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宁市

增加 6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海宁市.png|350px|缩略图|右|海宁市[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711/W020171102346575441427.png 原图链接][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711/t20171102_5505865.shtml 来自杭州日报 的图片]]]
'''海宁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上虞区、[[杭州]][[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余杭区、江干区下沙,北连 [[ 桐乡市 ]] 、嘉兴秀洲区。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
海宁之名,始见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寓“海洪宁静”之意。其境内名胜“钱江涌潮”,自唐宋便已盛行,闻名国内外,“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至今仍吸引八方宾客,一睹涌潮奇景。1986年撤县设市。
| 在春秋战国时,海宁是越、吴、楚的武原乡、隽李乡、御儿乡属地。秦时在海盐县、由拳县境内。
|-
| [[东汉]]建安八年(203 )陆逊在此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都尉治所在在盐官镇南10千米。
|-
|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析海盐、由拳,置盐官县,属吴郡,隶扬州,为海宁建县之始。
|-
|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 )置海宁郡,寓“海洪宁静”之意,辖盐官、海盐、前京三县。
|-
|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灭陈,废钱唐郡,并桐庐、新城入钱唐县,割吴郡盐官(今海宁)、吴兴郡余杭,及富阳、於潜共5县置杭州,盐官始属杭州。
|-
| 唐武德七年(624 )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 )复置[[盐官县]]。
|-
|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盐官属江南东道余杭郡。
|-
| 五代属吴越国杭州。
| 南宋属临安府。
|-
| 元贞元年(1295 )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 )改名海宁州,属[[杭州]]路。
|-
| 明洪武二年(1369 )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
|-
|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复升为州。
|-
| 民国元年(1912 )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1948 )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
| 1949年5月解放,建[[海宁县]],属[[嘉兴]]专区。
==气候特点==
海宁为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区。暖季受热带海洋气团调节,盛行东到东南风,气候温润,降水较丰;冷季受副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北到西北风,气候干寒,降水偏少。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光、温、水配合较好。境内除东南部丘地和沿江高地外,平原地域气候差异较小。无霜期较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唯气候多变,尚有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出现。
==人口民族==
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太湖片的地域和人口都占吴语总体的65%以上。可再分为毗陵(常州)、苏沪嘉( [[ 苏州- ]]——[[ 上海- ]]——[[ 嘉兴 ]] )、苕溪( [[ 湖州 ]] )、 [[ 杭州 ]] 、临绍( [[ 临安- ]]——[[ 绍兴 ]] )、甬江( [[ 宁波 ]] )六小片。片与片之间语法,词汇,发音差异不大,仅是语调有所区别,能作基本沟通,其中以苏州为中心的苏沪嘉小片和以常州为中心的毗邻片吴语因其发音特点而常被称作“吴侬软语”。
狭义海宁话指硖石话,是海宁市政府所在地硖石片区的方言。
===海宁中国家纺博览会===
2001年起,每年一届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主办,海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于2001年落户许村。自博览会开展以来,每年有近3000余位来自[[北京]]、[[山东]]、[[四川]][[成都]]、[[广东]]等全国各大市场以及海外的客商前来参展交流,参观采购<ref>[https://zj.qq.com/a/20190825/003612.htm 2019海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秋季)博览会盛大开幕!] 嘉兴城事腾讯大浙网2019-08-25 15:35</ref>。
===中国国际(海宁)钱江观潮节===
1992年起,每年一届<ref>[http://www.zj.gov.cn/art/2015/4/2/art_804_372817.html 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5-04-02</ref>,农历八月十六到八月十九
每年在海宁盐官由 [[ 浙江省 ]] 旅游局、 [[ 嘉兴市 ]] 人民政府主办, [[ 海宁市 ]] 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在继承传统观潮风俗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大型歌舞和传统民俗风情展示活动,再现了古代沿江百姓祭潮治患、喜庆安澜的恢弘场面。央视多次直播“海宁潮”及海宁观潮盛况,让全国乃至世界既看到了“天下奇观”海宁潮的壮观,又感受到钱塘江畔独特的“潮文化”内涵。
===中国海宁国际轮滑节===
| 2.宰相府第—宰相府第风情街<ref>[http://www.mafengwo.cn/i/3515322.html 【 盐官古镇 · 宰相府第风情街 】——游走江南_海宁篇] 马蜂窝 2015-10-2 </ref>
|-
| 3.庙宫迷踪 —海神庙
|-
| 4.观潮胜地 —观潮胜地公园
|-
| 5.华彩皮都 —海宁中国皮革城
|-
| 6.紫薇揽秀 —西山公园
|-
| 7.智标晨旭 —智标塔
|-
| 8.诗楼新月 —徐志摩故居
|-
| 9.静安精舍 —王国维故居
|-
| 10.路仲探幽 —路仲古镇
|}
==文物古迹==
2015年1月,海宁市已有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8 位]]8 个(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文保点124处。
==世界遗产==
海宁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名人俊才:
东晋学者干宝,  唐代忠臣许远、诗人顾况,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和查继佑,清代三阁老(大学士)陈之遴、陈元龙、陈世倌,诗人查慎行,棋圣范西屏、施定庵,书法家陈奕禧、查升,女诗人[[陈慧殊]],藏书家[[吴骞]]、[[蒋光煦]],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穆旦]],作家[[金庸]]、[[陈学昭]],医学家[[王士雄]],数学家[[李善兰]],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佛学家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学者、书法家[[张宗祥]],训诂学家[[朱起凤]],铁道学家[[徐骝良]],文史学家[[宋云彬]],红学家[[吴世昌]],戏剧家[[沙可夫]],教育家[[郑晓沧]],植物学家[[钱崇澍]],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电影艺术家[[史东山]],版本目录学家[[赵万里]],漫画家[[米谷]],科学家[[沈鸿]],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许国璋]]等。
===两晋南北朝===
[[ 干宝]](?~336年),东晋学者。
[[ 顾欢]](420年~483年),南朝宋、齐时学者。
[[ 顾越]](493年~569年),南朝梁学者。
[[ 戚衮]](519年~581年),南朝梁学者。
===唐代===
[[ 褚无量]](645年~719年),唐学者。
[[ 许远]](709年~757年),唐忠勇名将。
[[ 顾况]](708年~801年),唐诗人。
===宋元===
[[ 朱淑真 ]] ,南宋著名女词人。
[[ 张九成]](1092年~1159年),南宋状元,崇国公太师。
[[ 荣肇]](1226年~1307年),宋元热心教育事业者。
===明代===
[[ 胡奎 ]] ,元末明初诗人、学者。
[[ 贝琼]](1314年~1378年),明诗人。
[[ 朱妙端]](1423年~1506年),明女诗人
[[ 祝萃]](1452年~1518年),明学者,善治水。
[[ 苏平 ]] [[ 苏正 ]] ,兄弟均为明诗人。
[[ 周应祯]](?~1554年),明抗倭将领。
[[ 许相卿]](1479年~1557年),明学者。
[[ 陈与郊]](1544年~1611年),明戏曲家。
[[ 查秉彝 ]] ,官顺天尹,曾上疏历数严嵩、严世藩父子罪行。
[[ 祝以豳]](1551年~1632年),明爱国将领,曾击退荷兰侵略者对粤边骚扰。
[[ 陈司成 ]] ,明末名医。
===明末清初===
[[ 周宗彝]](1600年~1645年),明末抗清义士。
[[ 谈迁]](1594年~1658年),明末清初史学家。
[[ 祝渊]](1614年~1645年),明末文士,重气节,反对魏忠贤,清兵攻陷杭州时自缢。
[[ 陈之遴]](1605年~1666年),明末有文名,曾为南明官员,后仕清任礼部尚书,终被流放。
[[ 朱朝瑛]](1605年~1670年),明末清初学者。
[[ 朱一是]](1610年~1671年),明末文士,入清不仕。
[[ 徐灿 ]] ,明末清初女词人。
[[ 张次仲]](1589年~1676年),明末清初学者。
[[ 查继佐]](1601年~1676年),明末清初史学家。
[[ 陈确]](1604年~1677年),明末清初哲学家。
[[ 陈瓛 ]] ,明末清初书法家。
[[ 李因]](1610年~1685年),明末清初女诗人、画家。
[[ 陆嘉淑]](1620年~1689年),工诗文,善书画,多藏书,终身不仕清。
===清代===
范骧(1608年~1675年),清初书法家。
[[范骧]](1608年~1675年),清初书法家。 [[ 沈珩]](1619年~1695年),清康熙三年会试第一。
[[ 杨雍建]](1631年~1704年),清初官员,以敢谏著称。
[[ 查升]](1650年~1707年),清书法家。
[[ 陈奕禧]](1648年~1709年),清书法家。
[[ 陈诜]](1642年~1722年),清康熙时名臣。
[[ 许汝霖 ]] ,清康熙时名臣。
[[ 马思赞]](1669年~1722年),清藏书家。
[[ 陈訏]](1650年~1722年),清教学家。
[[ 查慎行]](1650年~1727年),清著名诗人。
[[ 查嗣庭]](1664年~1727年),清康熙时官至内阁学士,雍正四年陷身文字狱,病死仍被枭首,兄慎行嗣瑮等亲族多人受株连。
[[ 查嗣瑮]](1652年~1733年),清诗人。
[[ 陈元龙]](1652年~1736年),清雍正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 朱自恒 ]] ,清画家。
[[ 陈邦彦]](1678年~1752年),清书法家。
[[ 陈世倌]](1680年~1758年),清乾隆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 沈翼机 ]] ,清学者,参加纂修《 [[ 浙江通志 ]] 》。
[[ 俞兆岳 ]] ,清时有功于海塘建筑,是用铁榫加固塘身的发明者。
[[ 范西屏]](1709年~1769后年),清围棋国手。
[[ 施定庵]](1710年~1770年),清围棋国手。
[[ 周广业]](1730年~1798年),清学者。
[[ 吴骞]](1733年~1813年),清藏书家。
[[ 周春]](1729年~1815年),清学者。
[[ 陈鳣]](1753年~1817年),清学者。
[[ 许光治]](1811年~1855年),清书法家,工篆隶,花鸟画家。
[[ 许光清 ]] ,清书法家,学者。
[[ 周乐清]](1785年~1855年),为官注意平反冤狱,有政声,戏曲创作家。
[[ 达受]](1791年~1858年),清名僧。
[[ 蒋光煦]](1813年~1860年),清藏书家。
[[ 许梿]](1787年~1862年),为官善决疑狱,博通文学、医学。
[[ 钱泰吉]](1791年~1863年),清方志学家,嘉兴人,居海宁多年,主讲学,多藏书,纂《 [[ 海昌备志 ]] 》52卷。
[[ 王士雄]](1808年~1868年),清医学家。
[[ 许楣]](1797年~1870年),清学者。
[[ 陈子仙]](1821年~1870年),清围棋国手。
[[ 唐仁寿]](1829年~1876年),清藏书家。
[[ 管庭芬]](1797年~1880年),清画家,并工诗文,精鉴赏,校勘。
[[ 李善兰]](1811年~1882年),清教学家,我国近代科学先驱者,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教授。
[[ 蒋光焴]](1825年~1892年),清藏书家。
[[ 吴嗣广 ]] ,清学者,参与纂修《 [[ 浙江通志 ]] 》。
[[ 许仁沐]](1842年~1899年),热心教育事业,纂修《 [[ 常山县志 ]] 》。
[[ 朱昌燕 ]] ,晚清当地学者。
===中华民国===
朱宗莱(1881年~1919年),精文字校勘。
[[朱宗莱]](1881年~1919年),精文字校勘。 [[ 杭辛斋]](1869年~1924年),著名新闻工作者。
[[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国家大师,史学家,著名学者。
[[ 钱崇润]](1886年~1927年),医学家。
[[ 朱宝瑨]](1854年~1929年),热心教育事业,晚年热心修志。
[[ 单不庵]](1878年~1930年),教授,深研理学。
[[ 严远庄]](1847年~1930年),善绘画,致力于灯采艺术。
[[ 徐志摩]](1897年~1931年),著名诗人。
[[ 周承德]](1877年~1935年),书法家。
[[ 吴小鲁]](1877年~1936年),乡绅。
[[ 袁湘君]](1919年~1938年),抗日女医务工作者,在茶院大桥殉难。
[[ 蒋百里]](1882年~1938年),军事学家。
[[ 褚学潜]](1919年~1940年),中共党员,烈士,抗战时牺牲。
[[ 陆宗舆]](1876年~1941年),“五四”运动群众要求惩办的亲日派三个卖国贼之一。
[[ 冯李伦]](1922年~1941年),烈士,新四军营教导员,1941年秋与日军战斗时牺牲。
[[ 陈才庸]](1913年~1942年),烈士,中共地下党员, [[ 皖南事变 ]] 后被杀害。
[[ 徐骝良]](1878年~1942年),铁道专家。
[[ 何孝章]](1908年~1943年),烈士,中共地下党员,皖南事变后被杀害。
[[ 褚台夫]](1919年~1944年),国民党抗战英雄,空军烈士。
[[ 顾贻榖]](1885年~1944年),金融家。
[[ 吴其昌]](1904年~1944年),文史学家。
[[ 徐申如]](1872年~1944年),实业家。
[[ 张竟仁 ]] ,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
[[ 单士厘]](1858年~1945年),早期旅外妇女,回国后著书介绍西方文化。
[[ 周富亭]](1864年~1945年),能工巧匠,尤善制刀。
[[ 徐明]](1920年~1946年),烈士,中共地下党员, [[ 新四军 ]] 北撤后任茅山留守处政委。
[[ 杭穉英]](1900年~1947年),商业美术家。
[[ 太虚]](1890年~1947年),名僧。
[[ 朱起凤]](1874年~1948年),文字学家,独立纂成《 [[ 辞通 ]] 》。
[[ 查人伟]](1887年~1949年), [[ 辛亥革命 ]] 志士,抗战后浙江民盟负责人之一。
[[ 吴育英]](1920年~1949年),烈士。
[[ 周承菼]](1883年~?年), [[ 民国 ]] 将领,后去台湾。
[[ 杭毅]](1894年~1981年), [[ 国民党 ]] 将领。
[[ 顾达一]](1906年~1982年),民国有功于抢修海塘。
[[ 虞尔昌]](1904年~1984年), [[ 台湾大学 ]] 教授。
[[ 金祥恒]](1918年~1989年),台湾大学教授。
[[ 蒋复璁]](1898年~199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陈巳生(1892年~1953年),实业家。
[[陈巳生]](1892年~1953年),实业家。 [[ 许行彬]](1874年~1953年),早期新闻工作者。
[[ 史东山]](1902年~1955年),知名电影艺术家。
[[ 李尊庸]](1901年~1959年),摄影家。
[[ 张惠衣]](1898年~1960年),教授。
[[ 徐永祚]](1893年~1961年),著名会计师。
[[ 沙可夫]](1903年~1961年),艺术教育家,中共早期党员。
[[ 张宗祥]](1882年~1965年),知名学者。
[[ 钱崇澍]](1883年~1965年),植物学家。
[[ 徐凌云]](1885年~1965年), [[ 昆剧 ]] 研究家。
[[ 冯朱棣]](1896年~1966年),兵器专家。
[[ 胡伦清]](1896年~1966年),教授。
张关友(1936年~1966年),烈士。
721,2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