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佛教音樂

增加 17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六时行道梵呗,为古来各宗所共遵行。无论何宗何派,均受持诵习朝暮课诵。如逢朔、望日以及佛菩萨祖师诞服及纪念日,在功课的前边、中间另加有梵呗。六时行进梵,一般最流行者是六句赞及八句赞。六句赞是南北通行的赞词,其赞由六句29字构成,故称为六句头赞。北方还有一种赞谱名《[[迓古令]]》,赞词共有十条,亦名十供养赞,即香、花、灯、涂、果、乐、茶、食、宝、衣各系一谱,第一赞《[[清净妙香]]》共四句20字,可用六句赞谱唱念,八句赞系由八句赞词构成,多在诵经之后,法经中间唱之,亦称大赞。如《三宝赞》《[[弥陀赞]]》《[[观音赞]]》等都以八句构成。
道场忏法,其旨在化导俗众,即“诸佛善权方便,立悔罪之仪”,所以其仪式尤为重视歌咏赞叹,道场忏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最常用的有《[[蒙山施食]]》《[[瑜伽焰口]]》《 [[ 水陆 ]] 》《梁皇宝忏》《 [[ 大悲忏 ]] 》《 [[ 三昧水忏 ]] 》等。在这些佛事活动中,梵呗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多以《 [[ 四大祝延 ]] 》《八大赞》为主。即《唵嘛呢叭* (左口右弥)吽》《 [[ 唵捺嘛巴葛瓦帝 ]] 》《 [[ 唵阿穆伽 ]] 》《 [[ 佛宝 ]] 》《 [[ 西方 ]] 》《十供养》等赞呗,除此以外,佛教徒在每堂忏法结束时,加一些俗调赞词来慨叹人生无常,劝世人早日觉悟,回头是岸,如《青山无雨叹人忙》《 [[ 春宵梦 ]] 》《 [[ 南柯一梦熟黄粱 ]] 》等。或者赞叹西方极乐世界妙境,祈亡者灵魂勿恋红尘,回向西方,同登极乐彼岸。
经过历代高僧的倡导,赞呗在古代许多宗教仪式中被普遍运用。首先,在讲经时必用赞呗,这类赞呗一般行于讲前讲后。据宋元照《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 》卷三十九所记讲经应遵行的节目称:初礼三宝、二升高座、三打磬静众、四赞呗、五正说、六观机进止、七说竟回向、八复作赞呗、九下座礼辞。另据圆仁《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卷二所记讲经顺序是:打讲经钟,大众上堂;讲师上堂登高座间,大众同音称叹佛名;登座毕,一僧开始“作梵”,唱“云何于此经”一偈;梵呗讫,讲师唱经题目,讲经;讲毕,大众同音长音赞叹,赞叹语中有回向词;讲师下座,一僧唱“处世界,如虚空”偈。其次,六时行道必用赞呗,这是古来名宗各派共同遵行的。近世寺院的朝暮课诵,犹可见其遗风(详见“课诵”)。再次,道场忏法因其旨在化导俗众,所以其仪式尤其重视赞呗。据隋智□《 [[ 法华三昧忏仪 ]] 》第八“明行道法”所记行道次序称:行道欲竟,称三宝名,烧香正念作契呗,呗竟,唱“三皈依文”。最后,在一般斋会时亦常行赞呗。据载,唐大历中(766年 —779 ~779 年)宋州刺史徐向等在本州设“八关斋会”,曾饭千僧于开元寺,其余官民各设一千五百人、五百人、五千人的斋会,当时“法筵等供,仄塞于郊垧;[[赞呗]]香花,喧填于昼夜”(《 [[ 金石萃编 ]] 》卷九十八颜真卿撰《 [[ 八关斋会报德记 ]] 》),可见,赞呗当时在民间亦是相当盛行的。
赞呗在中国流传之后,因为中国地域广大,故其音调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大体说来,主要有南北之异。据[[道宣]]记载唐代的情况说:“地分郑卫,声亦参差。然其大途,不爽常习。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引者注)关中(指北方长安地区--引者注),巨细天隔,岂非吴越志扬、俗好浮绮,致使音颂所尚,唯以纤婉为工?秦壤雍冀音词雄远,至于咏歌所被,皆用深高为胜。”(《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卷四十),可见南北梵音各有特长。宋代赞宁亦论梵音有南北二体,并指出这是由于授受渊源不同所造成的,他说:“原夫经传震旦,夹译汉庭。北则竺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僧会,扬曲韵以弘通。兰乃目氏之生,会则康居之族。……部类行事不同,或执亲从佛闻,更难厘革;或称我宗自许,多决派流。致令传授各竞师资,此是彼非,我真他谬;终年矛盾,未有罢期。”(《宋高僧传?读诵篇论》卷二十五)
就赞叹文本而言,唐代以前流行的主要有《 [[ 如来呗 ]] 》、《 [[ 云何呗 ]] 》和《 [[ 处世呗 ]] 》三种。《 [[ 如来呗 ]] 》有二偈,出《 [[ 胜鬘经 ]] 》。其一为“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其二为“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此二偈均为行香赞佛时所唱,故又称为《行香梵》。《 [[ 云何呗 ]] 》亦有二偈,出《涅盘经》。其一为“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其二为“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 处世呗 ]] 》出《 [[ 超日明经 ]] 》,即“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其中,《云何呗》与《处世呗》至元代仍然流行于寺院(见《 [[ 敕修百丈清规 ]] 》卷五《 [[ 沙弥得度 ]] 》仪式)。但到近世,讲经时已改唱《钟声偈》、《回向偈》以代替上述两个赞呗了。
后世于课诵、祝延等时举唱的赞呗,一般最为流行的是六句赞及八句赞。六句赞是南北通行的赞词,其赞由六句共二十九字构成,故称六句赞。其代表作品为“炉香乍爇”《[[香赞]]》,其余佛菩萨、[[韦驮]]、伽蓝等赞词亦多用六句形式,故此赞韵调流行最广。六句赞多于法事开始时唱之,目的是启请诸佛。八句赞亦称为大赞,一般由八句构成。其代表作有《三宝赞》、《弥陀佛赞》、《药师佛赞》等。八句赞多于诵经之后或法事中间唱之。近世佛教寺院于佛诞、安居等时往往唱“四大祝诞”、“八大赞”等名赞。唱念时通常只用点板记谱,以铛铪等敲唱,其音量之大小、音准之高低以及旋律过板等,均依口授而无定则。
通俗易懂的佛教歌曲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功能。佛经大都艰深难懂,若想读懂佛经、通晓佛理,实非易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无功而废,但以佛教内容创作的「人间音缘」音乐则智慧地化解了这一障碍,佛教音乐的创作,其传播不受民族、国界、语言的限制,具有普遍性,可谓是弘法的利器和方便善巧。星云大师曾说:「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间佛教。我一生努力弘法的方向,就是把佛教落实人间,使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灵中、人际间都很和谐。」
[[ 星云大师 ]] 为了引导青年学佛,就以音乐的方式,以佛教歌曲为桥梁进行弘法布教,使佛陀的教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心灵的加油站。大师一直以歌曲结缘大众,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人间音缘作品:
===作品===
*《 [[ 阿弥陀佛 ]] 》*《 [[ 大悲咒 ]] 》*《 [[ 大明咒 ]] 》*《 [[ 般若波罗密多心咒 ]] 》*《 [[ 地藏菩萨 ]] 》*《 [[ 菩提本无树 ]] 》*《 [[ 观音经 ]] 》*《 [[ 极乐歌 ]] 》*《 [[ 三世因果歌 ]] 》*《 [[ 心经 ]] 》*《 [[ 忏悔 ]] 》*《 [[ 聆听 ]] 》*《 [[ 云水禅心 ]]
*《[https://www.xiami.com/song/f83Fv3dd49?spm=a1z1s.3521865.23309997.59.RpJydS 佛说阿弥陀经]({{lang-ja|仏说阿弥陀経}})》
*《[https://www.xiami.com/song/bCkHULi123bb?spm=a1z1s.6659513.0.0.thdpks 佛子行三十七诵]》(齐豫)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和[[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进入国务院公布的《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保护体系中。这一事件标志着佛教界本身和社会各界佛教音乐保护意识的觉醒。佛教音乐在近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之中并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而传承。中国的佛教音乐实际上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鱼山梵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台山佛教音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佛教的法事仪式,历史上就被称为“音声佛事”。五台山佛教自开山以来,佛教音乐始终融于其中,就是缘于佛教音乐的这种实用性。
五台山佛教音乐有着很突出的审美价值。悠长的 [[ 历史 ]] 进程中,汇入五台山佛教的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歌曲和乐曲,都是在社会上当时流行的曲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此,五台山的法事仪式都是艺术品,具有很强的欣赏性。
五台山佛教音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是艺术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五台山佛教音乐的遗存,可以使我们认识 [[ 宗教 ]] 与社会、宗教与生活、宗教与 [[ 艺术 ]] ([[音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艺术的创作、流传及传承,也为艺术学、宗教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材料。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780,5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