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次編輯
變更
李海双
,创建页面,内容为“浓眉大眼,身矮体壮;双臂紫里透黑,常年被阳光炙晒留下的片片斑点清晰可见。初见李海双,很难把他和“板蓝根大王”对…”
浓眉大眼,身矮体壮;双臂紫里透黑,常年被阳光炙晒留下的片片斑点清晰可见。初见李海双,很难把他和“板蓝根大王”对上号。直到走进他家宽敞的大院,参观了库房里的大型农机、院后成片的板蓝根种植基地,再坐进那间气派的办公室,才感受到他的不寻常。
34岁的李海双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镇白音诺勒村莫古台屯农民。脑瓜灵、胆子大、见识广,做事风风火火,和同样在“西北风口”土生土长、常年在沙土地里摸爬滚打的村民相比,他显得有点另类。“我们种的板蓝根热销全国。我既是‘药农’,也是全国多家知名大药厂的‘座上宾’。”和记者唠起“药材经”,一股自信、自豪之气立马飞扬起来。
“铁杆不铁杆,市场是标杆”
白音诺勒村十年九旱,耕地是沙土地,村民祖辈以种玉米为生。一年辛苦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更没有通过种地过上抬头日子的盼想。
李海双就不服气。前些年,村里村外盛行养狐貉。一向喜欢“尝鲜”的他也一路跟进,借钱投资了六七万元。狐貉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到扩群成功,已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了。为挽回损失,2008年底他一路找到狐貉交易市场河北省,回家时的火车上,某药厂业务员和李海双聊天,向他推荐了板蓝根种植项目。当时,种药材是个新鲜事儿。李海双眼睛一亮,一路上刨根问底,先是活了心,后来下了决心。
回家第二天,他狠狠心花了150元钱,打车直奔大庆大同区,找到两位刚刚起步的板蓝根种植大户。一番讨教后,心里托了底,当场买下种子。深知“买卖越扎堆越好干”的李双海访遍亲友、找种田能手,想尽办法、磨破嘴皮动员大家种板蓝根。这一年春天,村里7户农民种了400亩板蓝根,其中李海双种了30亩。秋收时没有收获机,大家费了好大的力气甚至雇人收割。当时正赶上猪流感横行,全国板蓝根身价飙升。产量最高的一亩地产出540斤,净收入破千元,是种玉米效益的3倍多。
“虽说种板蓝根是冷门项目,但我们用冒高的效益证明,药材后面有一个通向全国的大市场。”
种板蓝根第一年一炮打响,李海双种药“上道”了,乡亲们“开锅”了,整天围着他转。第二年,全村种了2300亩板蓝根,亩均净收入900元。至此,种药不再是不靠谱的冒险,村里村外迅速刮起板蓝根种植风。
成功无论大小,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种植量大了,难题也相继出现。首先是水土不服问题。当时,一块40亩的耕地上种的板蓝根放到5片叶时出现大面积枯黄。李海双先后请来三批县里和大庆市的农业专家“会诊”,试多个药方,水土不服的难题就此消除;再就是播种难题。由于当时全国都没有专用播种机,春播时种植户辛苦异常。李海双和大家用心揣摩,创造出简易漏斗颠动播种法。后来和县里一家机械厂合作,经过三次攻关和精心改造,研制出国内独一无二的专用播种机,播种效率由人均每天5亩猛增到50亩。这种机械获得了国家专利,每台售价只有几百元,现在每年销往内蒙古等地几千台。
34岁的李海双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镇白音诺勒村莫古台屯农民。脑瓜灵、胆子大、见识广,做事风风火火,和同样在“西北风口”土生土长、常年在沙土地里摸爬滚打的村民相比,他显得有点另类。“我们种的板蓝根热销全国。我既是‘药农’,也是全国多家知名大药厂的‘座上宾’。”和记者唠起“药材经”,一股自信、自豪之气立马飞扬起来。
“铁杆不铁杆,市场是标杆”
白音诺勒村十年九旱,耕地是沙土地,村民祖辈以种玉米为生。一年辛苦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更没有通过种地过上抬头日子的盼想。
李海双就不服气。前些年,村里村外盛行养狐貉。一向喜欢“尝鲜”的他也一路跟进,借钱投资了六七万元。狐貉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到扩群成功,已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了。为挽回损失,2008年底他一路找到狐貉交易市场河北省,回家时的火车上,某药厂业务员和李海双聊天,向他推荐了板蓝根种植项目。当时,种药材是个新鲜事儿。李海双眼睛一亮,一路上刨根问底,先是活了心,后来下了决心。
回家第二天,他狠狠心花了150元钱,打车直奔大庆大同区,找到两位刚刚起步的板蓝根种植大户。一番讨教后,心里托了底,当场买下种子。深知“买卖越扎堆越好干”的李双海访遍亲友、找种田能手,想尽办法、磨破嘴皮动员大家种板蓝根。这一年春天,村里7户农民种了400亩板蓝根,其中李海双种了30亩。秋收时没有收获机,大家费了好大的力气甚至雇人收割。当时正赶上猪流感横行,全国板蓝根身价飙升。产量最高的一亩地产出540斤,净收入破千元,是种玉米效益的3倍多。
“虽说种板蓝根是冷门项目,但我们用冒高的效益证明,药材后面有一个通向全国的大市场。”
种板蓝根第一年一炮打响,李海双种药“上道”了,乡亲们“开锅”了,整天围着他转。第二年,全村种了2300亩板蓝根,亩均净收入900元。至此,种药不再是不靠谱的冒险,村里村外迅速刮起板蓝根种植风。
成功无论大小,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种植量大了,难题也相继出现。首先是水土不服问题。当时,一块40亩的耕地上种的板蓝根放到5片叶时出现大面积枯黄。李海双先后请来三批县里和大庆市的农业专家“会诊”,试多个药方,水土不服的难题就此消除;再就是播种难题。由于当时全国都没有专用播种机,春播时种植户辛苦异常。李海双和大家用心揣摩,创造出简易漏斗颠动播种法。后来和县里一家机械厂合作,经过三次攻关和精心改造,研制出国内独一无二的专用播种机,播种效率由人均每天5亩猛增到50亩。这种机械获得了国家专利,每台售价只有几百元,现在每年销往内蒙古等地几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