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提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一提 垂手拿着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如: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

衍義:引申指"引領(向上或向前等)"。如:提心弔膽提升、提挈、提攜

基本釋義

提tí(ㄊ一ˊ) [1]

1、垂手拿着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

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弔膽。提升。提挈。提攜。

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

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

5、率領,調遣:提兵。

6、取出:提取。提貨。

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

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

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

10、姓。

提dī(ㄉ一)

11、〔提防〕小心防備。

提dǐ(ㄉ一ˇ)

12、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詳細釋義

◎ 提 tí

〈動〉

(1) (形聲。從手,是聲。本義:懸持;懸空拎着物品)

(2) 同本義 [carry in one's hand with the arm down]

提,挈也。--《說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詩·大雅·抑》

提刀而立。--《莊子·養生主》

一賊提刀。--明· 魏禧《大鐵錐傳》

椊下提毆之。--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提竹筒絲籠。--《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提壺,提桶;提開水;提擄(拎,拿);提舉(提而舉之)

(4) 引申為帶領;統領。古代如提督、提舉、提點、提刑、提學、提法諸官名,皆取此義 [lead]

今又提一旅孤軍。--宋· 岳飛《五嶽祠盟記》

(5) 又如:提軍(率領軍隊);提動(調動);提兵(率領軍隊)

(6) 緊緊拿着;執持 [hold]

以是與天子提衡,爭秩於諸侯。--《管子·輕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筆(握筆。指寫文章);提刀(持刀)

(8) 說起,提及 [mention]

三樁兒誓願明提遍。--關漢卿《竇娥冤》

(9) 又如:提穢(話語不乾淨;指責);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說起)

(10) 指出;舉出 [indicate]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鈎其玄。--唐· 韓愈《進學解》

(11) 提拔;提升 [promote]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齡《晉書》。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獎(提拔獎勵)

(13) 攜帶[carry;take along]

提一匕首。--《戰國策·燕策》

奉承親戚,提挈妻子而寄託之。--《墨子·兼愛下》

(14) 擲[throw;cast]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吳太子,殺之。--《漢書·吳王濞傳》。 師古曰:"提,擲也。"

拔劍四面提出。--《漢書·王莽傳下》

宛市百姓共提擊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15) 請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ask;suggest]。

(16) 如:提問題;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見

(17) 提醒 [remind]。

(18) 如:提撕點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點(提醒指點);提省(提醒)

(19) 扶持 [support]。

(20) 如:提掇(提攜。幫助,照顧);提援(營救;解脫);提掖(挾住兩腋將人拎起)

(21) 傳訊,指提取犯人 [summon for trial or interrogation]。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問(傳訊審問);提解(押送犯人或財物)

◎ 提 tí

〈名〉

(1) 一種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長的把兒,往往按舀液體的斤兩製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dipper]。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籃、壺等的提手 [handle]。

(4) 如:提爐(有提梁的香爐)

(5) 姓

◎ 提 tí

〈量〉

(1) 用於提着的物體,其重量沒有確數。

(2) 如:一提金;一提銀

(3) 另見 dī

常用詞組

提案、提拔、提包、提倡、提成、提出、提純、提詞、提單、提到、提燈、提調、提督、提法、提干、提綱、提綱挈領、提高、提供、提盒、提壺,提壺蘆,提葫蘆、提花、提婚、提貨、提及、提級、提價、提交、提款、提籃,提籃兒、提煉、提梁、提留、提名、提起、提前、提挈、提親、提請、提取、提神、提審、提升、提示、提手、提頭兒、提味、提問、提箱、提攜、提心、提心弔膽、提醒、提選、提訊、提學御史、提要、提掖、提議、提早、提制

漢英互譯

to mention; to lift; to carry (hanging down from the hand); to put forward; to raise (an issue); upwards character stroke; scoop for measuring liquid; lifting brush stroke (in painting)

方言音韻

贛方言:tia2,tiɛ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提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說文》挈也。《詩·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禮·曲禮》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疏》屈臂當帶,而提挈其物。

又舉也。《周禮·夏官·田仆》凡田,王提馬而走。《前漢·۬法志》一同百里,提封萬井。《注》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鼓名。《周禮·夏官·大司馬》師帥執提。《注》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髦上者,故謂之提。

又攝提,星名。《史記·天官書》大角兩傍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注》攝提之為言提攜也。提斗攜角,以接於下也。

又挾提,箸名。《禮·曲禮》羹之有菜者用梜。《注》今人或謂箸為梜提。

又提提,安諦也。與媞同。《詩·魏風》好人提提。《疏》行步安舒而審諦也。

又菩提,梵語。猶華言正道也。

又浮屠所居曰招提。梵言拓鬬提奢,華言四方生物也。後魏創立伽藍,為拓提境。俗訛拓為招。《杜甫詩》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又偏提,酌酒壷也。《拾遺記》唐元和閒謂之注子,後仇士良惡其名同鄭注,乃去柄安系,名曰偏提。

又《集韻》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時。朱提,縣名。《漢書·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注》朱提縣屬犍為,出善銀。北方人名ऎ曰提。

又《唐韻》是支切《集韻》《韻會》常支切,$音匙。鳥羣聚貌。《詩·小雅》弁彼鸒斯,歸飛提提。《集韻》或作摡。

又《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典禮切,$音底。絕也。《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注》刲離之不絕中央少者,使易絕以祭耳。

又擲也。《戰國策》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索隱》服虔提音弟。蕭該音底。蕭音為得。

又《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見上史記注。

又《漢書·音義》同。

考證:〔《史記·絳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注》徐廣服虔提音弟。〕 謹照原文將注徐廣三字改為索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