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管鲍之交

增加 4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管鲍之交''' 这个成语 “管鲍” 起源于[[ 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 管仲]] [[ 鲍叔牙]]之间 。他们两个人的 深厚友 情,可谓罕见。两人合伙做生意,因为体谅管仲家里穷,鲍叔牙自己出大钱拿小头,却让管仲出小钱拿大头。后来管仲当官领兵打仗,几次战败,还总是第一个逃跑,被人指责时,鲍叔牙替他辩解是因为家有老母需要供养,而不是害怕。最让人敬佩 故事 是鲍叔牙虽然是齐国新君主的老师,但是为了齐王能够成就霸业 最初见于《[[列子· 把自己的相国之位让给了更有能 命]]》<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f89f18d9b0.aspx 力命],古诗文网</ref> 的管仲 让管仲发出“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的感慨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成语解释==
【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自】:《列子·力命》 <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f89f18d9b0.aspx 力命],古诗文网</ref>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File:春秋五霸.png|300px|缩略图|右|<big>春秋五霸</big><big></big>[http://www.baizhan.net/d/file/kexue/2018-08-08/0472360ebcf5950ab1b00f0645747859.png 原图链接][https://www.baizhan.net/mingren/lishi/20180808/14570.html 来自百战网 的图片]]]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据说, 年, 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到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多个,其中比较大的只有齐,晋、楚、秦、鲁、卫、燕、宋、陈、蔡、郑、曹、吴、越等十几个国家。这些诸侯国,都想自己当上霸主。因此,大国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主要特点,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历史书上所说的[[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齐桓公最先当上了霸主。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北部。齐国称霸,与齐国的大政治家管仲分不开,[[齐桓公]]称霸主要靠了他的帮助。但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的,是[[鲍叔牙]]。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248,9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