===

但要真正挑出哪一首歌才是他最满意的作品,恐怕会非常让孙仪自己都很犯难。因为,自40岁到60岁,在不长不短20年“兼职”作词人生涯中,他写了累计超过四千首歌,产量实在惊人,“我写了很多电视剧的主题曲、插曲,如果这些不算,手边上有资料的,电影主题曲跟唱片收录的,大概有两千多首。”这样说,或许是因为孙仪一直在电视台从事管理工作,对于“分内之事”,并不以为然。

在儿子[[孙乐欣]](曾任《[[康熙来了]]》制作人)的回忆里,当年父亲为了养活一家五口,每天从电视台下班后,勤奋填词至夜深,不过他一直到读高中时候才从母亲口中得知,很多歌曲都是父亲孙家麟用笔名“孙仪”发表的作品,比如那一首[[两岸三地]]观众都相当熟悉的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但当时,缄默寡言又严厉的父亲只是淡淡地说,“写了四五千首歌,有若干首红了,也是应该的吧。”

如今讲来,孙仪倒颇有几分骄傲,自己靠填词把儿女都养大成人,“那个时候行价是一千块台币一首,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两三千的样子,我的第一首歌,给[[欧阳菲菲]]写的,当时只赚到200块台币。不过,写了一年,我就拿到一千块了。”尽管年产百首歌词,收入不菲,但孙仪说写到六十岁,他就毅然决然不写了,“我写东西不是站着些,坐着写,而是趴着写。因为我白天要在电视台工作,已经坐了一天了,晚上再坐,太累。”

===又快又好职业使然===

叫人累的,或许不是趴着的姿势,而是创作本身,“我不相信灵感,我只有‘感觉’,我先要消化这个曲子,这个消化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你要了解它的旋律和节奏,再找到‘感觉’,然后决定从哪个角度下手。”孙仪告诉记者,他会给自己定一个标准,觉得够了这个标准,就把作品拿出去。也偶尔会有曲子让他犯难,写了又不满意撕掉重来,“但一般不太会,一首歌最多两个小时。”而他的最高纪录,是为一部电影配乐,导演布置他两天交出18首插曲,“第一天我看完点映后,写了八首,从那个时候一直到今天,我落下了心律不齐的毛病。”

“还有一次[[刘家昌]]要拍一部电影叫《爱的天地》。有天凌晨四点他打电话给我,说不得了了,今天要去录音,但是现在曲子还没写完,词也没有,你快来吧。于是我五点多赶到他那里,我们俩一直写啊写,写到九点,大概六七首歌。写完,他去录音,我去电视台上班,有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熬出来的。”孙仪又强调了一遍,既然作词是职业,便不能靠灵光一现吃饭。

“金马奖的主题曲是我填的词。“老人又跟本报读者分享了一个故事。当时他在电视台上班,下午接到一个电话,说新闻局局长要找他,也没多问,下班便去了。去了才知道台湾要大办金马奖,要作一个主题曲,曲子樊曼侬已经写好了,叫我当场填词,“他们就用录音带放一个旋律的小样给我听,[[宋楚瑜]]局长说一定要把电影两个字写到歌词里,这个很难办,两个字左放右放,都不大好听。”不过,孙仪还是把自己闷在一间小房间,花费四十分钟,完成了填词。“让金马带动电影的巨轮,如金之真纯,如马之奔腾”,如今几十年过去,老人依旧记得自己当时交出的这份“作业”。

===写流行歌不能流俗===

虽然40岁时候才终于有人找他填词;虽然70多岁时候他还到上海负责正大综艺摄影棚的运营,一管十多年,见证了包括《五星奖大擂台》等电视节目的诞生、成长;虽然采访中反复强调20年辛苦的填词作词,只是他赖以改善生活的一份“职业”;但孙仪也说自己跟流行音乐有缘,是听流行歌长大的。“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一个留声机,那个时候就反反复复听[[龚秋霞]]的《[[秋水伊人]]》,还有[[周璇]]。读中学的时候,我还学了一段时间小号,那个时候学校里不准吹流行歌曲,回到家里偷着吹,后来离开家乡,在外面流离了几十年,后来再到台湾,又重新接触流行音乐,还是很喜欢。”

“很多人批评早期的流行音乐,说都是哥哥妹妹,你爱我,我爱你,[[下里巴人]],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中国民歌,自古以来,也就是歌颂劳动和爱情。流行音乐想要完全脱俗,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写得太高深,反而没人听,不容易被大众接受。但我写歌,有一个标准,就是不能庸俗和流俗。”

其实,孙仪一直在寻找大众流行和文雅意趣的平衡。他说他很喜欢[[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也很佩服[[谷建芬]]写出《[[思念]]》来,“这才是改革开放之后真正领流行音乐先锋的”。他还尤其两次提到好搭档刘家昌的《[[独上西楼]]》,“站在专业的角度看,这首歌很难写,但他写得一点都不艰涩,优美动人,不规则但很别致。”聊起自己挚爱的流行音乐,孙仪便有点停不下来,“你看慎之写的《最后一夜》,我只能骗自己说,你是男人,写不出来正常。就拿一句歌词,‘哭倒在露湿台阶’,哭是一个动作,倒是一个动作,露湿是一个形容,台阶是一个地方。七个字,就有四层内容,丰富又很打动人,写得多么好啊。”孙仪讲起这些,像个孩子,热情洋溢,语气里都是对音乐的爱。<ref>[https://www.sohu.com/a/164274307_488277 孙仪:《月亮代表我的心》不是我最好的作品] 2017年8月13日 - 89岁的孙仪认真地回忆起1973年的往事,“那些曲子他说都是坐在学校湖边写的,寂寥又想家,便写了。我看了看,觉得有美国西部味道,又像古典音乐,好像...</ref>

==知名填词作品==
*〈月亮代表我的心〉(1973年,原唱[[陈芬兰]],后由[[邓丽君]]翻唱)
*〈[[爱的礼物]]〉(1973年,原唱[[凤飞飞]])
*〈包青天〉(1974年,原唱[[蒋光超]];华视连续剧《[[包青天 (1974年电视剧)|包青天]]》主题曲)
*〈爱神〉(1977年,原唱[[崔苔菁]])
*〈无敌铁金刚〉(1978年,[[日本电视动画]]《[[无敌铁金刚]]》华视版主题曲)
*〈小甜甜〉(1979年,日本电视动画《[[小甜甜]]》华视版主题曲)
*〈小丑〉(1980年,原唱[[张魁 (艺人)|张魁]])
*〈一串心〉(1981年,原唱[[沉雁]];电影《[[蹦蹦一串心]]》主题曲)
*〈扬帆〉(1981年,原唱[[阳帆]])

==参考资料==
{{reflist}}

===参见===
* [[华语流行音乐]]

{{DEFAULTSORT:Sun孙}}
[[Category:作词家]]
[[Category:华视|人]][[Category:台湾人]]
129,2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