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顧大典

增加 5,6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顧大典'''( ?-? ?~約 1596 ),字道行,號 衡宇、 衡寓, 明朝 南直隸蘇州府 吳江 (今屬江蘇)人,顧昺之孫。明代官員、詩 、戲曲家、書畫家。著有《清音閣集》、《海岱吟》、《閩遊草》、《園居稿》、《青衫記傳奇》等 。  ==生平簡介==[[File:顧大典.jpg|thumb|right|[http://www.wujiangtong.com/UpFile/image/20141118/201411181252201094_1%E9%A1%BE%E5%A4%A7%E5%85%B8.jpg原圖鏈結][http://www.wujiangtong.com/webPages/DetailNews.aspx?id=1173] ]] 隆慶 間第 二年(1568) 進士, 為紹興府教授,遷處州府(今浙江麗水)推官。萬曆十二年(1584) 山東按察副使,後謫禹州(今河南禹縣)知州。以副使提學 福建 提學副使 為官廉正, 力拒 請託 賄賂 忌者所 讒,後罷官歸。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好為傳奇。能詩,宗唐人。善書法,清真遒勁。擅畫山水,不專宗一家,構圖奇偉,筆墨蒼潤,勾皴點染,穩健和諧,賦色清妍,秀逸宜人。傳世作品有隆慶二年(1568)作於廬山望仙草堂《山水圖》,圖錄於《墨巢秘笈藏影》;萬曆十二年(1584)作《將隱齋圖》圖錄於《神州國光集》;十三年作《燕子磯圖》圖錄於《 國名畫寶鑑》;十六年(1588)作《巒澗幽深圖》軸,紙本,設色,縱131厘米,橫39厘米,自題:“萬曆戊子夏日寫,顧大典。”鈐“大典私印”、“顧氏道行”、“督學使者”三方白文印,右下角有“夙世謬詞客 前身應畫師”長方朱印,現藏瀋陽故宮博物院。從藝活動約在嘉靖、萬曆間。有傳奇、詩稿傳世。 ===主要作品=== (一)戲曲 [[顧大典]]妙解音律,所蓄家樂,皆自教之,梅鼎祚讚為“ 無誤可顧” (《與顧道行學使》)。其劇作文詞雅質,講究構局之法,但欠自然,情節發展略嫌平直。吳江顧大典為洞庭[[張樵]]海山人所著《茶錄》作序:餘乞歸十載,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謂纖悉具備。其知者以為茶,不 者亦以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盧仝復起,不能易也。戲曲作品《清音閣傳奇》四種,其中《青衫記》、《葛衣記》今存全本,《義乳記》已佚,《風教編》殘存佚曲。其所撰戲曲,由家樂演出,間亦攜至蘇州為友人演出。 《青衫記》 敷衍[[白居易]]《琵琶行》故事。此劇之前,元代[[馬致遠]]有《江州司馬青衫淚》雜劇。《青衫記》情節本雜劇而略有變動。寫白居易與[[裴興奴]]情事。白居易與[[元稹]]赴京應考,雙雙中榜,分授官職。一天,[[劉 錫]]邀二人到名妓裴興奴家遊玩,白、裴一見鍾情。席間,白典當青衫,開懷暢飲,醉後宿在興奴家。不久兵亂,長安危急,興奴贖出青衫,與母逃難。白居易上書違旨,貶為江 司馬。興奴偶然中到了白家,結識白妾[[小蠻]]和[[樊素]],送還青衫。興奴母貧圖錢財,把興奴賣與浮梁茶商[[劉一郎]]為婦,輾轉到了江州,泊舟江上。興奴獨對江月 ,自 免歸 彈琵琶感傷身世。恰值白居易與劉禹錫為來訪的元稹送行,同飲舟中驚聞琵琶聲。白使人迎興奴來舟中,感及往日,淚濕青衫 諧賞園 《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明末汲古閣本。作者藉這個離合故事,揭露、鞭撻天子荒淫、諫臣被逐、干戈驟起、人民離散的黑暗政治 抒發怨憤不滿的情懷。 《葛衣記》 劇作取材於《南史· 任昉傳》。劇譜南朝[[梁任昉]]之子[[西華]] 同里沈璟 [[到溉]]之女有婚約,任昉死後家道中落,西華於寺中巧逢到溉之女,卻因家貧為到僕所辱,西華訴之到溉,到逼其立寫休書逐之門外。到又逼女改嫁,女[[慧貞]]不從,欲投河,幸獲救 蓄聲伎 藉住尼庵。西華身著葛衣,在大雪中走投無路,得遇[[劉孝標]]救助。最後西華立功得官,終與到溉之女成婚。姚燮《今樂考證》說:“ 《青杉》、《葛衣》諸劇,梨園子弟多歌之。” 今《綴白裘》收入《走雪》一出,《納書楹曲譜》收《嘲笑》一出。此劇譏刺世態炎涼,批評勢利忘恩的惡行,讚頌[[劉峻]]等救助故人之子的美德 爲香山洛社 亦為有感而發者。《清音閣傳奇》四種 一。《古本戲曲叢刊》五集據舊鈔本影印,上下兩卷,共二十七出。 (二)詩歌 顧大章著有詩文集《清音閣集》 本集收錄顧 大典 為官期間所賦 詞245 首,并序文。多為寄情與山水、景物、時節或贈人。另有《海岱吟》、《閩遊草》、《園居稿》、《北行集》等。 【渡黃河】 疲馬日投北,間關意若何。星霜催短鬢,風雨渡長河。 遠道逢人少,歸心入夢多。未能逃世網,微尚竟蹉跎。 【閨思】 朝日斜照戶,垂楊低拂床。新篁未解籜,幽蘭已謝芳。 玉箸流殘粉,金爐冷夕香。羅衾空有夢,無信往遼陽。 【舟夜憶郡齋眺閣】 舟移澤國暮煙長,望入滄波思渺茫。遙憶郡齋清絕處,萬山孤閣夜焚香。 【梅下吹笛】 紅筵綠酒撲寒香,樹樹梅花壓粉牆。忽見玉鱗飛夜月,自吹長笛坐胡床。 【沈少卿席上有贈】 曾向毗陵怨別離,十年重見不勝悲。相看共有江州淚,濕盡青衫是此時。 【閒居雜興】 坐來黃葉滿漁磯,小閣疏燈對掩扉。竹覆古牆經雨暗,夜分時復見螢飛。 【重登虎丘】 劍壑秋風起暮煙,寒泉落木自依然。翻因解組重來日,悔別青山二十年。 【九月十七夜與周國雍話舊】 霜滿蒹葭月滿地,斷煙疏樹影參差。天涯莫道相逢易 善書 昨歲今宵是別離。 (三)  顧大典傳世作品有隆慶二年(1568 )作於廬山望仙草堂《山水圖》 尤妙解音律圖錄於《墨巢秘笈藏影》;萬曆十二年(1584 )作《將隱齋圖》圖錄於《神州國光集》;萬曆十三年作《燕子磯圖》圖錄於《中國名畫寶鑑》;萬曆十六年(1588 )作《巒澗幽深圖》軸。 <ref>{{cite book|author[http://www.wujiangtong.com/webPages/DetailNews.aspx?id= 11730 吳江名人 >> 名人大殿 >> 明 徐桂峰 |title=《藝術 >> 顧 辭海》 |publisher=辭海出版社 |location=台灣 |date=1991-06-01 |accessdate=2019-12-05 }}>>顧大典]</ref>
==作品曲樂==
*《海岱吟》
*《閩遊草》
*《園居稿》
*《清音閣集》
*《青衫記》
*《義乳記》
*《葛衣記》
*《風教編》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明朝人物]]
72,7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