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繁華圖》清 徐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姑蘇繁華圖》清 徐揚
《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是清代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放置蘇州風物的巨幅畫作。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反映當時蘇州「商賈重疊輳,百貨駢闐」的市井風情。圖卷自西向東,由鄉入城,連錦數十里裡的湖光山色,水鄉田園,村鎮城池,房屋建築2000餘棟、橋樑50餘座、各類船隻400餘隻、人物1.2萬餘人,等方面躍然紙上。詳實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社會風貌、政治經濟、服飾特徵、勞作場景、宗教信仰等。清代蘇州建築風格:建築整體屋基高、屋身矮、屋頂大、簷口平直;以硬山頂、捲棚頂、歇山頂為主;屋身有木結構。
徐揚於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畫成反映當時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市井風情的《盛世滋生圖》,進獻給乾隆皇帝,並自書跋語說:「有感國家治化昌明,超軼三代,……幅員之廣,生齒之繁,亙古未有」 ,是為「圖寫太平」,歌頌「帝治光昌」。乾隆以後的皇帝在畫卷上鈐御覽章的有兩人,嘉慶一方、末代皇帝溥儀一方。
這幅作品一直藏於清宮御書房,被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遜位皇帝溥儀輾轉將此畫連同其他書畫珍品攜到長春。存放於當時的偽滿皇宮「小白樓」。1945年日本投降後,溥儀攜國寶經瀋陽逃往日本途中,在瀋陽東塔機場被前蘇聯紅軍截獲,1948年,此卷後由前蘇聯紅軍移交給東北博物館(今遼寧省博物館),1949年正式建館後入藏。 [1]
畫家徐揚生平
徐揚,字雲亭,蘇州吳縣人,家住閶門專諸巷,原是一名監生,工繪事,擅長人物、界畫、花鳥草蟲。畫梅既挺秀又秀雅。清朝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蘇州,徐揚和同鄉張宗蒼獻上了自己的畫作,二人都被任命為「充畫院供奉」。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被欽賜為舉人,授內閣中書。 [2]
《姑蘇繁華圖》賞析
畫面自靈巖山起,由木瀆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歷上方山,介獅和兩山間,入蘇州郡城、經盤、胥、閶三門,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作者自西向東,由鄉入城,重點描繪了一村(山前)、一鎮(蘇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畫筆所至,連綿數十里,完整地表現了氣勢宏偉的古城蘇州市井風貌。
清代,古城蘇州「山川之奇麗,田野之沃饒,衣冠文物之風流而華美者,莫不震耀當世」。「吳郡之於天下,如家之有府庫」,且其文化亦領全國風尚之先,和諧的社會生活,完備的生民保障,令人沉醉的都會流韻,姑蘇城皆已具備。
整個畫捲布局精妙嚴謹,氣勢恢宏,筆觸細緻,十分細膩地刻畫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園村舍、閶胥城牆、古渡行舟、沿河市鎮、流水人家、民俗風情,官衙商肆,描繪了蘇州城郊百里的風景和街市的繁華景象,形像地反映了18世紀中葉蘇州風景秀麗、物產富饒、百業興旺、人文薈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藝術鑑賞價值,被後世譽為研究清代蘇州的百科全書。 [3]
傳世作品
《姑蘇繁華圖》
《牡丹山鶴》
《玉帶橋詩意圖卷》
收藏
《姑蘇繁華圖》紙本設色,長1225厘米,寬35.8厘米。藏中國遼寧省博物館。
=視頻
姑蘇行 ~ 江先渭 作曲 ~ 姑蘇繁華圖 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