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宁海县

增加 2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宁海县.jpg|450px|缩略图|右|宁波市宁海县文具基地得力集团[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492686432&di=80cc6abbb64141d6eac90954b0764547&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s.mofcom.gov.cn%2Fwms%2F201309%2F20130913133301696.jpg 原图链接][http://wms.mofcom.gov.cn/article/hyxx/ningbo/201309/20130900302864.shtml 来自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的图片]]]
'''宁海县'''是[[浙江省]][[宁波市]]管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和 [[ 四明山 ]] 交汇之处。北邻奉化区,东接象山县,南交 [[ 台州市 ]][[ 三门县 ]] ,西靠[[绍兴市]] [[ 新昌县 ]] 、[[台州市]] [[ 天台县 ]]
2017年末,土地总面积1,836.5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1,711.30平方千米,占93.2%;海涂面积125.22平方千米,占6.8%。陆域面积中,水域面积103.30平方千米,水域率为6.0%。
==历史沿革==
{| class="wikitable" |- ! 宁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 |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县,治设白峤(跃龙街道白桥村),属临海郡(治今台州市 椒江区章安街道)。|- |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并入临海县(临海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徙海游(今三门县海游镇城区街道)。属台州(治今 临海市)。武德七年又并入章安县(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 | 武周永昌元年(689年)复建,治迁广度里(今跃龙街道),仍属台州。|- | 唐神龙二年(706年),以县东地域辽阔,析置象山县。|- | 唐天宝元年(742年)台州改置临海郡;乾元元年复为台州,宁海 属之。|- |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台州路。|-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台州府。清因之。|- | 1912年直属浙江省,1914年属会稽道(治今宁波市区),1927年直属浙江省。|- | 1932年属浙江省第五特区(治今临海市)。|- | 1933年,改属浙江省第四特区(治今宁波市区),1934年属临海行政督察区。|- | 1936年,临海行政督察区改为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改为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0 | 1940 ,划海游等17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 | 1949年宁海解放后,属台州专区。1954年属宁波专区。|- | 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 | 1958年10月撤宁海,并入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原宁海城关。|- | 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属宁波专区,1970年属宁波地区,1983年7月改隶[[宁波市]]。|}
==行政区划==
===矿藏资源===
宁海县境内发现的矿藏共36种,以非金属为主。黑色金属有 [[ 磁铁 ]] [[ 赤铁 ]] 等;有色金属有 [[ ]] [[ 铅锌 ]] ;稀有金属有 [[ 辉钼 ]] [[ 钴土 ]] ;贵重金属有金银;非金属有 [[ 黄铁 ]] [[ 粘土 ]] 等;燃煤有 [[ 烟煤 ]] [[ 褐煤 ]] 。金属矿大部分产于新 [[ 华夏 ]] 构造带,非金属与第一次次生化有关。但探明储量者不多。
===植物资源===
228国道过境。
同三线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 沿海铁路纵贯县境,34省道甬临线是 一级公路,和盛宁线、象西线组成陆路交通主骨架,县城距宁波机扬64公里,离 北仑港80公里。5000吨级强蛟 码头投入使用,北通宁波、上海、大连,南达温州、厦门、香港,水陆客货周转能力大大提高。 甬台温铁路开通后,设有 宁海火车站。
2018全年完成交通总投资20.4亿元。由宁海站始发至上海的列车于10月1日开行。
====梁皇山====
原名桐柏山,位于宁海县城西面11.4公里前童镇北部边境。属于南干山。西接大门山,东连岵岫岭、封山,南为大红山。东、北与黄坛毗连。山多松、竹、薪柴。主峰768.2米。明崇祯《 [[ 宁海县志 ]] 》作梁王山,载有:“旧传梁太清(547-549)末,侯景作乱,陈霸先兵起,有王子避地于此,故名”,后改为梁皇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至此山。
====前童古镇====
位于 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具有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
====浙东大峡谷====
==地方特产==
[[ 胡陈洋芋 ]] [[ 望海茶 ]] [[ 翠冠梨 ]] 、 红阳[[猕猴桃]]、 宁海白[[枇杷]]、宁海[[脐橙]]、水车 [[ 萝卜 ]] [[ 岔路麦饼 ]] [[ 茶院番薯面 ]] (臭冬瓜、臭苋菅、臭菜心)、前童“三宝”( [[ 前童豆腐 ]] [[ 前童香干 ]] [[ 前童空心腐 ]] )。
==文化艺术==
===祭孔舞===
据《 [[ 鄞县通志 ]] 》记载清代乐舞有初献舞宣平之舞一成,亚献舞秩平之舞二成,终献舞叙平之舞三成,乐舞向列六佾,每佾六人共三十六人,光绪三十二年复改八佾则乃六十四人。”另据《 [[ 敬上录 ]] 》第十册记载:“天子亲祀则备宫悬舞八佾,太学比古诸侯当轩悬而舞六佾,群库比古卿大夫判悬而舞四佾,邑库大夫比古特悬二佾。”
===灯舞===
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较挺拔、有力,多用假嗓;净角较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白口以宁海官话为准,声音洪亮,听起来很动听。
[[ 宁海平调 ]] ,是宁海县的一个地方剧种,约始干明而盛于清,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它的唱腔。属于调腔的一个支派、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断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其语音,除小丑用苏白外,基本用宁海方言、读书音,故县人又称之为本地班、当时流行在宁海、[[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后到宁波、舟山、[[杭嘉湖]]以及上海一带作过短期演出。解放初期,平调一度停演。
===宁海方言===
==著名人物==
[[叶梦鼎]](1200年 —1279 ~1279 年),字镇之,号西涧,宁海东仓上宅人。南宋王朝右丞相兼枢密使。
[[胡三省]](1230年 —1302 ~1302 年),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宁波宁海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
[[方孝儒]](1357年 —1402 ~1402 年), 方克勤之子,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时人称“缑城先生。”又因在蜀任教时,蜀献王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童保暄]](1886年 —1919 ~1919 年),字伯吹,浙江宁海人,人称“浙江之蔡锷”。辛亥革命浙江起义发起人,浙江光复后,曾任临时都督。1919年5月27日追赠陆军上将衔,1919年5月23日病逝,时任陆军 中将、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
[[潘天寿]](1897年 —1971 ~1971 年),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心阿兰若主持、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
[[柔石]](1902年 —1931 ~1931 年),浙江 宁海县人。原名赵平复,作家,革命家。
[[张明养]] (1906年 —1991 ~1991 年),研究员,浙江宁海清潭人。
192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曾任复旦大学教授、系主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国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民进第四至七届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五 、第六 、第七 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
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对国际政治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 [[ 国际裁军问题 ]] 》、《 [[ 国际政治讲话 ]] 》、《 [[ 现代外交的基本知识 ]] 》等。
[[应野平]](1910年 —1990 ~1990 年),浙江宁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童衍方]],1946年生,浙江宁海人。号晏方,别署宝璧斋、爱竹庐。师从 来楚生。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潘公凯]],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 宁海,国画大师 [[ 潘天寿 ]] 先生的二公子。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新闻办《 [[ 中国网 ]] 》专栏作家、专家等。
==视频==
720,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