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碗「扎膩頭」(堵錫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碗「扎膩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碗「扎膩頭」》中國當代作家堵錫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碗「扎膩頭」

「扎膩頭」,村里人也叫它麵糊糊,類似於北方的疙瘩湯,是老家江陰地區的一道特色美食。沒想到,一碗看上去黏黏糊糊、連湯帶水,小時候用來填飽肚子的麵糊糊菜湯,現如今居然成了人見人愛、款待賓朋的美味菜餚,還被列入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碗「扎膩頭」,承載着一段勵志故事。小時候,家裡只要吃到「扎膩頭」,奶奶就會給我們講關於「扎膩頭」的傳說。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有位姓錢的書生,因家境貧寒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靠左鄰右舍和附近鄉親接濟度日。有天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書生將各色各樣的「百家菜」倒在一起,煮了一鍋「大燴菜」,香氣撲鼻,味道蠻鮮。正當書生獨自享用時,發現門外站着一位避雨的長者,於是給其盛了一碗充飢驅寒,長者吃後讚美不已,並一再詢問是什麼菜湯如此好喝,書生一時心急隨口說道:「扎膩頭」。誰知這位避雨長者就是江蘇學政劉墉(劉羅鍋),後來姓錢的書生在鄉試中考中了童生第三名,他的「扎膩頭」也隨之流傳了下來。

一碗「扎膩頭」,承載着一個美好夢想。與這位貧寒書生一樣,小時候早餐和晚餐「扎膩頭」成為標配,這在當時既是權宜之計,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人家的孩子多,糧食不接季,物資供應也不像現在富足,到了農閒季節家家戶戶都會想着法子節省糧食,早早晚晚吃些稀粥菜湯,「扎膩頭」便成了主打料理。因為「扎膩頭」簡單易做,只要燒一鍋開水,挖一勺麵粉,加涼水調成糊狀,用筷子邊攪和邊倒入鍋中,放一把從自家地里拔來的青菜,再加些食鹽調味,講究的人家用事先熬製好的豬油提香。這樣既省下了主食,又省掉了副食,也寄託了人們對吃飽飯、過上富裕日子的嚮往。

我大娘在蘇北農村長大,從小就吃慣了麵湯稀粥,也學得一手做「扎膩頭」的技法,成家後更是不忘節儉傳統,經常做「扎膩頭」供堂弟堂妹們食用,時間長了難免引來孩子們「抗議」。於是,大娘就開始琢磨改良配料,先將麵粉調的稍稠一些,接着用筷子順着盆口直接將稠麵糊劃入滾燙的開水鍋中,一條條、一塊塊「麵疙瘩」隨着熱水翻騰,再倒入清洗面盆的漿水,倒入青菜等輔料,一鍋香噴噴的「扎膩頭」就做好了。後來,大娘又試着加入南瓜、紅薯、土豆等輔料,每次做出來的「扎膩頭」都有新鮮感,吃起來也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大伯是村上有名的「土廚子」,做的「扎膩頭」自然是最有滋味的。大伯沒有拜過師傅,全憑自學揣摩,掌握了一手燒菜手藝,經常幫村上人家燒菜辦酒席。做「扎膩頭」時講究配料,增加菜品種類,百葉絲、青豆子、小青菜,偶爾還會放些豬血、小河蝦等;製作起來講究流程,先用蔥、姜、蒜爆鍋,食材、配料那個先下鍋那個後下鍋,間隔多長時間都有講究,因而大伯做的「扎膩頭」色、香、味俱佳,深得村里人的好評和喜愛。

一碗「扎膩頭」,承載着一方傳統文化。隨着時代的變遷,農村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物質供應日益豐富,小康生活日益富足,再也不用為糧食不接季而犯愁了。吃上白米飯,住上新樓房,實現富裕夢想的人們沒有忘記「節約糧食」、「光盤行動」等傳統美德,一刻也沒有嫌棄「扎膩頭」的窮酸土氣,而是對其進行了不斷地迭代改良,既傳承保留了原先的鮮香口味,又與時俱進地加入了時鮮食材,創新出了適應時代潮流的獨特傳統美食,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現如今的「扎膩頭」配料越加豐富多樣,螃蟹、基圍蝦、排骨、青豆子、豆渣餅、老油條、油絲、百葉、鴨血、小青菜、菌菇等應有盡有,做出來的「扎膩頭」更加清新鮮美,湯濃味醇,既可當菜吃,又可做主食,成了當地人追捧的傳統美食、宴請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一碗「扎膩頭」,記錄了一代人的辛酸,承載了一代人的夢想,延續了一方頗具傳統的美食文化,也見證了代代相傳的鄰里情、互助愛,體現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崇,成為了大傢伙兒無限美好的鄉愁記憶。[1]

作者簡介

堵錫忠,江蘇江陰人,長期在部隊和地方機關工作,現已退休,喜愛碼字、好爬格子,偶有作品見諸報刊,獲等級獎勵並被收入文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