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增加 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回顾==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蜀汉属涪陵郡涪陵县;晋永嘉后,涪陵郡“地没蛮夷”;至北周保定四年(564 ),涪陵土著首领田思鹤“以地内附”,置奉州;建德三年(574 ),改奉州为黔州。
[[隋朝]],大业十年(614 )置信安县,隶明阳郡。
唐代,武德二年(619 )改信安县为信宁县,隶义州;武德五年(622 )更义州为智州;贞观四年(630 ),信宁治所移往东北七里(今武隆县江口镇);贞观十一年(637 )信宁县改隶黔州;贞观十六年(642 )置珍州;天宝元年(742 )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 )废珍州以县属溱州。
[[宋朝]],乾德三年(965 )土著首领田景迁“以地内附”,赐名珍州;开宝元年(968 )改珍州为高州,后改名西高州;大观二年(1108 )复为珍州;宣和三年(1121 )领乐源、绥阳二县及遵义 。今道真地属乐源县,于咸淳末与珍州随隶播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 ),置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仍隶播州;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 ),改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为真州。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 )改真州为真州长官司,隶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真州长官司地置真安州,属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使司,辖今正安、道真两县地。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为正安州;雍正六年(1728 ),随遵义府改隶[[贵州]]。
1914年,改正安州为正安县,辖今道真地;1941年7月,析正安县东北地置道真县,以纪念汉代学者[[尹珍]](字道真),治所土溪场(今玉溪镇)。
===地形地貌===
 [[File:芙蓉江3.jpg|缩略图|右|芙蓉江[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20/bedd3506d05948f0875eacc1c436d814_th.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42082609_222137 来自 搜狐网 图片]]]
道真县属[[大娄山]]系中支和东支余脉,最高海拔麻抓岩1939.9米,最低海拔芙蓉江出境处317.9米。地貌以溶蚀浸蚀低山峰丛和槽谷为主,碳酸盐岩广布,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民间艺术===
 [[File:仡佬族傩戏.jpg|缩略图|右|仡佬族傩戏[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5/420ebefa1b2f45719fc98e332a05872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6573470_677837 来自 搜狐网 图片]]]
[[仡佬族傩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enter>{{#iDisplay:u0512avk77i|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