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昭宗

增加 15,6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朱由榔|圖片 = [[File:明昭宗3.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6117/cut-20171012120750-1393733104_jpg_297_371_32695.jpg/300 原圖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273940102y4bo.html 来自德州市朗诵艺术团的博客]]]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永历帝,明昭宗 | 出 平简介日期 = 1623年11月11日| 國籍 = 汉族| 别名 = 永历帝,明昭宗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被瞿式耜等大臣拥立为皇帝| 知名作品 = }} '''明昭宗'''(1623年&mdash;1662年)朱由榔,汉族,是南明的最后一个 [[ 皇帝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b8f5cc88eec994d?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q=%E6%9C%B1%E7%94%B1%E6%A6%94 朱由榔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快咨讯</ref> 。朱由榔是明神宗的孙子, [[ 明思宗 ]] 的堂弟,父桂端王朱常瀛。在隆武被俘后,于当年十月初十日(一说十四日)称监国于肇庆。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肇庆正式即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05/35970.html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05/35970.html]趣历史,2015-05-18</ref> 。永历帝倚仗张献忠建立的农民政权大西之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带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一度甚至收复 [[湖南]]等地。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天启三年(1623年)十月十九日,朱由榔在北京出生。天启七年(1627年)秋,其父朱常瀛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就藩,他跟随父亲到达衡州。崇祯六年(1633年),他被封为永明王<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273940102y4bo.html 南明皇帝朱由榔 ]新浪网,2017-12-20 </ref>。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湖南长沙,朱由榔随父南逃,在永州以南的石期市(今湖南东安县境)与父亲走散,后被大西军俘虏,幸得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员保护,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到广西梧州与父相聚。 次年十一月,朱常瀛病故,谥号"端"。三子安任王朱由(木爱)承嗣。隆武称帝后,兄桂恭王一病不起,不久朱由榔被封桂王。 ===肇庆监国===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随即被害。国不可一日无主。按照明朝的当时的继承制度,皇位应该由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后裔继承。而当时明神宗的男性后裔只剩下朱由榔一人,于是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与吕大器等推举朱由榔监国。 十月十四日,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监国。以丁魁楚为首席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瞿式耜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书事,同时任命了各部院官员。 监国七天之后,十六日赣州失守(十月初四日)的消息传到肇庆。肇庆距离赣州还有相当一段路程,但举朝汹汹,监国的喜庆气氛消失得无影无踪。司礼监太监王坤主[[张立]]即逃难,首辅丁魁楚随声附和,大学士瞿式耜等力主镇定,也只推迟了四天。十月二十日,朱由榔逃往梧州。这种行为无异于放弃广东,导致永历朝廷在广东人心尽失。 ===两帝并立===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初二日,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同广东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等在广州奉请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并且抢在朱由榔之前,在同月初五日正式称帝,改第二年为绍武元年。[[File:1527487887780451c440934.jpg|缩略图|左|250px|[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7487887780451c440934 原圖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6560511842421047816/ 来自今日头条]]]  十一月初八日,朱聿鐭在广州即位的消息传到梧州,为收拾广东民心,朱由榔于十一月十二日东返肇庆,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同时,追尊其父朱常瀛为端皇帝,兄朱由(木爱)为桂恭王;嫡母王氏为慈圣皇太后,生母马氏为昭圣皇太后。十二月十五日,正当绍武政权在同永历朝廷激战正酣,并且占据上风的时候。清军在佟养甲、李成栋统率下,伪装成明朝军队,出其不意地攻占广州。绍武帝及首辅苏观生自杀殉国,广东沦陷。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永历帝离开肇庆再度逃入广西梧州。不久,肇庆失守,梧州告急,朱由榔又由梧州仓皇逃到桂林。在刘承胤的劝说下,朱由榔又离开桂林进驻全州(今广西全县)。当他发现刘承胤想把自己作为投降的礼物送给清军时,连夜逃出全州,经由靖州(今 湖南 靖县)逃到柳州。在柳州,他的行装又被土司劫掠一空。 ===桂滇播迁===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十九日,李成栋部于顺治四年正月十九日由三水进至高明,留守肇庆的明两广总督朱治涧不战而逃。李成栋即命部将罗成耀留镇肇庆,自己领主力进攻梧州。梧州守将陈邦傅弃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栋占领梧州。二月间,明内阁首辅丁魁楚投降,被杀。 十二月,朱由榔才返回南明的后方基地桂林。 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清江西提督金声桓、王得仁先发制人,擒杀巡按董学成、布政使迟变龙、湖东道成大业,宣布反清复明;二月,朱由榔又从柳州逃到[[南宁]];四月,清两广提督李成栋反清复明,清广西巡抚耿献忠反清复明;八月,朱由榔还都肇庆。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何腾蛟在湘潭被俘杀;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覆亡;三月,李成栋兵败身死。噩耗接踵而来,朝廷上下一片惊惶。李成栋养子李元胤在肇庆行在,面见永历帝痛哭流涕,永历帝封李元胤为南阳伯挂车骑将军印;元胤辞免,仍旧以锦衣卫都督同知提督禁旅。 永历四年(1650年)正月瞿式耜,[[张同敞]]在桂林被孔有德俘获,后二人坚贞不屈,被杀。清军重新占领湖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 永历五年(1651年)冬,朱由榔被孙可望以武力胁迫到安龙府(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孙可望的软禁下,他过了三年多安稳但不自由的生活。 永历八年(1654年)孙可望欲自立,大臣吴贞毓 奉永历命欲召李定国护驾。事情败露之后,孙可望派遣郑国举兵问罪,最后孙可望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吴贞毓自缢并斩吴以下十七朝臣。[[File:T0122fdaac1bac315c2.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0.ssl.qhimg.com/t0122fdaac1bac315c2.jpg 原圖鏈接][https://www.360kuai.com/pc/9e477997cb1d2cb4a?cota=3&kuai_so=1 来自快咨询讯]]]  ===三王内讧===永历九年(1655年)李定国把朱由榔护送到云南昆明,居住在孙可望的秦王宫。次年于曲靖交水大败孙可望,孙可望势穷降清。永历十一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后,西南军事情报尽供清廷,滇黔虚实尽为清军所知。 ===咒水之难===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永历十三年(1659年),朱由榔在李定国的保护下,由昆明撤到永昌(云南保山县),又由永昌退到腾越(云南腾冲县),由腾越逃到缅甸境内,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ref>[https://new.qq.com/omn/20190110/20190110A0C013.html 这个人是明朝最后火种,却最终死于一叛徒之手,叛徒至今遭人唾骂],新浪网,2019-1-10</ref>。 ===身死国灭===莽白得到清军进入缅境的消息后,曾写信给吴三桂,到1662 年1月22日,莽白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皇统彻底灭亡。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其身亡处后改名为逼死坡<ref>[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73113&pn2=1&pn=1 谒明永历帝陵(外两首) ]江山文学,2011-10-16</ref>。 永历帝死后庙号昭宗,延平王郑经上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ref>[https://www.toutiao.com/a6560511842421047816/ 最后一个自缢的皇帝,不是崇祯却同样壮烈,死后被迫与14人合葬]今日头条,2018-05-28</ref>。=影视形象= 昭宗初到华州,朱朴就建议迁都襄阳,依托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奏疏中说:“古者帝王不常厥居,皆观天地兴衰,随时制事。关中,隋家所都,我是因之,凡三百岁,文物资货,奢侈僭伪皆极焉;广明巨盗陷覆宫阙,局署帑藏,里井肆,所存十二,比幸石门、华阴,十二中又亡八九,高祖、太宗之制荡然矣。夫襄、邓之西,夷漫数百里;其东,汉舆、凤材为之关,南,菊潭环屈而流属于汉,西有上洛重山之险,北有白崖联济,乃形胜之地,沃衍之墟。 若广浚漕渠,运天下之财,可使大集。自古中兴之君,就未王而王。今南阳,汉光武虽起而未王也。臣视山河壮丽处多,故都已盛而衰,难可兴已;江南土薄水浅,人心嚣浮轻巧,不可以都;河北土厚水深,人心强愎狠戾,不可以都。惟襄、邓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济为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津都之极选也。” 这封奏疏写得极有蕴藉,回味无穷。表面上像是舆地家的迁腐之论,实际上句句紧扣时局。唐末迁都之论,始于高骈请僖宗迁都扬州。乾宁二年(895),关中三镇跋扈,动不动便勒兵入京,胁君杀相,无所不为。迁都之议,才成为朝堂上的焦点。迁都的目的是明确的,即摆脱三镇,重兴大唐。但迁都何处,却众说纷纭,始终没有统一意见。<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File:U=3898885033,3953928483&fm=173&app=25&f=JPEG.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39514128180294 来自证百度]File:U=2105138793,1012447342&fm=173&app=25&f=JPEG.jpg|缩略图|thumb|400px|有框|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39514128180294 来自证百度]File:U=3175541223,3973538007&fm=173&app=25&f=JPEG.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39514128180294 来自证百度]File:U=256960743,3311774735&fm=173&app=25&f=JPEG.jpg|缩略图|thumb|400px|有框|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39514128180294 来自证百度]</gallery>有的说去[[成都]],有的说去太原,有的说去扬州。朱朴没说去成都不好,是因为王建近在咫尺,不好明言。皇帝在华州,华州是韩建的地盘,朱朴略而不言,他只说江南人心浮巧,暗指杨行密不可信。说河北人心狠戾,暗指李克用不可靠。说襄、邓人心质良,暗指赵匡凝忠心朝廷。朱朴整篇奏疏,将重点放在帝都王气上,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是为了避免韩建起疑心。 昭宗看完奏疏后很兴奋,为避免韩建得知,他将奏疏压下来,不交给廷臣讨论。昭宗暗中派人调查朱朴的情况,得知朱朴是襄州襄阳人,难怪对襄、邓的情况如此熟悉。朱朴是从荆门令一职调入京师的,乾宁初,军费短缺,有人建议以中外九品以上官两月俸料补助军费,朱朴坚执不可,从中可见其人确识大体。所以才有今日拜相之举。 昭宗招来翰林学士韩仪,口授拜相制词,令韩仪润色,制词一出,人人大惊,惊其文辞过分溢美:“梦傅岩而得相,殷道中兴;猎渭滨而载献臣,周朝致理…朕自逢多难,渴伫英贤,暗祷鬼神,明祈日月。果得哲辅,契予勤求。朱朴学业优深,识用精敏。久徊翔而不振,弥贞吉以自多。朕知其才,遂召与语。理乱立分于言下,闻所未闻;兵农皆在于彀中,得所未得。 不觉前席,为之改容;须委化权,用昌衰运。自我拨奇,宁拘品秩;百度群伦,俟尔康济。”可惜,在当时的情况下,皇帝尚且受制于人,无论谁出任宰相,都已于事无补。不久,韩建发现昭宗与朱朴有摆脱他投奔赵匡凝的企图,强行解散禁军,大杀诸王,贬黜朱朴至死。迁都之梦落空。 昭宗到华州之初,韩建表面上还很客气,日子一长则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凌驾于皇帝之上,宰相们因畏惧他而不敢处理政务。昭宗无奈,只得下诏令韩建主持朝政,然而,韩建自己目不知书,全仗着李巨川为他处理文牍,在朝堂上议政,可不是他人能代替的,韩建也怕自己闹出大笑话。早些日子,郑县百姓上告县令放高利贷,以济公费。韩建凡事都插手,令有关部门以贪赃罪论处。 昭宗令三司(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合称三司)定罪,御史台、刑部定为绞刑,只有大理寺拖延数月不办。韩建大为不满,诘问大理寺卿李克勤:“郑县县令是你亲戚吗?为什么不早点定罪?”李克勤说:“我这样做,是为遮掩您的过失。”韩建大怒,诘问其由。李克勤不紧不慢 说:“郑县县令所放高利贷数额不大,我听说,您放高利贷的数量已达数五万缗之多了。”韩建辩解说:“我是华州节度使,华州民,我民也 ”李克勤一笑:“华州民乃天子之民,不是公之民。 照公之言,郑县民乃崔令之民,又何足问。”韩建不软不硬碰了钉子,出了次洋相,也找不出李克勤的毛病,只好将崔县令降职了事。这次,他怕当众出丑,上表推辞,皇帝只好收回成命。韩建有天子在手,便向地方诸道发布文告,令各地将贡赋运往华州。李克用听说后,叹息道:“皇帝去年若听我的话,怎么会有今天的磨难呢!”又说:“韩建是天下第一大笨蛋,替贼臣削弱朝廷,将来不是被李茂贞擒获,就是被朱温俘虏!”并上表朝廷,声言率诸道兵救援天子。 作为当时势力最强的割据势力,朱温对流亡中的皇帝当然不会置之不理,只是此时他正忙于和山东的朱宣、朱瑾作战,没有插手其中。乾宁三年(896)七月二十六日,宰相崔胤被驱逐出朝,表面理由是他党附崔昭纬,实际上是“韩建之志”。崔胤不愿到地方任职,便向朱温求助,并劝他营建洛阳宫阙,将皇帝迎至东都。朱温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便和河南尹张全义一道上表,请求迁都洛阳,声称要以一万军兵前去迎接昭宗,还说崔胤是忠臣,不应该驱逐出朝。 韩建惧怕朱温,便采取个折衷的办法,上书奏请重新起用崔胤为宰相,同时让昭宗派使臣劝谕朱温不要带兵迎驾。朱温不过是虚张声势,其目的在于拉拢崔胤,在朝中找个代理人,现在见目的已达到也自然安定下来。九月十七日,朝廷再次任命崔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对朱温感恩戴德,自此,两人深相交结,互为表里。流亡华州的昭宗心情十分苦闷,盼望早日返回长安,每到“花朝月夕,游宴西溪”,与群臣咏歌赋诗,以排泄内心的烦恼。 昭宗再也忍受不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了早日重返长安,企图凭借仅有的一点力量将李茂贞赶出京城。九月二十一日,昭宗决定兴兵讨伐李茂贞。他令朱朴兼判户部事务,全权负责处理军旅财赋事宜,又命宰相孙偓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以前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静难节度使兼行营副都统,加紧备战。 十月五日,又给孙偓加上行营节度使、招讨使、处置使等头衔。禁军尚未出动,十一日,李茂贞上表请罪,表示要改过自新,并出钱帮助修复宫室。韩建又从中调和,昭宗便未出师。 
=档案资料=
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旋被害。国不可一日无主。按照明朝的当时的继承制度,皇位应该由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后裔继承。而当时明神宗的男性后裔只剩下朱由榔一人。于是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隆武二年十月初十日(一说十四日)朱由榔称监国于肇庆,以丁魁楚为首席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瞿式耜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书事,同时任命了各部院官员。 监国七天之后,十六日赣州失守
=视频=
<center>
{{#iDisplay:qq.com/x/cover/qwvcfzl987ydm63/t0023mka2qt |640|38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古代军政人物]] [[Category:皇帝]]
5,7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