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增加 995 位元組, 4 年前
编辑图片
[[File:怀88888.jpg|缩略图|右|[http://spider.nosdn.127.net/88b4498bb3a7fe7bed3e906e3b88745c.jpeg 原图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RG433160521TS0H.html 来自古代小说研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⑴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br>
[[File:怀古赤壁.jpg|缩略图|右|[http://www.yuwenmi.com/uploads/201703/19-1F3251J540251.jpg 原图链接][http://www.lovfp.com/wendangku/zcs/fc3g/j8b6fe01066v/k1ed9ac51f379l.html 来自易水逍遥]]]
⑵大江:指长江。<br>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File:苏轼00000.jpg|缩略图|右|[http://e0.ifengimg.com/06/2018/1219/09E2062F730BDB174ED2E6831BB51E8FD5F1446A_size29_w526_h286.jpeg 原图链接][https://feng.ifeng.com/ 来自大风号]]]
==创作背景==
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地灵人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可说是“一时多少豪杰!”<br>
[[File:怀古.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17/9c46a58cbe064c9b9193cd61d4b76227.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36260925_99933382 来自开封市图书馆]]]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但苏轼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故下片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扮,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据《[[三国志]]》引《江表传》,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浸以鱼油,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可以想见,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舳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苏轼如此向慕周瑜,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非常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精心塑造导演这一战争活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机。<br>
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
后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谓后山之言过矣。子瞻佳词最多,其时杰出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词,……凡此十馀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之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br>
[[File:苏轼777777777.jpg|缩略图|右|[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11024620334/0.jpg 原图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91221A05T6100?refer=spider 来自倾古念风]]]
[[曾季狸]]《[[艇斋诗话]]》:
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