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波茨坦公告

移除 3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意义==
波茨坦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为东、西方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从而成为战后一段时期内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ref>[http://www.huatu.com/2014/0911/1057644.html 波茨坦会议和波茨坦公告],华图教育,2014-09-11 14:45</ref>。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目的是迫使日本提早投降,并且规定日本投降以后的处理事宜。同时《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社会评价==
==社 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 评价==就《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发表声明。声明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公告第八章中的“吾人”是指签署公告的中、美、英三国,这意味着日本要控制任何“小岛屿”必须得到三国的一致同意。美中两国曾经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并肩作战,共同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更应该尊重历史,遵守和履行《波茨坦公告》等历史文件的规定,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共同作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贡献。 [[英国]][[诺曼底]]老兵协会前秘书长巴茨说,《波茨坦公告》的法理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不是相反。“《波茨坦公告》的发表敲响了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丧钟,加速了盟军的胜利,规划了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演化的方向。今天,这一历史性的公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其严肃性和法理地位不容置疑。”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迈克尔·奈伯格是波茨坦会议研究的权威专家。他认为,波茨坦会议是二战后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加快了战争进程,对日本的战争责任和战后处置原则做了明确规定,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德汇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尚·撷福说,《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行“国有化”是缺乏法律根据的。《波茨坦公告》与《[[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一道,为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了法律基础。撷福的外公曾在二战中参加对日作战,他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撷福说:“作为一名法律学者,我认为日本政府应该认真对待历史问题,维护二战后的和平国际秩序。”
 
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就《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发表声明。声明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角度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公告第八章中的“吾人”是指签署公告的中、美、英三国,这意味着日本要控制任何“小岛屿”必须得到三国的一致同意。美中两国曾经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并肩作战,共同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更应该尊重历史,遵守和履行《波茨坦公告》等历史文件的规定,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共同作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贡献。
 
[[英国]][[诺曼底]]老兵协会前秘书长巴茨说,《波茨坦公告》的法理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应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不是相反。“《波茨坦公告》的发表敲响了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丧钟,加速了盟军的胜利,规划了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演化的方向。今天,这一历史性的公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其严肃性和法理地位不容置疑。”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坦诺夫对本报记者表示,1945年8月日本方面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战后日本抛弃军国主义、惩罚战犯、启动民主改革等,也是认同公告法律效力的表现。但当前日本部分政治势力在战争认识问题上混淆是非,而且热衷“安保升级”、挑起海洋与领土之争,频频挑战二战胜利成果。基斯坦诺夫强调,《波茨坦公告》是当代国际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战后世界秩序特别是亚太地区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件,日本必须严格履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不容撼动。
247,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