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本全新的課本(李文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本全新的課本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本全新的課本》中國當代作家李文旺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本全新的課本

三下鄉對於我來說就是一杯百味雜陳的不知名飲料,充斥着酸甜苦辣,百感交集。酒釀愈久愈香醇,沉澱亦可以使渾濁的水變得沉澈。所以為了更好體會其中的奧妙和趣味,以及理清思緒,我特意在三下鄉十天以後,即經過了又一個三下鄉的時間段,才開始將其細細寫出,慢慢道來。

總結起來,就是這三個深刻的感悟。

『不好意思』的心態會讓人陷入極其尷尬的處境。無論男孩或者女孩,平日裡的害羞、靦腆會讓人覺得很可愛,但是在三下鄉的背景下,它就成了打折你一根腿的棍棒。

在生活上,因為不好意思,夾菜和打飯的時候小心翼翼,只敢打一點飯、夾一點菜,完全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因而在沒有零食的情況下,只能幹餓幾小時,直到漫長的下次飯點的到來;在支教是=時,因為不好意思,所以不敢大聲對學生講話,只會傻兮兮地對學生笑,人善被人欺,因而那群只屈服於淫威之下的學生,就會覺得好不容易逮着一個軟柿子,還不立馬揭竿起義、鬧翻天?因而不好意思的人的課堂總是亂糟糟的,學生肆意聊天、下課桌、自己玩自己的,怎麼壓都壓不住。有人認為,這些都是小事,肚子餓那就去買零食啊;課堂管不好這點,反正就那十天,過了就不用再管了。的確,三下鄉是有時間期限,過了那段時間就不叫三下鄉了,但那亦是我們人生的一個縮影,極其真實而準確的縮影——在那裡,我們不再是家中寶,不再是學生,而是作為一個社會人,作為教師,我們面對生存問題和職業道德問題,生存還是毀滅,這全在自己的選擇之間。本來就有權利去獲得食物的人,卻偏偏縮手縮腳,最終餓着,怪得了誰?而在三下鄉,作為老師,就有義務管好班級,教給學生知識和道理,如果做不到這點,那就是失職,就是不負責任,那此時的『不好意思』,難道不是懦弱無能的表現嗎?

眼光跳出三下鄉,看生活中,誰沒被『不好意思』阻礙過呢:學生因為不好意思問那些看似簡單但其實自己不懂的問題,所以成績總是提不上去;女孩子因為不好意思向心儀的男生表白,最終他成了別人的白馬王子;更令人啼笑皆非的因為不好意思向醫生完整而準確地描述病症,遮遮掩掩,最終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抱憾終身。看別人的時候都覺得容易,都認為只要他們拋開不好意思的羞澀心態不就行了?但事情真的到了自己的頭上,多少人會不慫的? 這就是三下鄉讓我感受最深一點:我們時刻是社會人,義務和權利時刻伴隨我們左右。我們必須要盡到責任,但也要認清自己擁有的權利。不可讓『不好意思』成為自己自動設置的攔路虎、絆腳石。全力去攻破它,去做一個直面現實的人。

在三下鄉,才真正明白,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會什麼,就要敢於去做什麼,尤其是當集體需要的時候。即使三下鄉已經結束,但這想法在我心中的卻是愈加濃烈

照例,三下鄉在最後會有個匯演。而在總體表演節目定下以後,當地學校的校長覺得全部的表演時間還是太短,希望增加節目,不負村民們長久以來的殷殷期盼。這個請求來得太突然了,距離晚會的時間已所剩無幾。正在大伙兒焦頭爛額的時候,這時,我朋友就提出可以增加一段舞蹈,仔細一聽,原來這段舞蹈就是我們上學期剛學完的那套,而隊伍里至少六七個人會跳,這完全就是現成的午餐啊。

但是,正如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舞蹈編程說容易卻是不容易。會跳的都是女孩子,而女孩就難免有害羞的,不害羞的呢,又太忙,因而表演人員總沒有定下來。幾經周折,最後這個節目幾乎就要因為沒有人去表演而被宣布夭折了。一開始提議的那位朋友責任心很強,也蠻堅持。從一開始,就一直鼓勵會跳的人一起參加,即使被不斷拒絕,也還會鼓起勇氣再去問下一個,而且是循環反覆地問,比單曲循環還要帶感。最後,另外兩個朋友以及我終究被她的「傻裡傻氣」給打動了,也覺得的確不能讓校長和村民們失望啊,於是就硬着頭皮上了。排練時間的匆促,引發了層出不窮的矛盾,但好在終於挨到那晚的匯演。先不說跳得怎樣,只記得那晚,不知道是誰的手機,開了閃光燈來拍照,差點被閃瞎我的雙眼。下來之後,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們完成了。

經過這次,我才終於明白,在平日裡培養出來的能力就是為了在需要的時候釋放的。既然有這能耐,在不衝突的前提下,當他人或集體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去撐起你能撐起的那一片天。有人戲言『天塌下來有高個子撐着』,我想把它改成『困難塌下來有能力者頂着』,我們每個人都是能力者,分別在不同領域有着各自的強項,那麼當集體遇上問題而又剛好是自己的強項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接受也是一種給予,這是我在三下鄉學到的最難忘的知識。高爾基的母親說,「給,永遠比拿要愉快。」但我卻想說,要學會『給』,但也比忘了要接受『拿』。

記得那是一個下着瓢潑大雨的早上,一位媽媽頂着狂風邁進校園,撐着把傘,手中抓着一把深色的傘,狂風吹亂了她的發梢、大雨潑濕了她的臉和衣服。一進來,她立即馬不停蹄地走向孩子所在教室。

結果,過了一小會兒,她慢慢地走向校門,步伐不再輕快,仔細一看,那把深色的傘依舊留在她的手中,似乎從未有別人碰過。從那落寞的神情,大概可以猜測到,是她的孩子拒絕了她的傘吧。這種場景的出現也並非沒有緣由,根據觀察,學校里的孩子無拘無束,在下大雨的時候,都可以在露天裡踢球踢得超級盡興,所以有些孩子他們對於傘的依賴心理不是很強。更何況在孩子們中,傳播着一個很奇怪的心理,那就是不能和別人不一樣,不然就難為情。所以當別的孩子的家長沒有送傘來,而自己的爸媽送傘了,他們就會覺得很不自在,就會立即有拒絕家長好意的心理傾向。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其他,凡是對自己好的人,都不應該辜負。平日裡念着書,說什麼回報父母、說什麼報答他人,假如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那還談什麼回報?而為他們着想,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他們的心情和想法。就如這位媽媽送傘,她抱着的是一顆愛子的聖潔之心,孩子即使不需要傘,但如果接下了,媽媽的好意便會得到回應,那笑容和愉快就自然而然地圍繞媽媽身邊,這就是最好的回報。

說什么子欲養而親不待,都是扯淡,生活的任何小方面都暗藏着對家人好的機會。誰說能使家人開心的只有『給』呢?殊不知你接受了他們的『給』,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給予。打個比方,有些家庭總想着給家裡的老人買最貴的衣服、最好的保養品,但是卻拒絕臨行前老人家辛苦準備很久的家鄉特產或其他乾貨。這讓老人的心裡怎麼開懷?所以說,不能忘了給予,但更要機智地學會接受。

十天很短,未來很長。三下鄉就似迷霧中的一盞明燈,告訴我人要活得坦蕩,學會正視義務和權力;鼓勵我要相信自己能力,敢擔當、敢作為;告誡我不要忘了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學會機智地『拿』;引導我去思考,生活的深度在於自己創造,多嘗試,不要怕,不用悔。

[1]

作者簡介

李文旺,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