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共中央中原局

移除 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首先,积极恢复、调整和健全党的组织,大力发展党员,壮大了党的组织力量和领导力量。中原局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方面,吸收各阶层积极人士入党,壮大党的组织力量。刘少奇多次强调,只要个人能积极参加抗日,能给[[八路军]]、[[新四军]]当向导,并知道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就可以入党。据统计,到1939年11月,河南党员已由抗战初期的100多人发展到1.6万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新党员的教育工作。刘少奇曾先后在中共豫西省委,在竹沟,作了《中共党史》、《论党内斗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等报告,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武装党员。同时,中原局还举办了多个党员干部训练班,培养党的基层干部,加强党的领导力量。
其次,注意团结国民党及其军队共同抗日。1939年初,刘少奇在赴河南确山途中,与彭德怀一道在洛阳做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团结抗日工作,商讨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随后,刘少奇又指派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刘贯一开展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第三十二军军长[[ 商震]] 、第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的工作。除此之外,中原局同鲁雨亭、盛子瑾等人的合作也堪称成功。在团结抗日的大前提下,在中央有理、有利、有节方针的指导下,中原局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无理挑衅与进攻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再次,到达皖东后,中原局在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正确分析了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进一步解决华中各级党组织的思想路线问题。这三次会议是:1939年12月在滁县、定远县交界处瓦屋薛村召开第一次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向华中敌后发展的方针,号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要坚决地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限制,独立自主地向东、向苏北发展;1940年1月在定远县黄山村召开了第二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和任务,强调了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1940年2月在定远县湾杨村召开第三次会议,确定了“反摩擦”的方针。
112,7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