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解放战争
,無編輯摘要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日本败局已经注定。[[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进军中国东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布无条件停战。所以苏联红军未经大规模抵抗,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岛和[[朝鲜]]半岛北部。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军投降。中共中央指挥[[河北]]、[[山东]]所属小股部队于8月下旬向关内进发,9月下旬才分别开始从晋冀鲁豫等地或陆路,或水路,或武装,或徒手,陆续动身赶往热、察和东北,先后抵达十几万人。
共产党方面并没有摆出主力决战的样子,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将军队转移到山区以保存实力,主动撤出。其中国民革命军在刘峙、程潜的统率下,以20万优势兵力攻打共产党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宣化店,解放军被迫开始全线撤退,试图将主力调往延安地区。史称“[[中原突围]]”。
[[File:解放战争2.jpg|缩略图|右|250px |[http://y0.ifengimg.com/d4e7f77e2d6cb178/2014/0212/rdn_52fb2b84369eb.jpg 原图链接][http://y0.ifengimg.com/d4e7f77e2d6cb178/2014/0212/rdn_52fb2b84369eb.jpg 来自凤凰网 的图片]]]
东北民主联军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稳住阵脚,并在夏季攻势中夺回[[东北]]战场的主动权。华北傅作义部在大同集宁战役与张家口战役中重创共军,取得优势地位。华东战场,共军在[[薛岳]]攻势下丢失两淮,但陈毅在宿北、鲁南、莱芜战役先后获胜,并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张灵甫]]师长阵亡。中原战场,[[刘伯承]]在定陶战役歼灭整三师,[[陈赓]]部则围歼了[[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师”的整一旅。西北战场,由于得到内线情报,中共主动从[[延安]]撤退。47年3月19日[[胡宗南]]率部攻占延安。随后中共连续取得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的胜利,国民党部队士气下降严重。
同时,山东的解放区遭到逾60万国民革命军的围攻。由于国民革命军采用了齐头并进的战术,将军队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导致解放军的游击战术无法奏效。1947年6月18日,[[胡琏]]整编11师占领中共山东指挥部所在地鲁中南麻镇。此时因刘邓军在鲁西进攻,国民党军队被迫自鲁中回援,[[粟裕]]乘机进攻南麻整11师,但其久攻未克,此时国民党军队再度调集大军围攻,粟部因多处军队遭遇[[范汉杰]]等指挥合围,伤亡巨大,撤至黄河以北惠民。国民党军队在8月占领[[黄河]]以南山东大部地区。10月初,国民党军队在烟台登陆,胶东地区沦陷。
[[File:解放战争3.jpg| 有框缩略图|右|250px |[http://p3.ifengimg.com/a/2017_31/2d765a938fa2d01_size21_w400_h316.jpg 原图链接][http://hebei.ifeng.com/a/20170804/5882292_0.shtml 来自滨风光 的图片]]]
此时,由于国民政府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