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亚历山大·泊里雅科夫

增加 1,317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亚历山大·泊里雅科夫'''({{lang-ru|'''Александр Поляков'''}},{{bd|1945年|9月27日|catIdx=P}}),苏联犹太裔理论物…”
'''亚历山大·泊里雅科夫'''({{lang-ru|'''Александр Поляков'''}},{{bd|1945年|9月27日|catIdx=P}}),[[苏联]][[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曾长期任职于[[莫斯科]]的[[郎道理论物理研究所]]。他对物理问题具有无以伦比的洞察力,在[[楊-米爾斯理論|非阿贝耳规范场论]]中的经典解([[磁单极]]解和[[瞬子]]解),[[二维共形场论]](two-dimensional conformal field theory),[[弦理论]](泊里雅科夫作用量),[[AdS/CFT对偶]]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1986年[[狄拉克奖章]]的获得者。现在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

2012年,因「對於場理論與弦理論給出眾多發現」,泊里雅科夫榮獲2013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ref name=Laureates>{{cite web | url =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Prize/1 | title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Laureates | website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 publisher =Breakthrough Prize}}</ref>

==榮獲與獎項==
*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2013)
* 拉斯·昂薩格獎 (2011)
* 哈維獎 (2010)
* 波梅兰丘克奖 (2004)
* 奧斯卡·克萊因獎章 (1996)
* 洛侖茲獎章 (1994)
* 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奖 (1986)
* 狄拉克奖章 (1986)

==參考資料==
{{reflist}}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