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拾葚异器

移除 1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拾葚异器44.jpg| class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380194428,2363656921&fm="wikitable" align26&gp="right"0.jpg 原图链接]]]'''原文'''元代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ref>[https://www.sohu.com/a/150315938_559572 拾葚异器]</ref>
|-诗赞: 黑椹奉萱帏,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拾葚异器</big> '''译文 ==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来充饥。有一天遭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我母亲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两斗白米、一只牛蹄子。蔡顺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 [[File:拾葚异器.jpg|缩略图|居中|[http://photo.sohu.com/20050104/Img223779544.jpg == 原图链接][http://blog.sohu.com/s/Mjg3MjU4OTk/121554545.html 来自搜狐网的图片]]]注释 ==
|-事: 照顾,供奉。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孤: 小的时候父亲便死了。
|-不给: 不能供给,没有饭吃。
| align= light|桑葚: 桑树的果实。
成语 赤眉贼 拾葚异器赤眉军,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因用赤色染眉做标志,故称。
|}悯: 可怜;怜悯。
==成语故事== 诗曰 黑者、赤者 分别指 椹奉萱帏,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色的桑葚(熟透的)与红色的桑葚(未成熟)
这首诗讲的是[[ 西 朝]] 末年,王莽篡权,施行暴政,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琅琊 [[蔡顺]]孝敬老母亲 樊崇率领一百多名饥民起义。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 故事。蔡顺 兵士混杂,樊崇叫部下在眉毛上涂上红颜色,这样 汉代汝南(今河南)人 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 以至孝称 赤眉军 ”。
[[西汉]]末   不久,赤眉军打到汝南地区,为了避战祸,老百姓都外出逃难。由于连 的兵荒马乱,又遇灾荒,许多百姓不是死于饥饿 [[王莽]]篡权 就是背井离乡、出外求生。有个叫蔡顺的 施行暴政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广大 家里只有老母和他二 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依为命 [[琅琊]] 为了养育他长大成 [[樊崇]]率领 ,母亲 直守寡,为此吃了很 名饥民起义 苦头 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 所以蔡顺对母亲特别孝顺 樊崇叫部 在眉毛 涂上红颜色 了荒年 这样 母亲经不起逃荒之苦 樊崇的起义军得 蔡顺便陪伴母亲留在 一个别名 乡间。由于家中无粮,无奈之下 叫“赤眉军” 蔡顺只好到林中拾取桑葚以求果腹
不久,赤眉军打到汝南地区,为了避战祸,老百姓都外出逃难。由于连年的兵荒马乱,又遇灾荒,许多百姓不是死于饥饿,就是背井离乡、出外求生。有个叫蔡顺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只有老母和他二人相依为命。为了养育他长大成人,母亲一直守寡,为此吃了很多苦头。所以蔡顺对母亲特别孝顺,眼下遇上了荒年,母亲经不起逃荒之苦,蔡顺便陪伴母亲留在了乡间。由于家中无粮,无奈之下,蔡顺只好到林中拾取桑葚以求果腹。     这一天,蔡顺拿起篓子,对母亲说要出去拾些桑葚。母亲看着瘦弱的儿子,忙叮嘱道:“孩子,外面兵荒马乱的,不要跑远了让娘牵挂。”蔡顺恭恭敬敬地对母亲说:“母亲,您的身体要紧,不要顾念孩儿。您就安心在家中等我吧 ! ” 蔡顺背着一个篓子,抱着一个篓子,来到林中。林子里的桑葚都被采光了,饥肠辘辘跑了好长时间也没看到一棵有果实的。就在他焦急的时候,忽然,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一片桑林。他急忙跑过去,看到地上落着不少桑葚,他如获至宝。他把红色的桑葚放在一个篓子里,把黑色的桑葚放在另一个篓子里。拾了许久,蔡顺看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母亲恐怕早就饿了。想到这儿,便准备回家。刚走出丛林,忽然,一队人马到了跟前。一个士兵见了他,厉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什么一人在此?”蔡顺见这些人眉毛上都涂上红颜色,他曾听人说过赤眉军的事,知道遇见了起义军,就回道:“我叫蔡顺,就住在山脚下。因为战乱,家中没有粮食充饥,只好上山拾些桑葚果腹。”那个士兵见蔡顺带着两个篓子,将黑色的桑葚和红色的桑葚分开,不知搞什么名堂,就把他带到头领面前。头领看了看蔡顺,问他为什么不外出求生。见他篓子里采的桑葚并不多,却用两个篓子将黑色和红色的分开,就问他为什么。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是熟透的,比较甜,是给老娘吃的;红色的桑葚还没有熟透,是酸的,要留给我自己吃。母亲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分开来母亲好拿。”那个头领一听,心里不由一震,一下想起了家乡的老母亲。是啊,自己加入赤眉军很久了,家里的老母现在怎样了呢?再看看眼前之人,语真心善,颗颗桑葚充满了对母亲的孝敬之心。蔡顺的孝子之心深深打动了这位头领,他令手下快去拿来两斗白米,还有一头牛。他要把米和牛送给蔡顺,要蔡顺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 谁知蔡顺却拒绝了,他说:“就是因为战乱我才拾取桑葚给母亲果腹,战乱不知让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父母挨饿受冻。你们快回家吧,白发苍苍的父母正盼望你们早日平安归来呀。”士兵们看到蔡顺如此孝敬母亲,不禁思念起家乡的亲人,都不想再四处征战,想尽快回到父母身边,以尽孝道。那个头领对蔡顺说:“是啊,我也要回家照顾年老的双亲,以尽孝心。这头牛你就收下吧!你母亲那么大年纪了,天天吃桑葚,时间久了身体受不了!”接着,又把两斗白米给了蔡顺。想到家中的母亲,蔡顺只得收下了。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也许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所谓“百行孝为先”,不就是尽其尊亲、养亲、孝亲之心吗?<ref>[https://www.kugushi.com/gushi/5da8elo735539ec5.html 成语拾葚异器的故事],酷故事网</ref>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ref>[http://www.haoshiwen.org/bookview.php?id=4978 拾葚异器的故事(二十四孝)],好诗文网</ref>
蔡顺背着一个篓子,抱着一个篓子,来到林中。林子里的桑葚都被采光了,饥肠辘辘跑了好长时间也没看到一棵有果实的。就在他焦急的时候,忽然,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一片桑林。他急忙跑过去,看到地上落着不少桑葚,他如获至宝。他把红色的桑葚放在一个篓子里,把黑色的桑葚放在另一个篓子里。拾了许久,蔡顺看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母亲恐怕早就饿了。想到这儿,便准备回家。刚走出丛林,忽然,一队人马到了跟前。一个士兵见了他,厉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什么一人在此?”蔡顺见这些人眉毛上都涂上红颜色,他曾听人说过赤眉军的事,知道遇见了起义军,就回道:“我叫蔡顺,就住在山脚下。因为战乱,家中没有粮食充饥,只好上山拾些桑葚果腹。”那个士兵见蔡顺带着两个篓子,将黑色的桑葚和红色的桑葚分开,不知搞什么名堂,就把他带到头领面前。头领看了看蔡顺,问他为什么不外出求生。见他篓子里采的桑葚并不多,却用两个篓子将黑色和红色的分开,就问他为什么。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是熟透的,比较甜,是给老娘吃的;红色的桑葚还没有熟透,是酸的,要留给我自己吃。母亲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分开来母亲好拿。”那个头领一听,心里不由一震,一下想起了家乡的老母亲。是啊,自己加入赤眉军很久了,家里的老母现在怎样了呢?再看看眼前之人,语真心善,颗颗桑葚充满了对母亲的孝敬之心。蔡顺的孝子之心深深打动了这位头领,他令手下快去拿来两斗白米,还有一头牛。他要把米和牛送给蔡顺,要蔡顺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
  谁知蔡顺却拒绝了,他说:“就是因为战乱我才拾取桑葚给母亲果腹,战乱不知让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父母挨饿受冻。你们快回家吧,白发苍苍的父母正盼望你们早日平安归来呀。”士兵们看到蔡顺如此孝敬母亲,不禁思念起家乡的亲人,都不想再四处征战,想尽快回到父母身边,以尽孝道。那个头领对蔡顺说:“是啊,我也要回家照顾年老的双亲,以尽孝心。这头牛你就收下吧!你母亲那么大年纪了,天天吃桑葚,时间久了身体受不了!”接着,又把两斗白米给了蔡顺。想到家中的母亲,蔡顺只得收下了。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也许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所谓“百行孝为先”,不就是尽其尊亲、养亲、孝亲之心吗?
==参考文献==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2,0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