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芦笙

增加 1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 [[ 汉族 ]] 的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芦笙由[[葫芦笙]]沿袭而来,属[[自由簧]][[气鸣乐器]]。分大、中、小多种类型,均由[[笙苗]]、[[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装有用[[芦竹]]制成的笙苗6根,外侧开按音空,下侧装簧片,插于长形木制或葫芦制的笙斗,每苗1音,在每2、3根笙苗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现在使用的多为[[东丹甘]]所研发的[[十八管芦笙]]。
===隋唐时期===
芦笙最初史料见于《 [[ 隋书 ]] 》,简称“芦”。
* 《 [[ 隋书·东夷传 ]] 》:“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属,吹芦以和曲。”
* 唐代,[[ 苗族]] 苗族 涌现的优秀芦笙演奏家,进京朝贡必带芦笙,演奏很受朝廷赞赏。
===宋代===
* 宋· [[ 周去非 ]] [[ 岭外代答·乐器·猺乐器 ]] 》:“猺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胡卢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嗄其声。”
* 宋· [[ 陆游 ]] [[ 老学庵笔记 ]] 》卷四载:“……辰、沅、靖州等地,友仡伶,仡赞……男未娶者,以金鸡插髻……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
===明代===
{| class="wikitable"
|-
| * 明· [[ 邝露 ]] [[ 赤雅 ]] 》:峒亦僚类……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
|-
| * 明· [[ 杨慎 ]] [[ 南诏野史 ]] 》:“每岁盂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
| * 明· [[ 钱古训 ]] [[ 百夷传 ]] 》:“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
|-
| * 明· [[ 钱古训 ]] [[ 百夷传 ]] 》:“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
|-
| * 明代倪辂《 [[ 南诏野史 ]] 》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
| * 明·邝露《 [[ 赤雅·狪人 ]] 》:“狪亦獠类,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
|-
| * 明· [[ 朱谋 ]] [[ 骈雅·释器 ]] 》:“卢沙,似箫。”
|}
{| class="wikitable"
|-
| * 清· [[ 田雯 ]] [[ 黔书·苗俗 ]] 》:“花苗,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预择平壤为月场。及期,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附之后以为节,并扇舞蹈,回翔婉啭,终日不倦。”
|-
| * 清· [[ 陆次云 ]] [[ 峒溪纤志 ]] 》:“(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
|-
| * 清 [[ 道光 ]] [[ 云南通志 ]] 》:“男吹竹笙,女弹篾琴,谐婉可听。”
|-
| * 清 [[ 乾隆 ]] [[ 开化府志 ]] 》:“送葬,女婿吹芦笙,跳舞尸前。”
|-
| * 《 [[ 百夷传 ]] 》:“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
|-
| * 《 [[ 靖州直隶州志 ]] 》道光版·卷十一载:“……侗每于正月内,男女成群,吹芦笙各寨游戏。彼此往来,宰牲款待,曰跳、歌堂,一曰皆歌。中秋节,男女相邀成集,赛芦笙、声震山谷……”。
|}
芦笙多用于少数民族喜庆歌舞时吹奏,边吹边舞。舞姿多为模仿动物动作或日常生活,如围圈、换背、赶老虎、鱼上滩、鸡打架、踩八卦等。几乎每个寨都有芦笙队,规模不一,从十几人到数百人,多以鼓楼为组成单位,用于祭祀、典仪、迎宾、送葬砍牛等仪式。在特别隆重的场合,周围几个村寨的芦笙队集合在一起,可达千人。
隋唐时期,芦笙或葫芦笙多由少数民族进献宫廷,与乐器相关的文化习俗,史籍大多不详载。明清时期, [[ 汉族 ]] 对少数民族加深统治,史籍对少数民族的乐器形制、功能、实用场合的记载趋于翔实。
清· [[ 檀萃 ]] [[ 滇海虞衡志 ]] 》:“芦笙,范《志》谓之胡卢笙,唱趺脚歌,迎春亦集于县廷。”“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
清·田雯《 [[ 黔书·苗俗 ]] 》:“丧礼、杀牛、宰牲、吹芦笙,群聚跳舞,命曰作戛。”
《黔书·苗俗》:“每岁孟春,合男女于埜,谓之跳月,预择平址为月场。及期,男女皆雯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继于后,以为节,竝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暮则挈所私归。”
[[贵州省]]东南[[谷陇]]地区,每年[[农历]]9月27——29日举行三天芦笙节,参与的本地、附近地区的苗族人可达几十万,是当地重要的社交场合。当中有芦笙乐队竞赛,几十个芦笙队,每两队一组进行比赛,有个人表演、有集体吹跳,芦笙手边吹边舞,无新曲者败,曲多音亮的芦笙队胜,得胜队伍的芦笙被挂上红色缎带,得胜的寨和个人均受到尊敬。
====[[ 侗族芦笙节]]====
贵州省东南[[侗族自治州]]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女子穿着刺绣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随着芦笙的乐曲起舞。
[[File:Miao musicians.jpg|thumb|right|300px|苗族芦笙,在贵州]]
====[[ 舟溪]] 芦笙节====
为庆丰年祝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18日开始,19至20日进入高潮,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男子在圈内边吹边跳,女子跳舞。21日,节庆转为“[[游方]]”,青年用「对歌」择偶、订婚。
芦笙乐舞是苗族等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每个村寨里,都有一个跳芦笙的中心院坝,在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全寨人聚集一起,有人吹奏芦笙,有人跳舞。芦笙曲的种类很多,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有专用的,也有标题或词意的,它们多是取材于民间歌谣。
著名乐曲有《 [[ 诺德仲之歌 ]] 》、《 [[ 大悲调 ]] 》、《 [[ 和调 ]] 》、《 [[ 赛调 ]] 》等。吹奏芦笙多与舞蹈相结合,苗族《 [[ 芦笙舞 ]] 》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民中广泛流传,是最普通的一种舞蹈,一般都是围成圆圈,由男子吹芦笙在前,面朝圈里,横身领舞前进,妇女随后,面朝前进方向,随音乐而舞,左右脚交替前进。
[[ 皇朝通典 ]] 》:云南苗族“一人吹芦笙为首,男女连手周旋跳舞为乐。”
清《 [[ 广舆胜览 ]] 》中载有苗族《芦笙舞》图,图上一苗族青年男子边吹芦笙,边起步舞蹈,一女子梳高髻,穿花衣裙,左手执巾,右手摇铃而舞。图上注明:苗族“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
芦笙舞仍在现代苗族广为流行,而吹笙的男子为多人,女子舞时通常是徒手而舞。芦笙舞有快舞和慢舞之分,在节日和比赛场合里多跳快舞,舞姿健康粗犷、情绪欢快开朗;而在村寨的院坝上多跳慢舞,动作优美、情绪舒缓安详。
《[[尾蕉丛谈]]》:“长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用响铜为之,恒用火炙,亦古制也。”
由笙斗、笙苗和共鸣管构成<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mz09/2009-02/10/content_17252724.htm 苗族的芦笙],中国网  时间: 2009-02-10</ref>。苗族芦笙,斗多选[[杉]] 、[[松]] 或[[梧桐]] ,刳两瓣,以竹篾扎紧如纺锤,中空。斗端插吹嘴,斗侧竖插插笙苗两排,略斜,透斗底。通常用6根音管,也有用4管或8管。笙苗取材当地白竹,管底端堵塞(也有管底开放的)。穴于斗内笙管管壁,开方形簧孔,以蜂蜡粘铜簧片,簧片呈三角形。气斗上方管壁,开一圆指孔。芦笙的共鸣竹管套于笙管上端。其长度视笙管音高而定。
[[ ]] ·[[周去非]]《[[岭外代答]] ·乐器·猺乐器 ]] 》:“猺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胡卢笙、竹笛,卢沙之制,状如古箫(按:指排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嗄其声。”
==声学原理==
==声部、音域、音位==
流传[[ ]] 中、黔南、黔西北的芦笙,笙苗底端不堵,斗以原木从斗尾刳入,挖口堵以木塞,以树皮条收紧。苗族以5支大小不同芦笙组成系列。音域各相隔一个[[八度]],由大而小依次称五滴水、四滴水、三滴水、二滴水、一滴水。流传侗族芦笙形制于苗族的基本相同。全套芦笙音域A2-a3,共6个八度。
整套苗族六管芦笙,从倍低音到最高音共5种规格,音列按[[五声音阶]]排列,每种规格音域1个八度,总音域5个八度:A1-a3。因流行地域的不同,民间有多种芦笙:6苗6音、6苗7音(第6苗置2簧)、8苗8音、6苗5音(1苗不置簧)、6苗4音(2苗不置簧)、4苗3音(1苗不置簧)和4苗2音(2苗不置簧)。
芦笙记谱有三种:汉文译音记谱,现代简谱记谱和侗文记谱。
[[ 集合曲 ]] 》侗语记为:
二能 二内┃恩能 恩嫩┃二能 二内┃恩能 恩嫩┃恩嫩 二内┃恩能 恩嫩┃而纳 而纳┃恩能 恩嫩┃
718,00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