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佑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佑君
革命烈士
出生 1931年9月27日
四川省樂山市瓦窯沱
逝世 1950年9月19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丁一之

丁佑君(1931年9月27日-1950年9月19日),女,別名丁一之,生於四川省樂山市瓦窯沱富裕的鹽商家庭,1944年入五通橋通材中學就讀(現為五通橋中學),1948年就讀於成都市女子高中,深受解放戰爭勝利的鼓舞,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成都解放後,丁佑君立志獻身革命,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幹部學校,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畢業後,丁佑君擔任西昌女中軍事代表;1950年9月19日,丁佑君在西昌鹽中區征糧工作中,不幸為暴亂叛匪圍捕殘虐殺害,犧牲時年僅19歲;1950年9月25日,丁佑君被中共西昌縣委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烈士[1]

人物簡介

丁佑君(1931-1950),別名丁一之,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瓦窯沱村人。出生於一個鹽商的家庭;由於自幼受到出身貧苦的奶娘的影響,從小就同情勞動者,富有正義感;抗日戰爭時期,早年曾在五通橋民彝小學和私立高小讀書;1944年考入五通橋通材中學(今五通橋中學)。

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初中畢業後離開家鄉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學(現成都市第六中學)。在校學習期間,閱讀進步書刊,開始傾向革命。

1948年4月參加了黨和地下組織領導的罷課鬥爭。1949年11月又投身於中共地下黨組織發起的護校運動。

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勵下,瞞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幹部學校。1950年2月9日隨校開始從成都到雅安的長途行軍,2月12日隊伍在途經邛崍時,突然遭遇叛亂土匪的襲擊,戰鬥中她卻毫不畏懼,冒着槍林彈雨救護受傷同學。到達雅安之後積極投入到革命學習的熱潮中,並受到蘇聯女英雄卓婭忍辱不屈的革命精神的感召。並堅定地說"假如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會這樣"。學習結業時被評為學習模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縣立女子中學軍代表,8月又被調任到西昌縣鹽中區任青年幹事,參加征糧工作。當時的鹽中區雖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動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險,往返數十里,深入群眾宣傳黨的政策,開展征糧工作,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講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眾都親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1950年9月17日,她到鄉下裕隆鎮征糧,鹽中區土匪發動反革命暴亂,不幸被土匪綁架。土匪們對丁佑君進行了百般摧殘,始終不能使她屈服。匪首惱羞成怒,竟卑鄙下流地將她剝光衣服遊街示眾,並將她四肢捆綁在柱子上,發瘋似地用皮鞭、棍棒抽打,施老虎凳、將鋼針穿過乳頭插進乳房,甚至喪盡天良的輪姦、用槍擊穿她的左胸。但她面對嚴刑拷打毫無懼色、寧死不屈。

1950年9月19日,匪徒圍攻鹽中區公所,受到工作隊員的頑強反擊,多次被打退;匪徒們將丁佑君押到碉堡附近,妄圖利用她勸說堅守碉堡的戰士投降;面對敵人的威脅,丁佑君視死如歸,鼓勵堅守碉堡的戰士堅持到底,不要投降。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擁護毛主席!"惱羞成怒的土匪向其開槍,丁佑君昏倒在血泊之中,萬惡的土匪竟然提起她的雙腳,將她在凸凹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直到全身被粗礪的石子擦得血肉模糊、皮開肉綻,最後被丟棄在荒野中,英勇犧牲,時年僅19歲。

丁佑君犧牲後,中共西昌縣委根據她生前的請求,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簽發了毛澤東署名的《革命烈士證》。

文革中,丁佑君的父親及其他親屬因被劃分為資本家成分,被沒收家產,遭到批判。丁佑君的烈士身份並未起到任何作用。

2011年,丁佑君烈士榮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樂山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2]

丁佑君
丁佑君1949年【右一】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丁佑君(1931-1950),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四川省嘉定州犍為縣五通橋瓦窯沱一個中等鹽商家庭。丁家在老家瓦窯沱臨街開有店鋪,與人合夥在金山寺辦有鹽灶,父親丁棟臣以辦鹽公倉為業,雖曾雇有短工,但僅小本經營,全家上下一、二十口,日耗頗多,只是能維持開銷而已。母親是一普通的家庭婦女,40歲才生下丁佑君。長兄丁祝生,在犍為縣電報局做事,雖剛而立之年,卻為六個子女之父,生活不易,全賴妻子李淑非賢惠孝道,操持全家十來口人的衣食。次兄丁好德勤奮好學,先就讀嘉定和成都的中學,後考取燕京大學新聞系。

丁佑君作為獨生女,又排行最後,自然備受全家疼愛。奈何生母體弱多病缺奶,丁家便給丁佑君從鄰鄉請來一位鄧姓奶媽精心哺育,年幼的丁佑君對鄧媽待以親媽之禮。剛過六歲,因常見鄰居幼童咿呀學語,寫寫算算,也吵鬧上學。父母便把她送到附近高壩鄉私立民彝小學(今五通橋向陽小學)讀書。因同鄧媽長期相處,片刻也不能分離,只得由鄧媽天天接送上學。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佑君在民彝小學初小畢業,轉至位於"井王廟"(今五通橋區政協書畫院旁)的犍為鹽場私立通材小學念高小。因她自幼聰穎好學,記憶力強,性格倔強,入學第一期就考取全班頭名。佑君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天,她放學回家,不見鄧媽,急得大哭,其母心疼地為她擦淚:"幺妹(指排行最小的佑君),鄧媽有事走了,她哪能跟你一輩子呢?"次日一早,丁佑君就跑到離家不遠的竹根灘看望養育過自己的鄧媽,哭着說:"鄧媽,你不要走,你帶了我那麼久,你家沒有飯吃,等我以後長大了,能做事了,就供你。"天真的童言流露出對他人的關心。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二月,丁佑君考入犍為鹽場私立通材初級中學(即今五通橋中學)普通科女生十三班學習。

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中學的前身犍樂鹽場通材初級中學源於1888年的通材書院,始於1901年的通材小學,1931年在小學高級部招收第一個初中班,1937年奉省教廳轉報教育部令立名"犍樂鹽場通材初級中學"。1938年夏,共產黨員、通材中學董事長賀國干聘請共產黨員李嘉仲任學校校長,李又以校長的身份聘請共產黨員廖友陶、卓問漁、盧良弼等到通材中學任教。他們在校內建立了地下黨組織"通材特支",成立了"鍛冶社",領導師生和五通橋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黨員趙君陶(化名趙郁仙) 受黨的派遣攜子李芃(即今全國人大常委委員長李鵬)、女李瓊來到五通橋通材中學任教,以教員身份為掩護,開展黨的地下活動,宣傳了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講話,宣講了抗日救亡形勢,動員同學們投入抗日行列,還組織了有2000多人參加的抗日示威遊行大會。師生還組織了抗日宣傳隊,在校內外演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李嘉仲和部分教師參與組織了五通橋抗敵後援會,出版《抗日周報》,組織抗戰劇團。

就在這一年秋,經嘉屬工委批准,成立了五通橋通材中學特支,組織進步師生舉辦讀書會,辦牆報,出專刊,學習時事,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據當時丁佑君的國文老師張若愚回憶,佑君年齡偏小,但愛勞動,積極參加班上的清掃活動,學習也很努力,從來沒有補考過。由於過去身體虛弱,她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體育和勞動成績較好。佑君樂於在學習和生活上幫助同學。儘管她的家比較富有,但她生活儉樸,能和窮人的孩子接近,不嫌她們吃得差,穿得爛。一次,五通橋茫溪河漲大水,一些房屋被淹,窮人無家可歸。佑君瞞着父母,帶了一些米麵去接濟他們。又是一年漲水時,通材中學的部分學生過不了河,回不了家,學校也沒有食堂和住宿,佑君便從家裡帶來一些吃的幫助同學,還領着一些同學到自己家去住。佑君樂於助人,很得大家的稱讚。

從對鄧媽的關心到對同學的幫助,充分表現了佑君優良的品格,為她後來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礎。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冬,佑君完成了在通材中學的初中學業,參加了當年的初中畢業會考。九十五分高分的音樂成績,反映了她天真活潑、熱愛生活的樂觀性格。八十六點八分的英語成績則體現了她對外面世界的美好憧憬。同舊時代幾乎所有女孩一樣,初中畢業後的丁佑君也面臨着人生的重大抉擇:是繼續求學深造?還是輟學在家,做普通女人?年輕的她面臨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

飽經兵荒馬亂之苦的佑君父母兄長都勸佑君放棄學業,待業在家,找個婆家,做一個家庭婦女。性格倔強的她,通過與父母的力爭,很快做出了選擇--奔赴省城報考高中,從而走上成長之路。

追求光明

丁佑君考入成都私立女子中學(今成都六中),在讀書期間,由於受地下黨員黃夢谷等老師的革命啟蒙教育,丁佑君積極參加了"四·九"反黑暗等運動,迎着光明不斷追求自己革命的進步。

1950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出布告,宣布:成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全市軍事、民政等事宜。隨後,軍管會的文教接管工作也開始。在地下黨支部的配合下,市女中很快複課。

與此同時,其二哥丁好德在解放後給其妹妹的信中也提醒她:當今你(丁佑君)恐怕已面臨到讀書呢,還是參加工作的問題。1950年1月,在兄長的指引與支持下,她毅然報考了西康人民幹部學校。

在學校她積極上進,4月29日經過學校多方面的考察,批准她加入了青年團。同年6月作為首批畢業學員,她和西幹校150多人前往西昌參加當地的征糧工作,在西昌期間,她積極工作,當過學校的軍代表,參加征糧工作隊。

堅貞不屈

1950年9月17日,西昌鹽中區土匪發動反革命暴亂,時任鹽中區青年幹事的丁佑君不幸被土匪綁架。被綁架之前,張炳文與裕隆鎮鎮長王宇輝去到王正中家找丁佑君,他們說要去高草鄉辦黑板報,王宇輝將丁佑君的那支勃郎寧小手槍俗稱"掌心雷"的五粒彈自衛武器借走了。後來,王正中又對丁佑君交代說:你在這裡等我,不要出門去。還囑託他媽,看着丁佑君,給丁代表送開水。大約半個小時左右,王正中又匆匆回家。他對丁佑君說:"不要慌,今晚還是住在這裡比較穩當。"當時沒有人知道王正中實為隱藏着的內奸,他正是這次叛亂的策劃人之一。由於他"自解放以後偽裝進步,騙取了區上負責人的信任,曾參加區、鄉各種代表會議,參加征借糧等農村工作,其陰險毒辣的真面目,此時尚未暴露。"

當天中午,在王國賢的統一策動下,河西的土匪同時叛亂。裕隆鄉地痞高開祥、朱暄一夥先竄入場上鎮公所中遊蕩,隨即竊奪了鎮公所門崗、武裝民兵的槍支。自封叛匪大隊長的高開祥指揮眾匪將鎮公所的十幾支步槍和一挺輕機槍全部搶奪一空。又令趙世華率10餘名叛匪趕往王正中家抓捕"女解放軍",趙匪直入王宅:"你就是丁代表?"

"我是丁佑君,有什麼事?"

"來人,給我捆了。"土匪張明友、任民忠等一擁而上,將丁佑君捆綁起來。

措手不及而又被借了自衛武器的丁佑君質問道:"這是為什麼?"

丁佑君
丁佑君烈士紀念館

"為什麼,就是要抓你!"趙匪凶相畢露。

"你們要認清形勢,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是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贖罪,立大功受獎。我希望你們放下武器,回家生產。"

叛匪充耳不聞,將丁佑君圍推出戶,押往鄉公所。鄉街上,關門閉戶,只有叛匪來回遊動着。

當晚丁佑君被關在新民鄉張八街文昌宮戲台左側的房間裡。匪首以豐盛菜飯請她,企圖誘她說出縣、區武裝分布情況,丁踢翻飯菜,一字不吐,她拒絕了土匪給她送來的食物,並告誡說:"當土匪只有死路一條。"叛匪盧本宗之母,外號"閃彪"的盧袁氏勸誘說:"你何必那樣死心眼呢?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家,何苦啊,只要說出你們共產黨來,以後我保證你就住我家裡。"丁佑君一言不答。

盧袁氏又問她是不是共產黨?丁佑君說:"我們的黨從不像你們那些狐群狗黨,害人吃人的黨,我還不夠入黨條件,但我是共產黨的幹部,是青年團員。"站在門外的土匪們聽了非常吃驚,又擁進屋來百般威脅恫嚇,丁佑君非常鎮定。匪首盧本宗說:"你不要那樣嘴硬,那樣不怕死。"並再三追問:"我們這附近哪些是共產黨"丁佑君答道:"我們共產黨多得很,你不必問了。"盧袁氏又假惺惺地說:"你才十幾歲呀,你真的不怕死?死了多可惜呀!"丁佑君響亮地答道:"死,我見得多,怕死就不革命,革命就不怕死!"匪徒們黔驢技窮,竟然將她凌辱了整整一夜。

壯烈犧牲

1950年9月19日,丁佑君被匪徒張邦和等轉押到高草壩(鄉)。女青年宋秀清回憶說:"我在家屋門縫內看見丁代表被押過去,還是穿的一雙草鞋。我很想出來拉住她,但是,我當時認識不夠,怕土匪,我只看了丁代表一眼,以後再也沒有看見了!"該鄉土匪大隊長諶洪祥道:"我說,你這個女娃娃,當什麼共產黨,給我回家去念幾個字算了。你不要怕,只要你告訴我們,城裡有多少軍隊,我們就放你。"

"我沒有什麼說的。"丁佑君冷靜地回答。

1950年9月19日,匪徒剝掉她的衣服遊街示眾,她邊走邊喊:"鄉親們,這是叛匪的恥辱!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1950年9月20日,叛匪圍攻河西區公所內碉堡不下,拉她去喊話勸降,她高喊:"同志們,堅持到底!勝利最終屬於我們的!""共產黨萬歲!"叛匪即向她開槍,擊中胸膛,她倒下高喊:"我一個人死不要緊,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為我報仇!"當晚壯烈犧牲。

烈士身後

1950年9月19日凌晨,鹽中區農民積極分子謝必成與小學教員李宗周冒險偷渡洪水肆虐的安寧河,趕入西昌縣城,向區公所和區黨委報信。這時,才確知土匪徒叛亂實情和丁佑君不幸被捕的消息。

在鹽中區叛亂平定後,中共西昌縣委即指派縣婦聯張子玉和縣委宣傳部羅熙義急赴香城鎮查尋丁佑君烈士的遺體。最初,他們去了鎮的北場口糠市壩。附近的村民中有人介紹說:1950年9月19日當晚,在淅淅瀝瀝的秋雨中,丁佑君發出了幾聲微弱的呻吟,"聞聲趕去時,她說要喝水",有人忙去找水餵給她喝。接着,他們仔細地在"示眾"現場觀察並終於發現:"從躺臥的位置來看,她晚上還支持着爬了幾步光景。"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次日,烈士的遺體卻消逝得無影無蹤……

烈士的遺體在哪裡呢?好在不久即有熱心的村民前往鎮上的鹽中區公所報信:糠市壩側的一棉花地里,發現了一隻頭骨。張子玉、羅熙義和亢廷勝、郭峰山等人急忙趕赴現場。果然有一頭骨,頭骨上那排整齊、潔白而勻細的牙齒以及附近的幾縷長發向熟識丁佑君烈士的好友、同志和戰友證實:這正是烈士的骨骸。

懷着對烈士臨危不懼、臨死不屈的英雄壯舉的崇敬與對殺害烈士的叛亂匪徒狼子野心的仇憤,戰友們忙在就近新場口一戶居民家中覓得一隻高約60公分的瓮口壇,將用紅布裹好的烈士遺骨與頭髮存於壇內,再以紅布蓋封瓮口,扎以紅繩密封。

隨後,搬入區公所大門內的左側那排平房後的水天井內,停置於年久未用的青板石洗衣台下。洗衣石長約1.20米,寬在60公分以上,橫架在兩側的石條上而略向外傾斜着。烈士遺骨靜置其中,可避風雨,也遮太陽。

經過座談了解和現場踏勘分析推測:丁佑君烈士被叛匪擊傷與折磨得衣破骨損、皮開肉綻而拋丟在香城鎮北場口、保城河畔糠市壩的荒野後,當天夜裡,可能是野狼又吞噬了烈士的遺體!

決心為烈士討還血債的戰友與鄉親們更加積極地投身到相繼開展的鎮壓反革命與土地改革運動中,直接槍殺丁佑君的兇手趙明安的侄兒趙世華被逮住槍決,匪首王國賢、王國佐、諶洪祥、匡紹先、朱暄等也都先後伏法;鹽中區最大匪首"總指揮"趙明安逃往鹽源後,在1953年5月終被人民解放軍剿匪部隊擊斃於樹河。

1950年9月25日,中共西昌縣委書記張榮鄭重宣告:"在鹽中區土匪叛亂中,丁佑君同志不幸被捕。她堅貞不屈,壯烈犧牲。她臨死時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她死得很光榮。"

作家高纓聞聽烈士事跡之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丁佑君之歌》,使得丁佑君烈士的英勇事跡家喻戶曉、影響深遠,後來,79歲高齡的高纓再次來到樂山,來到五通橋,在"丁佑君烈士逝世55周年紀念明信片"上專門為紀念丁佑君烈士題寫了這樣的句子:"白玉一樣純潔,鋼鐵一樣堅強。"以及"她永遠十九歲"老作家對丁佑君烈士,還是懷着滿腔的激情,準確地概括了丁佑君烈士短暫的一生,這是對烈士的高山仰止,表達了自己對烈士一輩子的無比尊崇。

歷史評價

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簽發了毛澤東署名的《革命烈士證》並核定為"革命功績:一大功。"

朱德總司令:"丁佑君同志是黨和人民的好女兒,是共青團和青年的好榜樣。中國青年應該學習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和人民的高度階級覺悟和革命精神。"

人物紀念

名言:我是共產黨派來為老鄉們工作的,就是死了也光榮!能為人民而死,是最光榮的!

丁佑君烈士犧牲後,西昌縣委根據其生前的請求,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52年5月4日,丁佑君烈士陵園在西昌落成,烈士的遺骨移入園中。

1958年3月27日,朱德同志為紀念碑親筆題詞:"丁佑君同志是黨和人民的好女兒,是青年團員和青年的好榜樣。中國青年應該學習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和人民的高度的階級覺悟和革命精神。"

1959年4月,丁佑君烈士的故鄉樂山市五通橋茫溪河畔建立了"丁佑君烈士紀念碑"[3]

1985年9月19日,在丁佑君光榮犧牲35周年紀念日,由家鄉人民義捐,在五通橋菩提山上修建的"丁佑君烈士紀念館"落成,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為五通橋新落成的丁佑君烈士紀念館題寫館名。

1987年10月1日,經西昌市人民政府批准,為紀念丁佑君烈士,將烈士殉難地河西鎮更名為佑君鎮。

參考來源

  1. 丁佑君__民族魂 ,中國青年網, 2008-04-18
  2.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樂山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評選揭曉(3) ,樂山新聞網, 2011年09月26日
  3. 丁佑君 ,陶名網,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