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象

增加 7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亚洲[[亚洲象]]象的肩高为2-4米,体重在3000-5000千克。[[非洲象]]的个头比亚洲象庞大一些,雄性非洲象的肩高可达3.3米,体重可达7,500千克。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由五万块肌肉组成,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 [[ 花生 ]] 那样小的食物。大象的视力很弱,但它们敏锐的 [[ 嗅觉 ]] 对此作了弥补,已经证明,大象敏感的嗅觉可以在丛林中追踪逃犯,足以同大侦探犬媲美。大象的耳朵很大,上面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大象还会彼此交谈,它们大部分的交流频率很低,是人类听不到的,这种次声波可以传到方圆几公里的地方。
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象牙由门齿演变而来,它们深深的嵌在大象的头骨中,与无数神经相连。想要获得象牙肯定是要杀死大象的。不像我们的门牙,大象只有一对象牙,这对象牙伴随着大象一生在增长。非洲象不论雌雄都长有象牙,但亚洲象却只有 [[ 雄象 ]] 长象牙。 [[ 非洲象 ]] 门齿可长达3.3米, [[ 亚洲象 ]] 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22个月),一般单胎。非洲象,体型较大,耳大,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体形较小,体重较轻,耳小,鼻末端有1个指状突起。
==生活习性==
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长达1.5米。前足五蹄、后足三蹄,有21对肋骨和最多26个尾椎骨。非洲象的前额突起,背部更加倾斜,肩部是最高点,鼻端有两个指状突,雌、雄均有长獠牙,但雌性的小得多。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4米,体重5-7.5吨。 非洲象是陆生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比亚洲象稍大,可以通过大如蒲扇的耳朵将其同亚洲象区分开来。亚洲象耳朵更圆、更小。大象的耳朵可以散发热量,保持身体凉爽,但有时非洲大陆的温度实在太高了。大象对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喜欢将水吸入象鼻,然后喷到全身。之后,它们常常会给皮肤喷上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泥土。 大象长长的鼻子不仅可用来闻味、呼吸、吹号、喝水,还能用来抓东西,尤其是美餐。单单象鼻就有大约10万块肌肉。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非常敏感和灵巧,可以用来抓小东西,亚洲象仅有一个。雄性和雌性非洲象都有长牙,去寻找食物和水,将树皮从树干上撕下来。
非洲成年象确实强悍,研究表明非洲象有两种: [[ 非洲草原 ]] 象和 [[ 非洲森林象 ]] 。常见的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性情极其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非洲象一般性情暴躁,没有被真正驯化过的纪录,因此很少作为家畜来饲养和使用。
非洲象结成大小不一的群,一般20-30只。象群包括一只成年雌象、未成年的雄象,一些雌象及幼象。老年雄象单独生活。非洲象很聪明,不难驯顺,但很少像亚洲象那样为人役用。 喜欢群居,每群都由雌象统帅,成员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后代,雄兽在群体中没有位置,长到15岁时就必须离开群体,只有在交配期间才偶而回到群体中。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行动时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无论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群体中的成员之间通常都十分和平、友好。 它的步子迈得很大,每一步都尽量高高地弯起腿,跨得远一点,很适于膛过泥地。为了采食,一年要走16000公里,迁徙的路线往往还要穿过溪流、湖泊、沼泽等,使它的一生就像一次极有耐性的漫长的寻食旅行。茂密的森林也不会使象群失散、迷路,因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联络的声音和气味,无论走出多远,都可以找到家族的去向。它依靠额上的一个能震颤的部位发出声音信号,频率大多在低频的14—24 [[ 赫兹 ]] 之间,人耳不能听到,但也包含一些人耳可闻的谐波。
非洲象总是一副泰然自若,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在草原上所向无敌,但大多用温和的方式与其他动物竞争。只有在愤怒或恐惧的时候,才有可能伤害其他动物,此时就是身强力壮的犀牛也要退避三舍。虽然非洲象的成体不惧怕任何动物的进攻威胁,但幼仔却无力抵挡[[狮]]、[[鬣狗]]、[[野狗]]以及[[秃鹫]]之类的袭击,所以在休息时群体常常站成一圈,保持警惕,以便进行防御和自卫,而雌象即使感觉到一点危险,也会用长鼻子来提醒幼仔。在群体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迁移时,幼仔必须紧紧地跟上,不过雌象也会不离左右地进行保护,随时击退企图进犯的食肉动物。 极少有人能找到野生非洲象自然死亡后的残骸,尤其是堆放象牙的地方。因为一只非洲象死亡后,家族的成员们会感到非常悲哀,在环绕着它们同类的骨架静默一段时间之后,便把残骸分解,一一取走,将象牙和每块骨头在密林中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地方分散藏好。
刚刚出生的幼仔的体重约为109千克,雌象每次需要喂1千克左右的奶,而它所要做的只是寻找到雌象的奶头在什么地方,然后本能地去吸奶。 幼仔呆在雌象身边倍感安全,随着身体渐渐长大,眼睛和耳朵也越来越灵敏,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偶而也还会走失,不过当它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家族的其他的成员总是应声而来。 雌象每产一仔,一般7、8月间出生,孕期约21~22个月,13~14岁性成熟,寿命可达60~70年。幼象出生后,象群等到它有足够力量能跟上它们才继续行走,通常需要等两天时间。 非洲象长得很慢,成熟得也很慢,需要13~14年才能达到性成熟。体重和牙齿的出现是其成长的标志,幼仔没有牙齿,以后逐渐开始长牙,两个巨大的门齿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越长越长,以后也会由于使用过度而磨损,甚至断裂,而一旦门齿断裂就会成为残废。非洲象的寿命约为60~70年。
非洲象喜欢在 [[ 热带 ]] 稀树的草原上生活。喜欢结群而居,每个象群都由一只老雌象带领。每天最炎热时休息,清晨和黄昏时外出觅食。 它们最喜欢吃多汁的树枝,觅食时用鼻子卷取食物,采摘果实。其实象的鼻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 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
===非洲森林象===
非洲森林象耳朵圆,个体较小,一般不超过3.7高,前足5趾,后足4趾(和亚洲象相同),象牙质地更硬。根据基因分析证明它和非洲草原象不是同一个种类。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着明显不同的遗传特征,其外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森林象体形较小,耳圆,象牙较直且呈粉红色。过去在非洲雨林中还发现过体形更小的倭象,被认为是非洲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足下肉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非洲象喜欢在热带稀树的草原上生活。喜欢结群而居,每个象群都由一只老雌象带领。每天最炎热时休息,清晨和黄昏时外出觅食。 它们最喜欢吃多汁的树枝,觅食时用鼻子卷取食物,采摘果实。其实象的鼻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 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
===普通非洲象===
普通非洲象,又名草原象,是非洲象属下的一种,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 [[ 非洲大陆 ]] 。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225公斤食物。野生普通非洲象寿命65~70岁。
雄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3.3米,重量5.5吨; 雌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2.8米,重量3.7吨。 普通非洲象体型较大,毛色为灰色,后臀与前肩同高,象牙极长,并向上弯曲。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
===非洲象===
大象被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列为“濒危动物”。许多非洲国家颁布禁猎大象的法令,并打击偷猎大象、走私象牙的团伙。对有大象栖息的野生动物园和保留地也加强了管理,进行武装巡逻。同时,在一些国际保护野生动物组织的协助下,许多非洲国家开展大规模的“[[拯救大象]]运动”,通过捐助、展览、讲座、放电影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大象的意义和措施。1989年10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通过决议,十年之内严禁象牙贸易。这些措施对保护大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九十年代之后非洲象的数目开始缓慢回升。 2002年11月,第十二届濒危物种国际贸易条约组织会议在 [[ 智利 ]] 首都 [[ 圣地亚哥 ]] 召开。会上争论的焦点仍然是南部非洲国家的象牙贸易问题。经过激烈辩论,会议批准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在三年内出售60吨储存象牙的申请。其他非洲国家因“大象生存条件没有显著改善”,类似的申请则未获批准。 联合国《 [[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执行机构曾在1989年全面禁止了涉及大象的国际贸易。自禁令实施以来,象牙走私价格迅速上涨,大大刺激了国际非法象牙贸易,引发了对非洲象的新一轮捕猎。目前,大象已经被列为世界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的物种之一。
==国家象征==
大象是科特迪瓦的象征:开始的“[[象牙海岸]]”只是南部地区的名称,因为那里有很多大象和象牙,在1893年3月,法国殖民者将这个名称正式推广为国名。那时候, [[ 欧洲 ]] 人乘船过来主要是猎取当时非常名贵的象牙,当然也很名贵。在国家独立之后, [[ 科特迪瓦 ]] 依旧保留了这个名称,并在国徽上使用了大象的图案。
2010年南非世界杯,科特迪瓦队穿着以大象为暗纹和队徽的球衣。
人们经常用大象来代表印度。比如中国与印度经济上的竞争被称作“[[龙象之争]]”。而印度股市大涨是会被称作“大象狂奔”。
美国党派:19世纪70年代,在 [[ 美国 ]] 的《 [[ 哈泼斯周刊 ]] 》上,曾先后出现了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画,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拟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 [[ 纳斯特 ]] 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进了象和驴,比喻当时的两党竞选。自那以后,驴和象就逐渐成为美国两大党的象征,两党也分别以驴、象作为党徽的标记。每到选举季节,海报和报纸铺天盖地是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
共和党人认为大象憨厚、稳重、脚踏实地,用大象的形象来代表本党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民主党人却借此讥讽共和党人华而不实。
715,2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