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志·傅嘏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志·傅嘏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傅嘏字蘭石,北地泥陽人。嘏弱冠知名,司空陳群闢為掾。正始初,除尚書郎,遷黃門侍郎。時曹爽秉政,何晏為吏部尚書,嘏謂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靜而內銛巧,好利,不念務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將遠,而朝政廢矣。」晏等遂與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起家拜滎陽太守,不行。太傅司馬宣王請為從事中郎。曹爽誅,為河南尹,遷尚書。

時論者議欲自伐吳,三征獻策各不同。詔以訪嘏,嘏對曰:「……昔樊噲願以十萬之眾,橫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今欲越長江,涉虜庭,亦向時之喻也。未若明法練士,錯計於全勝之地,振長策以禦敵之餘燼,斯必然之數也。」後吳大將諸葛恪新破東關,乘勝揚聲欲向青、徐,朝廷將為之備。嘏議以為「淮海非賊輕行之路,又昔孫權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略無孑遺,恪豈敢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徼乾沒乎?恪不過遣偏率小將素習水軍者,乘海溯淮,示動青、徐,恪自並兵來向准南耳」。後恪果圖新城,不克而歸。

嘏常論才性同異,鍾會集而論之。嘉平末,賜爵關內侯。高貴鄉公即尊位,進封武鄉亭侯。正元二年春,毋丘儉、文欽作亂。或以司馬景王不宜自行,可遣太尉孚往,惟嘏及王肅勸之。景王遂行。以嘏守尚書僕射,俱東。儉、欽破敗,嘏有謀焉。及景王薨,嘏與司馬文王徑還洛陽,文王遂以輔政。語在《鍾會傳》。 會由是有自矜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嘏以功進封陽鄉侯增邑六百戶並前千二百戶是歲薨,時年四十七,追贈太常,諡曰元侯。子祗嗣。成熙中開建五等,以嘏著勛前朝,改封祗涇原子。(節選自《三國志》)

譯文

傅嘏字蘭石,北地泥陽人。 傅嘏二十歲時就有了名氣,司空陳群徵召他做屬官。 正始初年,被任命為尚書郎,升任黃門侍郎。 當時曹爽執掌朝政,何晏擔任吏部尚書,傅嘏對曹爽的弟弟曹羲說:「何平叔外表沉靜而內心奸巧,貪圖得利,不考慮致力根本。 我擔心他一定會先迷惑你們兄弟,有仁德的人將被疏遠,那麼朝政就會荒廢。」何晏等人於是同傅嘏不和,借小事為由罷免了傅嘏的官職。 後在家中被授任滎陽太守,他沒有赴任。 太傅司馬宣王請他擔任從事中郎。 曹爽被殺後,他擔任河南尹,升任尚書。

當時討論國事的人商議打算征伐吳國,征東、征西、征北將軍獻的計策各不相同。 皇帝詔令向傅嘏諮詢,傅嘏回答說:「……過去樊噲願意率領十萬軍隊,攻打匈奴,季布當面指責了他的短處。 現在想要渡過長江,進入吳國的領土,也是和以前的樊噲一樣。 不如申明法令訓練士兵,在可以取得全勝的地方實施我們的計策,揮動長鞭來制服敵人的殘餘力量,這是必然要做的策略。」後來吳國大將諸葛恪剛攻克了東關,乘勝揚言要進攻青州、徐州,朝廷將要作好防備。 傅嘏在商議中認為「淮海不是賊軍輕易行動的路徑,加上過去孫權派遣軍隊進入海上,船翻漂流沉溺,幾乎不剩一人,諸葛恪怎敢傾盡所有的兵力,把身家性命寄托在滾滾洪流之中,來僥倖取勝呢? 諸葛恪不過是派遣向來熟習水戰的部屬副將,從海上逆行進入淮河,顯出攻打青州、徐州的姿態,諸葛恪自己集中兵力進攻淮南罷了」。 後來諸葛恪果然包圍新城,沒有攻下就撤退了。

傅嘏經常談論人的才能和性格的同異,鍾會把這些話匯集起來進行評論。 嘉平末年,賜給傅嘏關內侯的爵位。 高貴鄉公登皇帝位,進封傅嘏為武鄉亭侯。 正元二年春,毋丘儉、文欽發動叛亂。 有人認為司馬景王不應親自出征,可派遣太尉司馬孚前往,只有傅嘏和王肅勸司馬景王親自去。 司馬景王於是就出發了。 任命傅嘏代理尚書僕射,一起東征。 丘儉、文欽被打敗,傅嘏為此作了謀劃。 等到司馬景王去世,傅嘏和司馬文王直接返回洛陽,司馬文王於是輔佐朝政。 這件事記載在《鍾會傳》。 鍾會因此有居功自傲的神色,傅嘏告誡他說:「您的志向很大,可是功業很難成就,能不謹慎嗎!」傅嘏因功勞進封為陽鄉侯,增加食邑六百戶,加上以前的一共一千二百戶。 這一年傅嘏去世,當時四十七歲,追贈太常,諡號稱元侯。 兒子傅袛繼承爵位。 咸熙年間,開始建立五等爵位,因傅嘏在前朝功勳卓著,改封傅袛為涇原子。 [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