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03
次編輯
變更
方从哲
,無編輯摘要
== 人物历程 ==
出仕前的早年经历已不可考。从哲于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名列二甲。
方从哲居家十五年,一出山就引起风波,预告了他之后艰难的首辅之旅。
=== 出任首辅 ===
当时内阁叶向高也是一人独相,他上书75次要求增补阁臣,都如泥牛入海。
其间吴道南于万历四十三年终于到京赴任,入参机务,然而旋即在四十五年因为前一年他主持会试时发生的科场舞弊案而自请辞职而去。因此,方从哲在整个万历后期基本上是一人独相,勉强维持国家的运转。
== = 忠谏无果 ===
方从哲上任后,也颇想奋发有为。他多次上书言事,希望匡正朝廷。然而由于神宗无为,他的相权又大不如夏言-张居正时代的首辅们,他的努力终于归于失败。不过他始终为万历帝所信任,未尝因为能言极谏而被斥。
方从哲当时对这三个问题都有所应对。
== = 解决办法 ===
以第一个问题为例子,他拟订了三个解决办法。
== 辽东边事 ==
方从哲大拜以来,辽东缺饷,一如各镇。[[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去任后,边防逐步败坏。建州女真在万历三十年开始,逐渐兴起,骚扰地方。
三个月之间,辽东边墙第一线的重要堡垒接连丢失,辽东的局势对明朝而言,将更为严峻。
== = 虚心进谏 ===
此时,正为神宗"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态度而头痛的方从哲,亦倍感边事日重,故曾经奏言:「军国重事,断非病夫绵力所能承担,兹者边报纷纭,日繁圣听,如臣寡昧,何能运一筹、决一策,以纾九重霄旰之忧。」希望能够去位让贤,并以补阁臣、补大僚、补言官、发帑金四事以请,然而奏疏均为神宗留中。
其后,经过方从哲等人会推,楚党人士,东林在言路的死敌之一,曾任辽东巡按的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局势逐步稳定。
== = 边事之战的影响 ===
方从哲在此次会战过程中,本来称病在家。他对于这次作战的影响,主要有二:
== 党争风波 ==
万历四十六年,就是抚顺失守的那一年,也就是党争大乱斗高潮前一年,方从哲意外后院起火。他的长子,大明尚宝局丞(荫官)方世鸿被牵涉入一宗杀人命案。
此事与辽事作为一个标志,象征着在万历四十三年救济山东大饥荒时达到鼎盛的方内阁威望,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 = 被卷入党争 ===
方从哲本来是一个下野老夫子,似乎不应该牵扯进党争。但明末党争酷烈,他也不能幸免。
万历四十三年,神宗用赵焕为吏部尚书,采纳[[赵焕]]的意见,各部各任命侍郎4人,又考选补充[[给事中]]17人,御史50人,言路称盛。但东林仍然肘制一切,主要原因除了与浙党的旧恨以外还有"庚戍之榜(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待遇差别的问题。盖同年进士皆大才之人,而周永春、韩浚因是齐人,入"齐党"而大用。其他数人亦"急于富贵"(夏允彝语),因而不满,转投东林为骨干(如钱谦益)。
== = 清洗东林 ===
因此,到万历四十五年,三党结盟达到高潮,于是决定彻底清洗东林。
== 三案党争 ==
京察前后的种种事态表明,齐党自居执政党的做法,引发了执政联盟--三党内部的其他两党的不满。由于共同的敌人--东林看上去已经肃清(他们全然不考量方从哲的处境和努力),于是他们就内讧起来。齐党和浙党为了会推名单吵个不停,楚党则在老祖宗张居正的评价问题上和其他两党闹翻天。
虽然东林在"妖书案"中被浙党出身的首辅沈一贯成功反客为主,予以痛击。但是他们吸取了经验教训,准备卷土重来。
== = 梃击案 ===
早在万历四十三年,新生代东林党人就企图一举同时扳倒三党和他们所仇恨的内宫郑贵妃派系。因此发动了"梃击案"。
他希望各方妥协的态度,后来也被东林歪曲为"结交郑氏"。
== = 红丸案 ===
神宗疾大渐,召方从哲等人入弘德殿,顾命辅佐新君,「勉以用心办事」,并谕内阁:「皇太子青宫有年,实赖卿与司礼监,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功在社稷,万世不泯。」神宗驾崩后,光宗即位。光宗先报答了对自己鼎立支持自己即位的各党臣工;然后各党参用,增补官僚,力图团结一切,有所作为。
东林新生代杨涟和佥都御史左光斗等人攻击方从哲1、引荐、赏赐李可灼。2、未加以预防。3、与郑家勾结。除赏赐李可灼确系方从哲所为外,其余都是莫须有之辞。但是由于挺方势力已经崩坏,方内阁的威信开始迅速瓦解。
== = 移宫案 ===
光宗方死,东林就逼迫宠妃李选侍移宫,以达到控制新君的目的,其间几度作秀。
东林凭借"三案"党争,一举打倒其他势力,得以独揽乾坤。
== = 退休生活 ===
在韩爌等人调解说和下度过最大难关后,方从哲即顺驴下坡,投桃报李,主动提出要求下野。泰昌元年十一月三、二十日,他连续两次上书乞休。明熹宗按例慰留之。不过此时从哲去职已经是各派共识。因此至十二月二十八日,皇帝终于批准。
崇祯元年卒。赠太傅(一说太师),谥文端。
== = 简要评论 ===
呕心沥血的方从哲本来是各党妥协所推举出来的一个人物,本身并没有充分的能力来解决当时面临的种种问题。他所做的只能是协调各方,并勉强维持局面。然而时运不佳,当此天灾(小冰河时期)人祸(奴尔哈赤崛起辽东)党争之时,方从哲终于不能有所作为,仅仅是勉强保全自己,最后落得"明亡首罪从哲"的评价,实在是无奈。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中国古代军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