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僑日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华侨日报》)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僑日報》(英語:Wah Kiu Yat Po/Overseas Chinese Daily News)創刊於1925年6月5日,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華商總會報》,而《華商總會報》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由岑維休[1]、陳楷等承購,易名《華僑日報》,當時總編輯是李大醒(他亦為《香港華商總會報》總編輯),其後由胡惠民擔任,同時報館地址亦由乍甸街遷到荷李活道。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1991年該報被《南華早報》收購,1994年初由香樹輝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虧損多時宣布停刊,共發行近70年,如果將其前身一一計入(可追溯至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則有138年歷史之久。《華僑日報》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報紙。由於其歷史關係,亦成為香港歷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對象檔案之一。

在香港文教界影響

因為經常刊載中學大學的活動消息,《華僑日報》有不少香港文教界讀者。後來被《明報》和《星島日報》取代。報紙另設助學金,於1958年創立(和現「香港賽馬會助學金」有部分之關係,助學金與報紙一同停辦)。現時南華早報仍以華僑日報之名義開設大專學生貸款基金

讀者論壇

該報設有「讀者論壇」,是公眾或機構致函該報所展示的報章版位,通常是第二版第一頁或另外標示。當時,無論市民、以至大型機構(例︰中華巴士、東華三院、以至麗的電視)都會利用「讀者論壇」向公眾發表看法、詢問機構一些事宜或與讀者交流。在1970年代,每到公開考試季節都會有大批考生在「讀者論壇」詢問考試舉辦單位各樣疑難(例︰填漏資料、疑似試題外泄、擔憂等)。

分支

  • 《華僑晚報》:創刊於1945年9月1日,每日發行兩次,分別在中午12時正和下午3時出版。1988年4月1日停刊。
  • 《華僑報》:1937年,趙斑斕和雷渭靈往澳門辦報。最初《華僑報》隸屬《華僑日報》,到1967年被趙收購[2],現為澳門第二大報紙。

視頻

華僑日報 相關視頻

省港大罷工——1925年6月19日

參考文獻

  1. 華僑日報社長岑維休贈1965救童助學足球義賽獎盃,新浪博客,2018-03-29
  2. 華僑報,澳門回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