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978
次編輯
變更
西社镇
,無編輯摘要
==西社镇特产与美食==
稷山板[[枣]]·稷山[[麻花]]· [[ 晋南酿菜 ]] · [[ 稷山酿茄子 ]] ·修善乡[[柿子]]·清河镇笤帚·西社镇[[柿饼]]· [[ 饼子 ]] · [[ 稷山鲜[[ 桃]]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30">
File: 仙 鲜 桃.jpg| 仙 鲜 桃[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378911878&di=ae15f7773e0b733f279b6a42cce46c8a&imgtype=0&src=http%3A%2F%2Fb.ghs.net%2Fpublic%2Fimages%2Ff3%2Fae%2Fb6%2Fcf96cbdfc7ac91362e52a12768c17f8541bc7bde.jpg 原图链接][http://b.ghs.net/product-albums-36916.html 来自土特产 的图片]
File:稷山板((枣.jpg|稷山板枣[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377052773&di=b1917fe7b2180964ab0b27f9ecc83986&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3402153492%2C1649589610%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www.xiawu.com/tagss/%F0%A2%C9%BD%B0%E5%D4%E6%CC%D8%BC%B6 来自 下午 的图片]
File:稷山麻花12.jpg|稷山麻花[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377489092&di=56abd2348fc88b5294eb52bc977d8e88&imgtype=0&src=http%3A%2F%2Fimg.jk51.com%2Fimg_jk51%2F322508786.jpeg 原图链接][http://mts.jk51.com/tushuo/11621519.html 来自健康无忧 的图片]
==城镇建设==
日新月异:2007年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了《 [[ 西社镇总体规划 ]] 》。围绕这一总体规划,实施了镇区四条主街道扩建、改造工程,3000米下水道工程,3000米路沿石工程,人行道彩砖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安装路灯80余盏,改造了镇办初中,新建了镇办小学,扩建了镇卫生院,启动了文化站工程,成立了环卫队,镇区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人文历史==
悠久:西社是古代历法的创始人羲和故里<ref>[http://www.sohu.com/a/224628534_112449 我国首部反映尧时观天制历情景剧《 [[ 羲和颂 ]] 》在稷山上演],搜狐,2018-03-01 11:10</ref>,羲陵晚照,姑射晴岚列为古县八景,李牧寨、藏孤村史传佳话。1916年老凹窑首举讨袁义旗,1938年抗日县政府驻扎马家沟,游击队与敌周旋血染白坡,振华学校热血青年奋起救亡。
==稷山县行政区划==
稷峰镇·西社镇·化峪镇·翟店镇·清河镇·蔡村乡·太阳乡
==民俗文化==
===高跷走兽艺术===
是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文化活动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盛行于清朝 [[ 雍正 ]] 初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 高跷 ]] 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二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演员负重荷,按曲牌节拍行走。辅助配乐由锣鼓、花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人及兽的造形奇特,在鼓乐声中列阵行进时,气势宏伟,十分壮观。现有的走兽形象基本都由古时流传下来,虽经多次修补,原貌仍存。其兽头和兽身由技术很高的艺人做出模型,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而成,并涂以五颜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走兽包括: [[ 独角兽 ]] 、 [[ 貅狼 ]] 、 [[ 麒麟 ]] 、 [[ 竹马 ]] 、 [[ 猫 ]] 等,南阳城的走兽包括: [[ 黑狸虎 ]] 、 [[ 梅花鹿 ]] 、 [[ 貘 ]] 等。
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时下,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
===高台花鼓===
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开启了 [[ 华夏民族 ]][[ 农耕 ]] 文明,稷山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千百年来,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由传统稷山花鼓发展演变的稷山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 [[ 民间艺术 ]] 新的生机。 在稷山县, [[ 花鼓 ]] 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逢年过节、 [[ 赶庙会 ]] 、 [[ 闹红火 ]] ,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一定有花鼓表演。 [[ 稷山高台花鼓 ]] 明清时已形成规模和体系,现以 [[ 桐上花鼓 ]] 、 [[ 东蒲花鼓 ]] 、稷山安福艺校花鼓最具代表性。
稷山花鼓最初的打法是:着男式表演服装的演员为核心人物,在舞台的中心抱鼓表演,另有四个男扮女装的配角围着他表演。乐队在旁边伴奏,而且每一个段落间还配有歌曲演唱。后来,稷山花鼓由原来的清一色男演员,演变为有女演员加入一起演出,人员逐渐增多,表演形式不断改进。抱鼓的由单人变为双人双打,跑圆场的由四人增至八人、十人。自明清以来,稷山花鼓又有了质的飞跃,演员阵容壮大了,化妆、服装更为讲究,动作技巧更为丰富,高难度技巧有蹲步劈*、 [[ 鹞子翻身 ]] 、凌空跃马、 [[ 水中捞月 ]] 、金鸡独立、 [[ 孔雀开屏 ]] 、秋千荡虎、倒挂金钩等,演出人员多达二三十人。在表演形式上特有的高台造型,抱鼓的成了六人三对,在表演到热潮时用十几条板凳叠摞起架,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加大、花样增多。近年来,稷山高台花鼓不断创新,表演时人数多达200余人,高台最高可加至11层。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670 中國地 理類 方 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