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段锺沂

增加 5,7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段锺沂'''({{lang|en|Johnny Tuan Chung-Yi}},{{bd|1948年||}}),[[台湾]][[滚石国际音乐]][[董事长]],[[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毕业,[[国立政治大学]]财税系毕业。
段锺沂目前是[[滚石音乐国际]]公司的董事长、[[滚石文化]]的发行人及[[广告杂志]]发行人。<ref>[http://ent.sina.com.cn/y/2010-05-12/10382955270.shtml 滚石三十年 段钟沂:滚石不是贵族也没有没落 .新浪[引用日期2015-07-26]]</ref>
==生平==
[[File:段钟沂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AE%B5%E9%92%9F%E6%B2%82/10857682/0/a044ad345982b2b78a55075d3badcbef77099b64?fr=lemma&ct=single#aid=0&pic=30adcbef76094b36a0894deda5cc7cd98d109d92 原图链接]段钟沂]] 1980年代,段锺沂与其弟[[段锺潭]]创办台湾第一本指标性专业杂志[[广告杂志]](Adm Magazine)。1986年,再创立[[滚石有声出版社]](滚石国际音乐前身,通称滚石唱片),该公司后来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一家独立唱片公司,影响著全球华人音乐市场。<ref>[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6/56999659.html 滚石集团董事长段钟沂在成都演讲:内容是音乐产业核心价值_四川在线] 2019年6月17日 - 6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天府文化X金犊创意论坛上”,滚石集团董事长段钟沂进行了《音乐就是力量》的主旨演讲。今年71岁的段钟沂,看上去十分年轻,他...</ref>
2005年段锺沂设立了全世界第一个专门展示及销售创意笔记本的网站,这个网站曾吸引了台湾地区大量的创意设计人员,在网站上发表设计作品。
2014年承办全亚洲最重要的数位盛宴[[DigiAsia]],获得广告业界极大迴响。
段锺沂在过去30多年来,与台湾的广告、音乐、文化创意等产业有极亲密的关係,并且主动积极的参与这些产业的发展。除多次举办与广告行销相关之国际性讲座与论坛之外,曾多次担任[[中国时报广告奖]]及[[金犊奖]]评审并于2011-2013年担任[[GMX金曲音乐节]]召集人。<ref>[http://www.ce.cn/culture/zt/hlwfzlt/yt3/201712/04/t20171204_27094298.shtml 滚石音乐集团董事长段钟沂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2017年12月4日 - 图为滚石音乐集团董事长段钟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编辑...</ref> ==段钟沂:把滚石当作一生事业去投入==[[File:段钟沂3.jpg|缩略图|左|[https://new.qq.com/omn/20190518/20190518A088R4.html 原图链接]段钟沂]] “如果大家喜欢滚石,对滚石有情怀,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东西,机会也就比较大。但情怀是你们(歌迷)讲的,我不敢讲。”滚石唱片创始人段钟沂如是说。 成立30余年,滚石累积的“资产”,包括唱片母带和封面、版权纪录甚至发布时的新闻稿,都完整保留。“两个老板没换过,连办公室都还是创业时一个样。”段钟沂说。 生于1948年、从小喜爱音乐和绘画,段钟沂说自己算是上世纪的“文青”。读书时的台湾正处在非常时期,“那时像我们这些毛头小孩,对知识是非常饥渴的。”他说,“那个环境、风气,可以‘酝酿’出我们这样的人。” 1976年,段钟沂和弟弟段钟潭在[[台北]]创办《[[滚石]]》杂志,1980年成立滚石有声出版社——滚石唱片的前身。1981年,滚石发行首张专辑《[[三人展]]》,随后陆续签下[[张艾嘉]]、[[罗大佑]]、[[李宗盛]]、[[齐豫]]、[[周华健]]、[[伍佰]]、[[张震岳]]、[[五月天]]等众多歌手。不少人成为华语流行音乐“闪亮之星”。 在唱片行业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滚石事业蒸蒸日上,鼎盛时拥有上千人的工作团队,更打开[[亚洲]]市场,在[[香港]]、[[上海]]、[[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设有分公司,成立过音乐电视台、数字音乐服务公司。 “创办滚石的时候,我们纯粹只是觉得会做这件事,且有把握做得很好,但没有想到要做多大。”段钟沂说,如果当时有更有趣的事,兄弟俩说不定就去做其他了。 在“最好的时候”和“最坏的时候”,都有公司提出过收购滚石,但是,段钟沂和弟弟始终舍不得放手。“不相信天底下有那么好的事,也没有见钱眼开。”段钟沂诚实说道,“甚至觉得像现在这样比较好。” 时代变化太快,段钟沂多次提到,如果讲滚石是一个品牌,这曾是事实,而在频繁变化的当下,这种说法已让他有所迟疑。随着21世纪技术发展、互联网兴起,唱片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滚石也无法抵挡时代的洪流。 “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我们一年的唱片出片量有30到40张,每个月至少要出两张专辑,量很大。但看看过去近10年,一年能出5张、10张,就算了不起了。”他感叹。 段钟沂曾相信,滚石签约的300余位歌手,每一张专辑、每一项内容,都“值得被听到”。不过,听众、观众记住的仍是如[[罗大佑]]、[[李宗盛]]、[[齐豫]]等少数人。 “这些人的成就,是来自他们特殊的创作及表达能力,来自于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社会脉动的洞察。”段钟沂说,“这也是构成好内容很重要的条件。” 近些年,滚石的脚步没有停止,成立于广州的演出现场“中央车站”,创办了新品牌“滚石电音”,也签约新歌手。“说滚石对流行音乐有使命感是有点夸张了,但从一个唱片公司的角色来看,我想还是应该永不停歇的吧。”段钟沂说。 已逾70岁的段钟沂活力充沛。他说,自己还是骑着自行车到处跑,还是想做一些事,开会、编写、设计,杂志也在继续办。 他也曾多次到过大陆、往返两岸。他说:“常常是蜻蜓点水,对大陆的真实环境了解还是不够。” 段钟沂回忆起:1988年,第一次到大陆,要从[[北京]]去[[山西]][[长治]]看望叔叔。在车站听到广播正在播放齐豫《[[橄榄树]]》,感到“非常的震撼”;同年,他走访当时大陆唱片行,看到不少以人民币8元、5元出售的卡带,他买了不少平剧卡带,带回给父亲听,第一次得知[[谭盾]]的名字。 “大陆变化特别快。”段钟沂说,“包括媒体、传播环境、传播内容的变化,台湾走60年,大陆可能只要30年,甚至20年就走到了。”<ref>[https://new.qq.com/omn/20190518/20190518A088R4.html 段钟沂:把滚石当作一生事业去投入] 2019年5月18日 - 滚石唱片创始人段钟沂如是说。 成立30余年,滚石累积的“资产”,包括唱片母带和封面、版权纪录甚至发布时的新闻稿,都完整保留。“两个老板没换过,...</ref>
==参考文献==
129,2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