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开元盛世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ref>[http://www.360doc.cn/article/16677801_819448144.html 【名家专栏】唐玄宗与姚崇:一对君臣的相互成就],个人图书馆,2019-03-05</ref>,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 [[ 唐玄宗 ]] 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ref>[http://bbs1.people.com.cn/post/7/1/2/173533975.html 伟大复兴不能说说而已],人民网,2019-10-03</ref>。
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ref>[https://www.aiyangedu.com/ShiJuDaQuan/397738.html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爱扬教育网,2018-10-09,王华老师</ref>的盛世局面。 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cc1e21b5aaf4.aspx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古诗文网</ref>” 此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在位君主''' : 唐玄宗
*'''起止时间'''   : 712 —741 ~741 年  *'''意 义''' : 整个唐朝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昌盛
==历史背景==
武则天被逼退位之后,唐王朝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混乱期:先是[[武三思]]与[[韦后]]、[[安乐公主]]勾结,害死于唐中宗复位有功的“五王”;而后太子李重俊率御林军杀死武三思、武崇讯,而其也被韦后部下所杀;再而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李显,立傀儡李重茂为少帝,自己总揽大权,垂帘听政。韦后肆无忌惮,安乐公主公开卖官,朝政异常腐化。武后退位后八年的时间里,政变迭起,政局动荡。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相王[[李旦]]第三子和其姑母 [[ 太平公主 ]] 共同精心谋划,发动政变闯入宫中杀死 [[ 韦后 ]] [[ 安乐公主 ]] [[ 武延秀 ]] ,铲除了韦武集团,并迎相王李旦入辅少帝,后来又拥其为帝。
景云三年(712年),唐睿宗李旦让位于[[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由以前的同盟变成了唐玄宗的强大对手,“宰相七人,四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唐玄宗得知“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乱”,立即动手,斩杀公主党徒[[常元楷]]、[[李慈]]、 [[ 萧至忠 ]] [[ 岑羲 ]] [[ 窦怀贞 ]] 自缢,太平公主被赐死家中。
唐玄宗粉碎太平公主集团后,立即“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并流放[[郭元振]],斩杀唐绍扬威皇权,并逐步将功臣,诸王外刺(调离出京,到外地任刺史)。皇权稳固之后,玄宗开始整顿朝纲,任用贤能。
唐玄宗不仅极有胆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国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国根本,而且其也很善于发现人才(早年)。[[姚崇]]、[[卢怀慎]]、 [[ 宋璟 ]] [[ 苏颋 ]] [[ 张嘉贞 ]] [[ 源乾曜 ]] 是开元前期玄宗精心选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晓治国方略,尽心操劳国事的名臣。唐玄宗依靠这些贤臣在稳定政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
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制,删辑律令格式,编纂《[[唐六典]]》<ref> [http://guji.artx.cn/Article/16973.html 唐六典],西汶艺术网</ref>。农业上静民劝农,检括户口,开垦荒地,提高亩产。设置四监管理官府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也发展迅速。繁荣商业,金融机构柜房出现,互市与海外贸易发达。
唐玄宗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
第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限制了 [[ 进士 ]] 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这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政府支出。
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
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 [[ 宰相 ]] 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这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一种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到了武则天主政之后,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开,因此将这种制度也就废除了。
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唐玄宗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所以,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开元八年(720年)以前一段时期进行的行政改革的内容几乎完全是恢复和贯彻武后建立统治前奠定的行政准则。这些改革体现在垂拱元年(685年)前定期修订和重新颁布的一整套法典,即律、令、格、式之中。垂拱元年以后,武后未作进一步的修订,虽然编成了体现修订法典的立法《格后长行敕》。武后垮台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在[[唐休璟]]、[[韦安石]]和[[苏瓌]]的主持下,彻底修订所有法典的工作才得以进行。唐景龙四年(710年)睿宗登基后,下令重新修订,同时指定一个包括许多法律专家在内的编纂组织负责。新法典在先天元年(712年)阴历二月编成并颁行。
先天二年(713年)末,姚崇和卢怀慎领导一个被指定修订令、格和式的组织,这部分法令与行政事务有关。修订的法令于开元三年(715年)阴历三月完成,然后被颁布执行,后来被称作《[[开元前令]]》。如太子宾客在旧时作为兼职无品,《 [[ 开元前令 ]] 》时被正式定入官品。
在宋璟和苏颋担任宰相时,诏令又命再作修订,这一次包括刑法在内。有些曾协助姚崇的法律专家也参加了这一工作,编纂工作成于开元七年(719年),阴历三月呈送唐玄宗御览并被公布。它通常被称作《开元后令》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其大部分内容收入《[[唐六典]]》,此书提供了唐代行政法的详细内容。
开元年间整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数53915卷。玄宗时代,唐朝的文教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今天我们所常说的[[四部]](四库)图书分类,正式被国家官方图书馆所采纳,就是在唐代。“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都主要生活在这个时代。举几件文化建设上的典型事例。第一件事,唐玄宗曾组织鸿儒硕学,在集贤书院校雠四部图书;第二件事,开元二十年编订《大唐开元礼》,是最完备的礼制建设,稍候不久又完成《 [[ 大唐六典 ]] 》的编纂,是最完备的行政法典性质的文件;第三件事,大力提倡教育,广泛设立公私学校。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敕:“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开元二十六年下令天下州县,每乡都要设置学校一所,以教授学生。这样推行政教的结果是:“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可以说教化大兴!
====重道抑佛====
110,9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